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手機戰略收縮,周鴻禕夢醒,二三線品牌真的再無逆襲機會

2018年對二三線手機品牌來說,顯得非常不友好。華為、OPPO等一線品牌攻勢強勁,不斷壓縮二三線手機品牌生存空間,同時整個手機行業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市場蛋糕變小,小強們感覺能活下去也是一種幸福。

360手機戰略收縮,周鴻禕夢醒,二三線品牌真的再無逆襲機會

對360來說,這種感覺尤其強烈。8月21日新機發佈會上,360董事長兼CEO周鴻禕到場,但沒有像往常那樣上臺為360手機背書。

早在去年,周鴻禕就大幅下調了對360手機業務的預期,不再夢想取代小米、超越蘋果,去顛覆誰或革掉誰的命,“而是在市場裡,踏踏實實做一款好產品,能贏得用戶的認可,公司不要再賠,能夠延續下去。”

至此,360手機開始了戰略收縮,手機業務成為周鴻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保留的一個硬件入口,有口飯吃就行,搶一線品牌的蛋糕?那已經是昨天的夢想了。

360手機戰略收縮,周鴻禕夢醒,二三線品牌真的再無逆襲機會

聯繫到金立手機的生死不明,聯想手機未見起色,酷派手機基本涼涼,魅族手機前景未明,基本可以判定,二三線手機品牌已不可能逆襲成功。

不是段馬樂諮詢悲觀,而是二三線手機品牌很難越過三道大坎:

第一道坎:中高端市場成為一線品牌天下。

2000元——5000元的中高端市場(不考慮外資品牌,外資品牌的高端市場主要在5000元以上),利潤較為豐厚,卻是一線手機品牌的自留地,集中了小米、華為、OPPO、vivo的中高端爆款產品。二三線手機品牌基本無立錐之地,基本上退出3000元以上市場。

第二道坎:低端市場被一線品牌全面壓制。

二三線手機品牌大都集中在1000元——2000元價位,主打超級性價比,但一線品牌並沒有手下留情,華為的榮耀系列、小米的紅米系列、OPPO的A系列等,爆款迭出,二三線手機品牌的生存空間被全面壓制、鯨吞。

第三道坎:二三線品牌對供應鏈的話語權逐漸削弱。

500萬臺是手機廠商的盈虧臨界點,也是其對供應鏈的基礎話語權,少於500萬臺,手機廠商不僅難以盈利,經營進入良性循環,同時會喪失對供應鏈的話語權,無法控制壓低成本。今年年底,隨著市場份額的不斷損失,二線手機品牌銷量將逐漸逼近500萬臺的臨界點,意味著對供應鏈的話語權在逐漸削弱。

360手機戰略收縮,周鴻禕夢醒,二三線品牌真的再無逆襲機會

總之,多種內外因素交織之下,二三線手機品牌的逆襲窗口已經關閉,360的戰略收縮正式確認了這一信號。未來,這些品牌考慮的將不是生活問題,而是生存問題。沒準,哪位網友買到的手機會成為最後的版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