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輩子洋縣人口口相傳劉繼德的故事,現在少有人知

老輩子洋縣人口口相傳劉繼德的故事,現在少有人知


陝西省漢中市洋縣謝村鎮東東韓村,劉繼德因為他財多勢重,所以家族中以及同僚們都稱他劉老太。這劉老太在舊社會雖是尊貴之輩,但他不習文墨,沒有見過大世面,因而鬧出了許多笑話,直到現在還到處流傳。

老輩子洋縣人口口相傳劉繼德的故事,現在少有人知

洋縣開明寺塔

從劉繼德往上追溯,父親劉定榮曾任渭南縣訓導,祖父劉鉞曾任華陰縣教諭,曾祖父劉待宣為侯選訓導,高祖劉蘊玉是本村名儒嶽震川的高足、是《劉氏家訓》的作者,是劉氏宗祠和私塾的興辦者。

老輩子洋縣人口口相傳劉繼德的故事,現在少有人知

司鐸第,為劉氏九世孫劉繼德的老宅,因大門門楣題有“司鐸第”而名。過去“司鐸”為掌管文教、宣揚教化的人,當今即為“教育世家”,這裡在民國和現代一直是人才輩出的地方。在濃厚的教育氛圍薰陶下,這一門第清末至民國有6人走出國門深造。劉繼德之長子劉寶鍔留學於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土木建築工程學、次子劉寶鐮美國匹茲堡大學攻讀礦冶學,其侄劉寶良亦赴美國留學。其三個孫子:長孫劉恩蔭黃埔軍校六期畢業、赴法國索米爾機械化騎兵專門學校深造,次孫劉美蔭赴德國博朗威斯克工業大學電機系留學,三孫劉壽蔭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科碩士學位。其曾孫3人在當代建築、科技領域成就顯著。

老輩子洋縣人口口相傳劉繼德的故事,現在少有人知

一、看告示

民國三十五年,劉老太當上了西八地團總,每天都要拄著文明棍,帶上團丁到謝村街上抖威風。一天見街頭許多人圍著看告示,他也假惺惺地上前,佯裝觀看。這時有個不識字的農民一見劉老太,便躬身問道:“老太! 這告示上說些什麼?”劉老太本來就看不懂告示,但當著眾人怕丟面子,便強裝鎮靜地說:“深沉!深沉!”周圍群眾一見他那尷尬相,“譁”地大笑起來。劉老太被笑紅了臉,把文明棍在地上一礅,一本正經地說:“笑什麼? 就是深沉嘛!"

從此“劉老太看告示--深沉”便成了大家常用的歇後語。

(深沉,是洋縣方言,指知識多,有學問。本文中的“深沉”專指告示的內容深奧。)

老輩子洋縣人口口相傳劉繼德的故事,現在少有人知

二、吃肥皂

劉老太被他當了國大代表的兒子接到燈紅酒綠的省城,一下子覺得身價高了一截,事事處處都想裝個體面,誰知他是鼻子窟窿插大蔥---越裝越不“象”。

第二天一早,傭人給他端洗臉水時,拿來一塊粉紅透亮的高級香皂放在面前。劉老太在鄉下不曾見過這洋玩藝,以為是兒子敬獻的早點,隨即拿起使勁咬了一口,接著“啊唷”一聲,差點吐了出來。這時忽聽門外傳來腳步聲,他怕被人知道,間出笑話,就又拿起香皂連咬幾口,強忍難受,囫圇嚥下。這時正巧兒子進來了,一看有洗臉水沒有香皂,便喝斥傭人快將香皂送來。傭人不知何故只好再送來一塊放在桌上。劉老太見又送來一塊,大犯愁腸,立即對兒子吼道,“夠了,夠了!再吃一塊,我就得全吐出來!

兒子和傭人看著劉老太的狼狽相,心裡一下明白了。

這就是“劉老太吃肥皂--夠了”這個歇後語的由來。

老輩子洋縣人口口相傳劉繼德的故事,現在少有人知

三、坐洋車

劉老太吃肥皂鬧出笑話後,連兒子也感到不體面,就暗中囑咐他,凡事要謹慎,不要再丟人現眼。為此劉老太幾天不敢出門。

過了幾天,兒子見他呆在屋裡悶得慌,就順便叫來一輛東洋車,準備拉上他在省城裡見見世面。劉老太高興得不得了,見車子一到,就一屁股坐在腳蹬上,並對車伕說:“只要你今天讓老爺玩得痛快,賞錢有得是!”車伕見狀,不便明言,就委婉地說道:“老爺!高升高升吧!”劉老太一聽,高興的連嘴都合不說,馬上摸出三個銅元遞到車伕手邊說:“多謝你的美言,給拿去買餅吃。”車伕接住錢又說:“老爺!高升高升吧!”劉老太一聽,以為車伕嫌錢少,又摸出一枚銀元說給他。誰料,車伕照舊還是那句話。老大無奈,又給他了三個銅元。這樣三番五次,車伕還是站著不動。劉老太氣上心頭道:“你再叫我高升高升!我就只有給你脫馬褂了。”

車伕一見劉老太動了火,嚇的將賞錢如數還給他,直言說道:下面是蹬腳的,請你坐到上面車座上吧!”劉老大這才明白,“嗨!今天又丟了個大人。”

至今人們常用的“劉老太坐洋車--高升”這句歇後語,就是依此引申而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