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小說中六大用錘戰神,爲首的那位,把185萬大軍殺得只剩65萬

演義小說中六大用錘戰神,為首的那位,把185萬大軍殺得只剩65萬

在許多講武俠的一些評書和小說中,錘——似乎是一種很受評書小說家歡迎的武器。像岳雲、李元霸這些廣為人知的用錘高手,都是在茶樓酒館中的說書先生口中廣為流傳。歷史上確有這些人的原型,不過小說畢竟是小說,他們的實際生平往往不像評書小說中那樣大放異彩。

先來說說錘這件武器,首先它重量和其他兵器就不是在一個水平線上的,可以說是遠遠超過了它們。我們常說關公的青龍偃月刀有七十二斤,雖然古時候的稱量單位和現在是有差距,不過換算下來也有五十斤,這武神的武器確實不容小覷。

演義小說中六大用錘戰神,為首的那位,把185萬大軍殺得只剩65萬

然而這都不算什麼,一把七十二斤的大刀,在錘的面前也只能自嘆不如。歷史上第一位用錘的無名高手,曾懷抱一百二十斤大鐵錘,將秦王嬴政的馬車砸了稀巴爛,就是準度差了點,當時真砸到秦王隨後兩千多年的歷史都要重寫。一百二十斤什麼概念?三袋滿滿當當的大米抱在懷裡,抱著不行還要扔出去,像靈活的武器一樣收放自如。

實際歷史中,用錘的高手並沒有像傳說那樣神奇。歷史真正的冷兵器戰場中,錘往往不建議作為實戰兵器。首先它很沉,你就算是再力大如牛的將軍,幾百斤的鐵錘一揮,巨大的慣性也能將使用者無情地帶跑偏。再者說它的長度在戰場中也很不佔便宜,古人一直說的“一寸短一寸險”很有道理,錘這種兵器做長了揮舞不動,短了又打不到人。設想一下,你在這邊廢好大勁才把錘舉起來,那邊的紅纓槍早就明晃晃刺過來了。

演義小說中六大用錘戰神,為首的那位,把185萬大軍殺得只剩65萬

而且錘的殺傷力也不大,沒尖沒刃,而且鈍兵器都需要蓄力才能發揮威力,這麼重的錘子舉得高高,就算真砸了下來,敵人在你揮錘那一刻也早就跑的遠遠的了。

現在我們就來講講六位演義小說中出現的用錘高手。

評書家口中常講的《說岳全傳》,要從中講的第一個人物就是岳飛手下猛將——何元慶。本是山寇出身,與岳飛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被岳飛用計謀抓住,三擒三縱,被其恩德深深打動,歸至岳飛麾下。生平戰績不俗,手裡用的一雙鑌鐵滾銀錘,與金兵第一戰將金彈子廝殺二十多回合,雖敗下陣來卻也完全不失大將之風。跟隨岳飛一路南征北戰,破五方陣,鐵錘砸死敵方上將崔安,車輪戰陸文龍。最後直至岳飛被害,欲為其報仇,引兵渡江,卻被其冤魂攔住。何元慶羞愧無地,江邊拔劍自刎,可惜一代虎將,白白送了性命。

演義小說中六大用錘戰神,為首的那位,把185萬大軍殺得只剩65萬

第二個用錘高手也是出自於《說岳全傳》,岳飛的兒子——岳雲。自打出生那一天,命運就為前排了不一樣的人生。據說岳雲出生時,是面帶笑容的。自幼習文善武,胸有謀略。12歲毅然參軍,剛入伍那會人還太小,馬都不怎麼會騎,一次行軍中,岳雲直接從馬背上摔了下來。父親見狀大怒,欲斬其首,眾將苦苦哀求,後來念其年幼,重仗一百下,不難看出岳家軍高超的戰鬥能力是如何培訓出來的。岳雲的武器是一雙擂鼓嗡金錘,為當年岳家軍“四猛八大錘”之首,雖然年幼,在與父親抗金的戰鬥中屢立奇功,最後卻也慘遭小人暗算,與父親一起壯烈犧牲。

演義小說中六大用錘戰神,為首的那位,把185萬大軍殺得只剩65萬

越吉,這位是《三國演義》小說描繪出的一個人物。小說中他是西羌國王徹裡吉麾下的一員大將,手持兩根鐵錘,這裡問什麼要用根呢?錘並不完全是那種把細主體大的葫蘆狀,也有一些錘主體是直的,和鐵棍類似。小說寫得精彩,不過真正去冷兵器戰場上打仗,兩根鐵棍確實不是什麼好的選擇。越吉在小說中也是悲劇收尾,手握十五萬大軍,將蜀將關興圍困在垓心,興膽寒。與小將軍關興大戰,一錘打中馬胯,再準備一下,正欲手起錘落,卻被關公陰魂纏住,興得了一命。隨後天降大雪,越吉帶軍孤身挺入蜀營,怎料中了諸葛亮的圈套,全軍一網打盡,越吉將軍最後被關興所殺。

演義小說中六大用錘戰神,為首的那位,把185萬大軍殺得只剩65萬

下一位是出自《說唐全傳》的裴元慶,也是小說中虛構的人物。傳說他是天下第三條好漢,手持一對三百斤的銀錘,被稱為哪吒轉世。這三百斤的銀錘確實不可能,這只是小說為了渲染武俠色彩的一種慣用方式。傳說中無人能抵住李元霸的三錘,只有他能接住,這兩臂間至少有萬斤的力量。他在十幾歲時就已經參軍,十幾歲參軍易出名不易,他剛當上兵不久就因為一雙三百斤的大銀錘,敵人聽了都是聞風喪膽,完全傳說中以一敵百的形象。裴元慶的死在不同評書小說作品中還不一樣,《說唐》中他是死於新文禮佈下的火雷陣,另一部《興唐傳》死於飛刀之下,還有《說唐後傳》裡又是被一刀斬死。

下面這位登場的純屬傳說人物,《封神演義》中的黃天化,武器兩隻大錘,坐騎是隻麒麟。小說中人物是個正義且很有理想和信念的熱血男兒,為報紂王殺母之仇,拼命習武,後救出生父黃飛虎,四處征戰,最後遭人暗算麒麟,失騎倒地,一槍斃命。可憐一腔熱血,化成黃泉路人。

演義小說中六大用錘戰神,為首的那位,把185萬大軍殺得只剩65萬

上文提到裴元慶能接住李元霸的三錘,這位來頭可不小,他是皇帝李世民的兒子。不過他還是一位虛擬人物,皇宮裡是不會出現這樣只習武不習文的皇子的。他也是一位用錘高手,一雙金錘,有錢就是不一樣!一對八百斤,也真不輕!傳說還是金翅大鵬的轉世,有一坐騎,日行千里,夜走八千。小說中,李元霸在四明山一戰中一雙大錘揮舞,獨自擊敗十八路,克敵二萬餘人。紫金山一戰更是驍勇,兩個鐵錘像拍蒼蠅一樣,一百八十五萬人的軍隊直接打沒了三分之二。

這位天下第一英雄也是孤獨的,最後他的決定是與天決鬥,一錘定高低。後來有人說是錘子掉下來砸死了,還有人說是遭天譴讓雷劈死了,哪種都不光彩!不過小說的是非我們無法判斷真假,只博看客一笑,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