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有第一、二、四方面軍爲何沒有第三方面軍?

大家知道,在改編成抗戰時的八路軍之前,中國工農紅軍一共有三大主力軍,分別是第一、二、四方面軍。

那麼,為何沒有第三方面軍呢?是故意空過去的嗎?並不是。

事實上,在紅軍初創時,除了中央蘇區的中央紅軍(即後來的第一方面軍)外,還有散落在各地的游擊隊。由於通訊的不發達,造成了信息的閉塞,因此就難以形成統一的編制。直到後來,隨著對各地游擊隊的全面瞭解後,中央決定統一編制,組建成四個兵團,分別是第一、二、三、四兵團。然後,再在這四個兵團的基礎上,擴大規模,組建成四個方面軍。

注意,此時是有第三兵團的,按照計劃,第三兵團應該擴建展成為第三方面軍。可是後來為什麼沒有擴建成呢?


紅軍有第一、二、四方面軍為何沒有第三方面軍?


彭德懷

因為在打算成立方面軍的時候,正趕上紅軍攻打長沙。為了統一指揮,利於作戰,第三兵團的總指揮——後來的彭德懷元帥,就發揚風格,主動要求把第三兵團編入了由第一兵團擴建成的第一方面軍中。原來的第一軍團總指揮朱德和政委毛主席,繼續擔任第一方面軍的總司令和總政委,而原來的第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則,擔任了第一方面軍的副總司令。

就這樣,第三方面軍便空缺了。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彭總不顧個人私利,一切從大局出發的品格。

後來,第二、第四方面也相繼成立。其中,第二方面軍由賀龍擔任總指揮,周逸群擔任政委(後由任弼時擔任);第四方面軍則由徐向前擔任總指揮,陳昌浩擔任政委。

再後來,由於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開始了萬里長征。最後,三大方面軍在陝北勝利會師。

紅軍有第一、二、四方面軍為何沒有第三方面軍?


西安事變爆發後,蔣介石同意“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組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此後,紅軍改編成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即我們俗稱的八路軍。後來又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但因為大家熟悉了八路軍的稱呼,所以,仍然稱之為八路軍。

八路軍由朱德擔任總指揮(後改稱總司令),彭德懷擔任副總指揮(後改稱副總司令),下轄三個師。其中,第115師主要由第一方面軍改編而成,由林彪任師長,聶榮臻任副師長;第120師主要由第二方面軍改編而成,由賀龍任師長,蕭克任副師長;第129師主要由第四方面軍改編而成,由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

這三個師,就是後來的解放戰爭中四大野戰軍的前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