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催孩子早起背書了!增強記憶力只需幾個小動作,抓緊學起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其根源主要是孩子成長的需要與父母責任轉化的錯位所導致的。


順應天性並正向引導

家長首先應該看看給孩子行為定義為不合群是否合理,這就要考慮到孩子的先天特性。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內向、孤僻,不喜歡群體性活動,就感到十分擔心,害怕孩子不合群,影響身心健康發展。

其實,有的孩子天生性格比較內向,喜歡獨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自己的天地,和別人一起玩反而會不自在,相對被動。對於這類孩子,不要刻意壓制和改變他的自然屬性。父母不要強行讓孩子放棄自己的喜好,去迎合夥伴,打入群體中;要保持孩子自己的特質,順應孩子的天性來加以引導。

家長可以從培養孩子興趣愛好開始,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領域,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優秀,散發自己特有的氣質,吸引志趣相投的夥伴。孩子也會更自信,利於他敞開心扉,更加積極主動。

別再催孩子早起背書了!增強記憶力只需幾個小動作,抓緊學起來


充實孩子的安全感

有些不合群的孩子表現為膽子很小,性情也比較軟弱,因為他們感受到的愛不夠多。這樣一來,如果父母或老師在生活中常常以很嚴厲的方式對待孩子,給孩子過多的指責和消極能量,只會加重孩子的不安全感和孤獨感,不利於矯正他們孤僻的性格。

對於這種孩子,父母、老師應該給他更多的關注和親切的關愛,創設和諧、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只有讓孩子充分感受到被愛,增強內心的安全感,孩子才能建立起對親人朋友、對外界環境的信任感,與小夥伴相處時才能放得開。

家長愛孩子,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安全和一定的規則範圍內,給孩子充分的自由。不過多苛求孩子、控制孩子,鼓勵他大膽探索,勇敢嘗試,給孩子創設一個自由、和諧的心理環境。

別再催孩子早起背書了!增強記憶力只需幾個小動作,抓緊學起來


★創造良好的交往環境

父母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如果家長自己不常和人打交道,經常處於一種封閉的狀態,孩子也會隨之受到影響。同時由於缺乏人際交往的環境,孩子缺少與人交往的體驗,難以學會交往中的經驗和技巧。這就要靠父母努力給孩子創造良好的交往環境,比如多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特別是增加孩子與同齡人相處的時間。

離開了家庭,孩子不再是可以橫行霸道的“小皇帝”,如果不遵守夥伴間玩耍的規則,自私不顧及別人感受,同樣是會被同伴們排斥的。所以在這些實際的體驗中,家長應注意教孩子正確的行為規範和交往規則。

孩子耳濡目染父母的待人接物、與人相處之道,再加上自己有良好的環境和機會親身實踐,會更順利地適應群體活動,學會與人交往。

別再催孩子早起背書了!增強記憶力只需幾個小動作,抓緊學起來


更多育兒知識,關注微信公眾號:“閱讀陪伴成長”ID:ziranyangyu“

這裡,有你最需要的育兒經典文章和資源,有貝貝媽的一路陪伴。我們為關心寶貝學習成長的你,送上教育信息、教育資料、家庭及學校的教育方法與經驗,讓“閱讀陪伴成長”成為我們0-18歲家長交流分享的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