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闆不一般!堅持4年給困難老人送免費午餐 風雨無阻!

“今天有兩個患糖尿病的老人,他們的菜不能放糖啊。”“朱阿伯的飯量比較大,你給他多盛點飯。”“有個老人不吃雞蛋,你們給他選沒有加雞蛋的菜。”從2014年開始,每天上午10點左右,上海市新旺美食林的老闆俞迎春都會細心叮囑店裡的員工,確保給困難老人送的免費午餐準確無誤,然後再親自把午餐逐一送到老人家裡,風雨無阻。他的這一善舉,他的常年堅持,讓獲得幫助的老人們感動不已。

这个老板不一般!坚持4年给困难老人送免费午餐 风雨无阻!

給社區困難老人送免費午餐 堅持四年 風雨無阻

俞迎春是上海崇明人,2000年的時候他來到臨汾路街道,在這裡開了一個小飯店。

“當時我通過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委會,找到了社區裡的高齡、失獨、獨居等困難老人。我希望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他們,於是在中國法定節假日期間,經常邀請這些困難老人到飯店一起過節,免費吃飯。”俞迎春說。

这个老板不一般!坚持4年给困难老人送免费午餐 风雨无阻!

但一段時間後,俞迎春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有些老人因為腿腳不方便無法下樓到飯店來吃飯。這讓俞迎春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吃一餐好的並不能改善他們的現實困境,讓困難老人每天都不愁吃顯得更為重要。”

2014年,在和家人商量後,俞迎春決定每天按“5菜1飯”的標準,給小區裡最困難的獨居老人提供免費午餐,“一份飯菜的成本大概在18元左右,分量上足夠老人吃兩頓。

“剛開始的半年裡,我自己去聯繫困難老人,但遇到不少老人都不信任我,過程進展得並不順利。”俞迎春告訴成都晚報記者,後來他把自己免費送餐的想法告知當地居委會,得到了居委會的大力支持。經過居委會的篩選,俞迎春每月都能得到一份最急需幫助的老人名單。此外,居委會、受助老人和飯店三方還達成一個共識:如果受助老人家情況轉好,不再那麼迫切地需要“免費午餐”,也會主動將用餐名額讓給下一個困難老人。

俞迎春說,每月初他要和社區進行確定,哪些老人需要送餐,然後逐一上門詳細詢問每個老人對哪些食物忌口,有無糖尿病,以便於飯菜裝盒之前確認好,“有的老人牙不好,我們就將菜品換成易嚼的;有些老人有心臟病,海鮮類的發物他們不適合吃,於是換成其它菜。”經過努力,受助老人的數量也從2014年最初的2戶老人發展到6戶老人。

“送餐途中遇到的最大困難還是天氣吧,颳風下雨,高溫寒冷,天氣會影響我給老人送餐的速度。”俞迎春說,既然給老人承諾了每天中午去送飯,那就要堅持送下去,不能食言。

送餐途中 俞迎春更關注困難老人的安全

多年來俞迎春的善舉,獲得了社區很多老人的信任。不少耳聾耳背、腿腳不便的老人更把自家的鑰匙交給了他,最多的時候俞迎春手上同時拿著3,4位老人的鑰匙。而正是老人們的這份信任,幫助他化解過一次緊急情況。

去年夏天,俞迎春正在為一位老人送餐,剛走到門口就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俞迎春感覺不對勁,立馬拿出了老人交給他的鑰匙打開房門,進去後發現,老人家的煤氣灶上放的鍋燒成了焦炭狀,鍋裡燉的湯也全燒乾了,而老人還在隔壁房間裡,對此完全不知情,“我當時如果再來晚一會兒,後果真的難以想象,現在想著都有點後怕。”

這件事之後,俞迎春對這些困難老人更上心了。每次送餐都要抓緊時間和老人聊上一聊,遇到敲不開門的時候必須通過各種方式聯繫到老人才會安心,“我現在不僅要把飯菜及時送到,更要關注著這些老人的生活狀態,防止意外發生。如果老人在家摔倒了,我們也能夠及時發現他們並送往醫院治療。”

拒收老人禮物 帶上兒子一起做公益

這些年來,獲得過俞迎春幫助的老人都特別感激他。俞迎春告訴成都晚報記者,有一次,一個老阿姨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竟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貴重品想要送給他,但俞迎春拒絕接受。“我做這項公益從來就沒想過要獲得老人的回報,老人的東西都是有紀念意義的,我更不能收。”

有些老人知道俞迎春拒收任何禮物後,於是想到送錦旗的方式來感謝他。今年夏天,在嶺南路700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的見證下,患有腿疾的張阿姨委託自己的弟弟張先生,將一面錦旗親自送到俞迎春的餐飲店中,以示感謝。

这个老板不一般!坚持4年给困难老人送免费午餐 风雨无阻!

俞迎春不僅自己做公益,還言傳身教,引導兒子做社區志願者。寒暑假的時候,讓兒子跟著一起去給老人們送餐,下樓時順便把老人家的垃圾帶走。

願望 希望全國有更多的愛心餐飲店來幫助困難老人

这个老板不一般!坚持4年给困难老人送免费午餐 风雨无阻!

“近段時間我飯店周圍有些做餐飲的老闆陸續來找我諮詢,如何參與到給老人免費送餐的公益中。”俞迎春告訴記者,見到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中,真的很開心。

談及自己對於公益的願望時,俞迎春表示,身邊需要幫助的老人太多了,他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希望在咱們國家的每個城市,有更多的愛心餐飲店去關注和幫助困難老人,讓他們吃飽吃好。

成都晚報新媒體實習記者 譚帥

圖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