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聯想楊元慶的年薪一個億到李嘉誠的年薪五千港元,說明了什麼問題?

方人也atg


聯想在柳傳志時期就一直推行民營化戰略,但是直到現在聯想的第一大股東依然是中科院,如果楊元慶的年薪果真是一個億,那隻能說他的薪資報酬說明了國企的一個通病(此處省略N個字),楊元慶從2001年開始接管聯想,在這十幾年的掌舵生涯裡,楊元慶交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值不值1個億的薪酬我們可以看看:

一、2011-2017年聯想銷售及盈利情況:

單從銷售額來看,聯想近八年的銷售額總體是在不斷上升的,然而,在業績逐年增加的情況下,淨利潤的表現卻不太樂觀:

2011年淨利潤 0.04億美元

2012年淨利潤 5.07億美元

2013年淨利潤 6.5億美元

2014年淨利潤 7.4億美元

2015年淨利潤 -3.21億美元

2016年淨利潤 4.27億美元

2017年淨利潤 -1.75億美元

2018年一季度淨利潤-1.27億美元。

從這個淨利潤的表現來看,最近幾年聯想的利潤下滑比較嚴重!

二、買買買的拿來主義:十年研發投入不及華為一年:

聯想作為一個科技公司,有一項數據特別刺眼,那就是它的研發投入,有人曾做過統計,聯想近十年的研發投入竟然不敵華為在研發上一年的投入,2006年至2015年,聯想的研發投入只佔銷售額的2%左右,而華為2015年研發投入達596億元,佔銷售收入的15%,比聯想十年投入研發的總額還多!

聯想在研發上的投入比較少,很多專利都是通過買買買的拿來主義所獲得:

2004年,以總價12.5億美元收購IBM全球PC業務。

2011年7月,併購NEC筆記本業務

2014年,以29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

2017年,以225億日元收購日本富士通全資子公司51%的股權。

三、2017年李嘉誠的長和系兩家財報:盈利203億和351億港元:

李嘉誠長和系旗下兩家公司發佈的2017年報顯示:長江實業全年營收638億,盈利203億港元;長和全年營收4148億港元,盈利351億港元!

從上面的對比數據可以看出,楊元慶和李嘉誠,一個打工者和一個創業者的區別!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時間倉促,寫的不是很全面,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K濤資本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於,李嘉誠的產業比聯想大得多,但為什麼李嘉誠的工資還拿得少呢?而楊元慶則以億元級別的工資登上了2017年中資股CEO薪酬榜?

實際上,兩個人的本質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畢竟李嘉誠是老闆,而楊元慶只是給聯想打工的,也就是大家說的職業經理人,所以工資要得高也是理所應當。而當老闆的因為有股份、分紅等大的收入,所以在薪酬上並不會過多的計較。比如說馬雲,他的年薪就是象徵性的發1塊錢。

但俗話說,拿多少錢,幹多少事。楊元慶這億元的年薪拿得真的值?看看聯想的股價,最近幾年跌的像過山車一樣,讓多少股民把血汗錢套在了裡面。

難道楊元慶的工資都是股民出的?所以楊元慶這1個億拿得值不值大家自有公道論斷。

再看看人家李嘉誠,雖說李嘉誠是個奸商,但很大程度上李嘉誠只不過呈現了商人的本質,沒偷沒搶,但卻把公司做得很好,股民也因此跟著獲利。

李嘉誠曾今說過,如果自己退休了出去打工,工資一定是1億元以上。其實說起來,年薪除了金錢價值本身外,也體現了一個職業經理人的能力,如果你有1億元工資,你是希望給能帶股民賺錢的李嘉誠還是給帶著股民虧錢的楊元慶呢?我想,應該沒人會選後者吧。


政商參閱


從聯想楊元慶的年薪一個億到李嘉誠的年薪五千港元,說明了自己的公司與打工者的區別,聯想不是楊元慶的,楊元慶當然是想辦法多從聯想拿錢,李嘉誠的公司是他自己的,當然是儘量少從公司拿錢,讓公司多賺錢,所以,李嘉誠的公司能賺大錢,李嘉誠的目標是讓公司儘可能的多賺錢,盡一切力量讓公司迴避風險,盡全力讓公司發展得更好,因為公司是他自已的,公司就是他的生命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

楊元慶不一樣,楊元慶是聯想的高級打工仔,聯想不是他楊元慶的,楊元慶只需要聽柳傳志的話就行了,儘量讓柳傳志滿意,只要柳傳志滿意了,他這個高級打工仔就坐穩了位子,拿到了票子,至於聯想怎麼發展聽柳傳志的就可以了,自己不需要操那麼多心,這樣的日子過得多好,如果楊元慶過多的操心聯想的發展戰略,柳傳志一不高興覺得楊元慶不聽話,把楊元慶換掉,楊元慶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所以,楊元慶是個聰明人,聽柳傳志的話,做一個在聯想拿高薪的高管,何樂而不為呢?這也是聯想失去這10年的一個重要原因。從聯想楊元慶的年薪一個億到李嘉誠的年薪五千港元,說明了公司是自己的和不是自己的,只是一個側面的縮影。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話說“能力有多大,責任有多大”,同樣“工資有多高,效益有多高”。雖然說楊元慶和李嘉誠在身份上有著根本的不同,一個是打工者,打工皇帝也是打工族。一個是老闆,為自己服務,在本質上和動力上有著差別。


我是一名股票交易員,有時候一不小心就從股民變成股東【被套】。既然是有關上市公司管理者的問題就讓我用股民身份來聊一聊。


楊元慶作為聯想公司職位最高的管理者【精神領袖是柳傳志】,相信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在工作合同上來說,既然簽了年薪1億元,那麼很顯然這1億元是合法收入,不需要爭議。


在拿1億元年薪的同時,楊元慶為聯想公司的發展和聯想公司股東帶來了什麼收益?


我們來看看,聯想的實力、聲譽和股價。聯想公司是國內著名的科技公司,在PC和筆記本市場擁有較高的行業地位。收購了美國的IBM公司和摩托羅拉公司,並且已經把總部設在美國,而且最近還被翻出老賬,就是在2016年86屆3gpp的投票中,因為聯想投票給美國高通公司,導致華為輸了polar短碼方案的事件。聯想一連串動作,被一些網民戲稱為“美國良心想”。

在股市方面,聯想公司股價從2015年的每股13.505港元跌至最新的3.81元,下跌幅度之大,讓買入聯想股票的股民虧損慘重。而且最近恆生指數正式發佈公告稱,聯想集團將在6月4日第二次被踢出恆生指數成分股。估計下週一開市,聯想股價還將繼續下跌。


中國網民鬧心,美國人開心,股民傷心,這就是聯想公司的最新動態。聯想公司給楊元慶這1億元年薪到底值不值,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我記得李嘉誠曾經說過,自己最大的財富不止是金錢,而是知識和能力,如果有一天不做老闆了,給別人打工的話,年薪一定在1億元以上。


上市公司的特點是為所有的股東賺錢,包括股民。上市公司的股東擁有按照股權份額分享公司經營利潤和股票升值的權益。


假如一個一年可以拿1億元年薪的大股東,如果只拿5000元的話,那麼少拿的99995000元可以被上市公司全部股東共同受益。當然作為大股東肯定受益最多,就算大股東受益5000萬元,但他拿出了屬於自己的49995000元給其他股東分享。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和幾個朋友聯合開了一家公司,如果朋友按照正常情況每人10萬元年薪,但你只是象徵性的拿了1元錢作為工資,那麼顯然由於你的大度,公司其他股東都得到了更多的好處。


顯然,李嘉誠對於買股票的股民來說,肯定是一個好的公司領導人。再加上李嘉誠公認的賺錢能力,如果要在楊元慶和李嘉誠兩人之間,選出一個更適合拿1億元年薪的人,相信一定是李嘉誠。


白馬華菲特


說明楊元慶追求個人利益優先,而不是將自身的職位責任放在第一位。作為公司的職員,個人回報應當與個人貢獻匹配,從公司拿的回報遠高於實際貢獻,這個公司就是不行的。可以給大家看看楊元慶掌門的聯想集團的淨利潤。

2011年淨利潤 0.04億美元

2012年淨利潤 5.07億美元

2013年淨利潤 6.5億美元

2014年淨利潤 7.4億美元

2015年淨利潤 -3.21億美元

2016年淨利潤 4.27億美元

2017年淨利潤 -1.75億美元

2018年一季度淨利潤-1.27億美元。

可以看到聯想經常虧損,或者是微利。有可能一年鉅虧,將過去多年的利潤全部虧完。這個業績,並不出色利,個人報酬一個億,算2011到2017年七年間,總共利潤是20億美元,折算128億元人民幣,楊元慶七年拿7億元報酬,相當於他一個人的薪酬就佔了公司淨利潤的5.47%!

這個報酬顯然太高。而李嘉誠旗下公司的淨利潤,光是長實集團,2016年和2017年淨利潤分別是179億港元和308億港元,2017年一年的淨利潤超過了聯想七年的淨利潤,李嘉誠薪水5000港幣,也太少了,少的不合情理,一般的低級管理人員也有這個水薪,可能是表示“我在工作,和大家一樣“。可是楊元慶拿太多,做的貢獻少,拿的報酬高,這樣的管理層是做不好公司的。

這個答案直白,不是好聽的話,不是讚美的堆砌,專門挑毛病。但對於做投資來講,就是要找毛病,不留情面一針見血指出缺陷。投資絕不是給所有公司唱讚歌。


西格瑪的化學


楊元慶年薪一個億地球人都知道,但他對聯想的貢獻是什麼呢?通過這三件事即可知道:一是在楊元慶帶領下2017年聯想鉅虧八個億,這廝居然心安理得地又拿走一個億年薪。所謂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但人家玩賠了還敢拿鉅額年薪。事後言之鑿鑿:有新思路。二是前幾年在他老人家帶領下聯想業績整體下滑厲害,無奈老柳出來力挽狂瀾才使聯想納入正規。三是在5G標準投票上關鍵時刻居然不投華為而給外企一票。綜上所述,這廝何德、何才配拿一個億?是非自有公論,請大家回答一下。



靜品菊香


說明這個人素質極差、極貪,願不得這個狗人會如此攪渾中國5G的發展呢,請所有國人拒買聯想產品,讓他破產,拿企屁


平淡144259441


說明什麼?

產權問題是第一問題。

李嘉誠是超級富豪。身價是千億港幣級,或者說是百億美元級的。他的這些錢肯定不是賺的年薪。而是他的產業,他的資本給賺的。

所以,薪水對李嘉誠沒有什麼意義。他自己就是老闆,薪水是自己給自己發錢。

只要他把公司經營好了,那就是千億的財產。


楊元慶呢!

聯想根本就不是他的,他的股份只佔微乎其微的部分。他要賺錢,當然指望著薪水。

不是自己的東西,用心程度也不一樣。對經理人來說,很多時候就是“窮廟富方丈”,公司虧的再多,也不會影響他的收入。只要能保住自己的薪水,不一定讓公司業績上升的。


故紙匯


說明兩人獲取利益的手段不一樣。李嘉誠其個人在企業股份是絕對控股,根本不在乎工資的多少,其工資只具象徵意義。大陸也 不鮮見只拿一元工資的私有股份制企業老闆。他們這樣做是為了博取企業員工、股民、社會的好感,這就是他們的奸滑之處。楊元慶如果私人股份達到一點程度相信他也會這麼做的。


62291


第一感覺是不信,如果真有這麼多,問題就來了:要這麼多錢幹什麼?拿這麼多比世界各國多數領導人都高的工資應該嗎?即使拿了我認為那也不是你的錢,那只是寄存在你名字下的社會財富,因為無論你是節省也好鋪張也罷,這些錢不要說是本金就是存款利息的零頭無論如何也都是花不了的,只有花了的才是你自己的。而且這些錢還會年年遞增,越存越多,誰也不能把錢帶到棺材裡,到走的那天一定是人在天堂,錢在銀行。因此,如果是高尚點就學學比爾蓋茨,成立個基金會或是其它類似的機構,也可拿出部分做做慈善,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總之,不要讓錢在銀行睡大覺,而讓它發揮有益的作用,造福儘可能多的人。反之,錢不會給人帶來幸福,人還會被錢所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