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獨立的黑人國家,暴亂72年推翻15總統成西半球第一窮

據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的《海地·多米尼加》等資料介紹,海地位於加勒比海北端,面積27797平方公里,與多米尼加同處在伊斯帕尼奧拉島上。哥倫布1492年第一次抵達該島之前,島上已存在燦爛的美洲印第安文明。當時居住在島上的印第安人為“泰諾人”,意為“優秀的人”。泰諾人稱該島為海地(Haiti),意為“多山的土地”。

第一個獨立的黑人國家,暴亂72年推翻15總統成西半球第一窮

海地是拉美第一個獨立的國家

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傳播到這塊殖民地,法屬聖多明各的混血種人和自由黑人根據《人權宣言》的原則,向法國提出獲得全部公民權的要求,但遭到拒絕。1790年,海地獨立運動爆發,黑人英雄杜桑·盧維杜爾先後率軍擊敗了法軍、西班牙軍和英軍。到1801年統一了伊斯帕尼奧拉島。1801年,他頒佈了海地歷史上的第一部憲法,宣佈解放所有黑奴。

1801年,法國第一執政官拿破崙·波拿巴派他的妹夫黎克勒將軍率軍遠征,黎克勒背信棄義地逮捕了前來談判的杜桑,並將他押回法國。1803年,杜桑在阿爾卑斯山區的一個地牢裡去世,杜桑的戰友繼續與法軍頑強戰鬥,法軍又受到黃熱病和瘧疾的困擾,先後有3.5萬人死於黃熱病。1803年10月,法國侵略軍投降。1804年1月1日,海地宣告獨立,成為拉丁美洲第一個獨立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獨立的黑人共和國。

“革命”的陰暗面:種族屠殺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海地獨立運動的陰暗面,即革命後期嚴重的種族衝突。

革命初期,海地革命武裝與法國本土的革命力量有著一定程度的同盟關係,杜桑·盧維杜爾受啟蒙運動影響,帶有強烈的種族平等和民主思想,反對黑人的復仇主義,允許不敵視革命的白人繼續在島上工作。然而,法國政府誘捕了杜桑,使得種族復仇的意識在長期受到壓迫的黑人中佔據了上風。

杜桑的接班人戴沙林將軍是奴隸出身,非常憎恨白人,在他統治期間曾大規模屠殺白人。他曾宣稱:“為了我們所宣告的獨立,我們應當把白種人的皮當做羊皮紙,把他們的頭骨當做墨瓶,把他們的血當做墨水……”

這樣,革命變成了血腥的種族屠殺,在革命中,黑人白人都有大量傷亡,但沒有公認的數字。據專門研究黑人史的“過去的黑人”(blackpast)網站估計,約有10萬黑人死亡,當時的4萬名白人中也約有2.4萬人死亡,其餘的全部逃亡國外,讓海地損失了大量擁有經營管理經驗和國際市場聯繫的人口。在北美宗教保守派中流傳的“海地黑奴為擺脫法國的統治而與魔鬼簽約”的故事,也與革命中的種族屠殺有關。

72年裡,15個總統被暴亂推翻

1805年,戴沙林自封為海地的皇帝,號稱加克奎斯一世(Gadques I)。為了提高農業產量,戴沙林重新建立起種植園制度。這一制度和過去的奴隸制相差無幾,遂引起強烈反抗,戴沙林1806年被刺身亡。

1811年,克里斯托夫自稱國王,號為亨利一世。1820年,布瓦耶領導下的南方統一了北方,1822年又佔領了伊斯帕尼奧拉島東部。為了取得法國的承認,布瓦耶政府曾於1825年與法國簽訂條約,向法國支付9000萬金法郎,以“賠償”法國在海地革命戰爭中的損失。這一債務讓海地經濟陷入困境多年。

1844年,島東部的人民發動起義,宣佈脫離海地,建立了多米尼加。此後,伊斯帕尼奧拉島便分裂為海地和多米尼加兩個國家。

在1843年~1915年的72年間,海地先後換了22個總統。其中只有兩個總統和平離職,5個死於任內(其中1個被毒死),其餘15個都是被暴亂推翻;而這15人中,又有2人被暗殺,2人逃亡國外。

近在咫尺的美國,對海地這個加勒比島國,一直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第一個獨立的黑人國家,暴亂72年推翻15總統成西半球第一窮

1991年9月,海地武裝部隊總司令拉烏爾·塞德拉斯發動軍事政變奪取政權。1994年9月,美國出動包括兩艘航母在內的20多艘軍艦駛向海地,以武力逼迫軍政府下臺。1994年9月18日,海地軍方同意交權。1994年10月,阿里斯蒂德返回海地就職。

據國際無政府主義者網站的介紹,小杜瓦利埃卷著鉅額財產跑了,美國卻逼著阿里斯蒂德償還杜瓦利埃時期借的鉅額外債,並實行自由貿易,把大米和玉米的進口稅降低一半。美國農產品的湧入讓海地本土的農業經濟更加糟糕,農業人口陷入赤貧。

多年的政治動盪讓海地經濟雪上加霜。海地至今沒有重工業,只有熬糖、磨面、紡織、水泥等技術含量很低的輕工業。海地完全沒有油氣資源,燃料依賴進口。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海地54%的人口每日生活水平在1美元以下。2008年,該國窮人吃泥土、鹽以及菜油混合製成的“土餅”的新聞,曾被各國媒體廣泛報道。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2005年海地人均預期壽命僅53歲。

另外,海地至今仍揹負著沉重的外債。2008年,海地的外債高達18.17億美元,而當年的財政收入僅9.675億美元。2003年,海地用來還外債的費用,是醫療、教育和其他公共事業的1.5倍。

美國中情局的資料稱,海地是西半球最貧困的國家。海地2008年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僅1300美元,而與海地僅隔一個海峽的古巴為9500美元。聯合國統計司則是按當時匯率換算,海地2007年的人均GDP為611.5美元,古巴則為4641.4美元。

第一個獨立的黑人國家,暴亂72年推翻15總統成西半球第一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