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絡小說創作中作者最爲容易忽略的基本問題

關於網絡小說創作中作者最為容易忽略的基本問題

在談論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認為小說的“三要素”是什麼?

可能你會說自己不會百度去啊,所以我就直接把百度來的內容給貼了過來。

說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載體。小說有三個要素:人物、故事情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那好,我在問諸君一個問題,網絡小說的三要素是什麼呢?你可能會說網絡小說難道就不是小說嗎?是,肯定是。

但是它們又有不同,記得狐狸大大曾經這樣說過,他說小說不分傳統和網絡,如果要分的話,只能說是載體的不同。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其實還是能夠分出差異性的。

當我去書店裡面選書的時候,我更關心的是扉頁中的引言或者前言之類,至於封面上面的簡介倒是不那麼關心(這個主要是個人因素,所以具體不解釋了)。而且我去書店買書更多的是傾向於一種目的性,因為在此之前我心中會有一個大概的輪廓和方向,也就是我需要哪方面的書。所以當我到達書店之後,會直接奔著目的區所在選購的(至於這點,我想在這個高度緊張的社會中,我們很少有時間去書店裡面看書吧,更多的是拿著電子產品看電子書)。

說道這裡就得說說網絡小說了,我不知道大家的觀看它的根本是什麼,但是我想更多的也不會超出興趣、娛樂、消遣這三類吧。那麼在浩如煙海的網絡小說世界裡,想找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很容易也很不容易。

說容易,是因為我們有那麼多的可選項;說不容易,是因為有那麼多的書,我們怎麼才能挑出自己喜歡的那個呢?

唉,問題來了,這就是我要給大家闡述的老么認為的網絡小說的“三要素”之一了,書名和簡介。

書名

我們都知道書名很重要,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級檢索信息,也可以看成二級檢索信息。說二級是因為分類下面,說一級是因為書庫下面。

有的人喜歡將自己的書名起得“陽春白雪”些,在我看來這樣反倒不如“下里巴人”些。這麼說不是貶低網絡文學的受眾水平低,而是要告訴大家兩點因素:一、在這樣的開放的一個網絡平臺上,它的受眾是那些能夠上網的人們;二、百分之八十五(別問我這個數據哪裡來的,我告訴你這是我編的,這也是根據我周圍那些三十五歲以下的人們採訪得來的大概數據)的人看網絡小說都是為了放鬆消遣之類,你弄一些晦澀難懂的東西,你說他們喜歡看嗎?

書名不介意俗些,但是書名中最好要有你故事中的賣點元素存在,比如,殺手,校園,保鏢,明星等等一些關鍵字眼。因為這是篩選你的潛在讀者的關鍵所在。

簡介

現在基本上能夠被大家想到的點子,不管你是不是原創的,幾乎都被別人寫爛了,只不過可能你沒看過而已。

所以想辦法把自己故事中的賣點展現出來這個很重要,做不到酣暢淋漓,最起碼也得明白無誤吧!

很多人都會跟我說,簡介怎麼寫啊,我不會啊。如果說連那點都做不到,我只能說你還不太明白自己要寫的是什麼,想寫的是什麼。

另外兩個要素就是“文筆”和“情節”了。

先說文筆,這個重要嗎?重要,但是也不重要,因為這個明顯的大Bug能夠用“情節”補齊。

但是最基本的功夫還是要的吧,最差也得是差不多吧。

下面就給大家羅列一些常見問題:

1】“的、地、得”

關於這個問題,爭議性很大,包括我告訴過一些人,他們還是不以為然。具體的用法,我就不詳細地敘述了,如果你們真得有心呢,我想肯定是會百度去的,如果還是不當回事呢?那就這樣吧!

送一句話給各位,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堅信細緻不決定成敗,但馬虎一定面臨失敗。

2】“楔子”、“前言”

很多書中習慣性的就用了這個作為開頭,可是親們你們真得了解過這個在什麼情況下才能用嗎?

3】關於標點符號

這個問題在網絡小說中尤其突出,因為讀者可能會挑出你的錯別字、你的語病,但是一定不會記得,或者說故意忽略你的標點錯誤,當然這個前提是不太嚴重。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看到很多小說用對於標點亂用一通的原因了,包括那些大神的作品。

舉幾個例子,你見過三個點的省略號嗎?你見過雙引號裡面再來個雙引號的嗎?當然這些都是最突出的最顯眼直觀的問題,但是最常用的最常見的兩個標點,很多人都分不清怎麼樣呢,逗號和句號,親你真得明白嗎?

4】小眾字詞

諸君難道不知道現在高考和公務員考試都不提倡使用那些生僻詞嗎?還有那些專業性的詞彙,如果你寫得是一本大眾讀物,那麼請儘量少用那些針對性較強的專業詞彙,用了也沒關係,後面括號之類的解釋一下總是可以的吧。

說到這裡我就得告訴大家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各位在寫文的時候不要代入那些濃郁的習慣化口語,諸君難道沒有觀察過這個很多時候都是有語病的嗎?我們可以代入一些有趣的方言,這樣可以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和說服性。這裡我想諸位可以看看國家推廣普通話的問題了,我們允許差異性,但是最基本的大筐筐還是要的。

5】望文生義

關於這類的問題,實在是舉不完,所以也就不舉例說明了。我只能送給諸位一點建議,不是大家都這麼用它就是對的,實際上很多網絡上慣說的話都是錯誤的,所以這個真得只能靠大家自己去紮實基本功了。

6】近義詞

相比較反義詞的反差強烈,近義詞更容易讓我們手忙腳亂。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問題,就是近義詞也只是詞義相近,不一定詞性也相近,更不代表可以通用。

7】故事風格

首先一個故事的風格是靠書中的文字體現的,漢子統共就那麼些個,相同的漢字不同的排列組合也會造成不同的語言效應,關於這點我們不得不承認漢字的博大精深。

所以當親們想要描寫一件事的時候,你就得考慮一下,這麼寫出來是不是我想要的感覺,那麼好吧,再問一句,這麼描寫又是不是符合書中主流。

8】詞性理解

我們國家在不斷的要求我們的教育系統加強英語教學的時候,卻忽略了漢語言的重要性,以至於很多高中孩子在畢業之後,知道英語有語法,有名詞、動詞、副詞、形容詞之流,卻是不知其實漢語言也是講究詞性的。

因為老師常會說一句,我們從小就說漢語,讀漢語課文,就算不知道那些亂七八糟的規矩憑藉我們的語感也能判斷出問題所在。真得是這樣嗎?

9】斷句問題

關於這點我更希望它不嚴謹些,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有的時候一句話太長了,真得很要人命。

這個問題上,我的觀點是不要出現過多長句,這樣讀起來很容易產生疲憊感。還有一些句子不是特別長但是卻很拗口,那這些句子中一般都是出現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的”字,或者是諸如“所以以至於怎麼怎麼樣”之類的兩個相同的字連在一起了,這種情況下,諸君不妨在檢查一遍,其實很多時候那個“的”或者“所以”是可以省略的。

當然不能省略也沒關係,我們可以將複句變成多個單句,這樣既簡單又明瞭,還不易產生閱讀障礙。

10】言語精煉

關於這點真不是個問題,最起碼對於新人而言這個不是問題。每個人都是這麼過來的,如果你一寫就特別好,我只能說你是天才,但是大多數的卻不是。

但是為什麼還要把它列出來,是因為我給一個朋友建議,說哪裡哪裡太多餘,沒必要這麼詳細,你得給讀者一點聯想的空間吧,但是最後他還是依然如故。

他給我的理由是:寫這麼多字容易嗎,感情不是你寫的,刪了不心疼啊,再說還能湊字數呢?

我有些無語也有些無奈,無語的是他的態度,無奈的是現實的殘酷。

再說說“情節”吧。

我們常說一本好的小說它是具有靈性的,它的靈性體現在哪呢?一是,文字;二是,情節。

要想文字好,那得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鍛鍊。但是想要情節好,那不單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創新突破,更重要的還是個人。

文字之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是情節構設卻是可以渾然天成的。這也就是我們常說你看他寫的那是什麼垃圾玩意,竟然還有那麼多人在看,現在的讀者什麼品味啊。如果你只看到這些那麼我想說,呵呵,那涼快你還是那待著吧。好處有兩個,一、眼不見心不煩,二、能夠清爽洩火。

怎麼才能保證在情節這一方面不失分還能加分呢?

答案很簡單,就一個字,“爽”!

這個“爽”不單是指順心達意那種,更多的是要體現在“跌宕起伏”上面。

於是大家就開始“憋”了,要想讓故事脈絡按著自己所想發展,那麼必須得創新啊,於是大家又進入新一輪的“閉關”當中。

真得,實在是沒有那個必要。我們需要把握的是節奏,通俗點講就是這章我想叫他爽了,那章我想叫他倒黴了,你要記著你是主宰者創造者,當然你也是參與者。

其實有很多現成的段子可以借用的。老話兒不是說了嗎,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只要讓他們在合適的時候出現,多麼老爛的段子都不老。

綜合這些我認為,其實一個人想要進步,最關鍵的就是基本功,何為基本功?文字!節奏!

至於人們常說的情節倒是可以放的靠後一些,因為即便是你想象力匱乏,這個東西你也可以從日常生活或者電視網絡書籍之類的地方借來一用。但是前兩者,卻是需要大家自己去下大功夫學習揣摩的。

好吧,寫到這裡吧,凌晨一點多了,這就是老么對於一些基本東西的認知及看法,諸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