小編李琦說保險:爲什麼老百姓噁心保險,國內現狀如何改變

從2015年開始,國家就開始大力推廣保險。保險是好的,咱們都離不開,咱們的個人和企業不也都堅持投社保嗎?但是小編今天要講的不是社保,咱們講一講商業保險。

自打上世紀8/90年代咱們老百姓開始接觸保險,似乎就沒有對保險留下什麼好印象,最初是第一批幹保險的人多是90年代工廠下崗職工們,這些人文化水平相對較低,根本沒有能力講解非常複雜的東西。但是商業保險這東西又是一個特別複雜嚴謹的合同,所以在當時賣保險的忽悠了很大一批人,這些人花了大把的錢,但是當真出事的時候保險公司沒給保。其實主要責任不在保險公司,在於買保險的人為了賺錢沒給客戶講清楚,這使得保險在中國口碑一落千丈。時至今日,國家大力推保險,但是保險行業的人力層次依然非常低,還是以40歲往上文化水平不高的大媽大姐為主,這讓人對行業的人員構成就有了排斥。

小編李琦說保險:為什麼老百姓噁心保險,國內現狀如何改變

老百姓排斥保險的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它的模式,保險行業內一個常用名詞叫做增員,這個名詞在直銷行業也經常聽到。而且在保險公司工作的人也很像那種行業的人,他們一見到你,找到機會就和你說現在保險行業形勢多麼多麼好,我們的主管掙了多少多少錢,然後詢問你能掙多少錢,經濟形勢又那麼差。就讓你感覺這個世上除了保險別的行業都不掙錢一樣,讓人非常不舒服。但是他們讓你去做保險是為了讓你掙錢嗎?你掙不掙錢和他們有什麼關係?他們是為了讓你去賣保險,賣出去他們就能分一塊。這時候有一定社會經驗的人就會婉言拒絕,但是沒什麼經驗的人特別是剛畢業大學生們就分不清了,妄想自己將來有一天能拿到他們所形容的主管收入而加入了他們,結果大部分又被淘汰了。

但僅僅是如此還不足以說明什麼,畢竟保險也是賣,其他各種理財也是賣,銀行不也賣保險嗎?但是保險公司和普通公司最大的差別在於,你去公司上班,籤的都是勞動合同,交社保,在勞動局備案。但是在保險公司入職籤的是代理合同,說白了就是代理他們保險公司的產品,和微商一樣,沒有社保,沒有五險一金,如果你是應屆畢業生簽署代理合同報到證都不知道給你派到哪去?但是每當學校春招秋招的時候,在校園裡總是能看到保險公司的身影,但這些人也不會和你說報到證什麼的事,因為他們不是真正的人力,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報到證是啥。

保險行業在國外發展了幾十年非常成熟,保險從業人員十分受人尊敬,但來了咱們這怎麼就變成這樣了呢?小編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其一是提高行業人員素質,不能泥沙俱下什麼人都要,證券、基金都有從業資格證,而且考核很嚴格,為什麼保險行業門檻就那麼低呢?其二,增強服務意識,要發展一個行業不是靠這個行業有多少人,關鍵在於質,光靠大量低質人力是發展不起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