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新密伏羲山賞杏花的芳華

“第一次來新密,感覺新密是座魅力之城,也是美食之都!我們也是河南老鄉,來自商丘。昨晚品嚐了新密卷煎,很好吃,希望今天能嚐到新密蝦尾!”3月17日,新密尖山杏花節活動現場西側的老屋酒吧,剛演唱完畢的國內知名組合“玄鳥傳說”王聖超、賈惠惠告訴記者。說話間,一名小遊客聲稱要與偶像合影,可愛的表情惹來現場遊客笑聲一片。

快來新密伏羲山賞杏花的芳華​ 一段好春藏不住,伏羲山上杏花俏。今天(3月17日)上午,在尖山風景區樓院村杏花文化廣場以“相約醉美伏羲山 暢遊杏林花海 逛伏羲古鎮廟會 重走霞客古道”為主題的2018中國新密伏羲山杏花節開啟大幕,活動由新密電視臺李樹軍、呂園園聯袂主持。

快來新密伏羲山賞杏花的芳華​尖山杏花始盛開 200家農家樂開門迎客

本屆杏花節主會場位於尖山樓院村,位於國家AAAA級景區伏羲大峽谷、三泉湖、紅石林,國家3A級旅遊景區神仙洞附近,分會場位於伏羲古鎮。自駕遊客沿鄭少洛高速、鄭登快速均能到達賞花目的地。景區內有近200家經過規範培訓的農家樂為遊客提供餐飲、觀光、休閒服務。

快來新密伏羲山賞杏花的芳華​主會場,在一段漢服秀表演後,新密市尖山風景區管委會黨委書記劉紅建致歡迎辭。他表示:尖山風景區地處鄭州市半小時經濟圈。這裡處於黃淮兩大流域的分水嶺上,是綏水、汜水河的源頭。擁有林地6萬餘畝,平均森林覆蓋率80%,部分較為偏僻的地方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全年空氣質量優,是鄭州最近最好的天然氧吧,被譽為“伏羲故里、魅力尖山、養生福地、長壽之鄉”鄭州“西花園”之美名。

快來新密伏羲山賞杏花的芳華​開幕式上,出席活動的河南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楊峰、鄭州市文聯副主席楚彥凱等領導為2017年杏花節攝影大賽獲獎者王洪濤、楊明生等攝影師頒獎。

快來新密伏羲山賞杏花的芳華

新密市領導王敬梅(左)、楊洋(右)出席

新密市副市長楊洋致辭後,該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敬梅宣佈2018中國新密伏羲山杏花節開幕。在美麗的杏花林中,遊客們興致勃勃地欣賞了大型交響樂團演出、霞客古道舞龍舞獅、2017中國新密·伏羲山杏花節攝影大賽作品展、杏花麗人漢服走秀——網紅直播、美麗之春——伏羲山杏花節漢服、旗袍、古箏秀,節目精彩分呈,令人陶醉其中。

快來新密伏羲山賞杏花的芳華杏林下的交響樂 楊峰/圖

發展“杏花經濟” 建設鄉村休閒旅遊示範樣板

12年間,杏花見證新密鉅變。從貧困山區到鄭州西花園,尖山如同杏花一樣越開越繁盛。

快來新密伏羲山賞杏花的芳華​新密市市長張紅偉表示:近年來,新密市充分依託伏羲山豐富的特色旅遊資源優勢,發揮尖山風景區作為當前新密市經濟轉型發展的窗口、領跑新密旅遊發展的排頭兵和實施全域旅遊的橋頭堡作用,持續發揚“紮根山區、艱苦創業、敬業奉獻、用心創新”的尖山精神,圍繞“一個牢牢抓住,三個緊密結合”的總體發展思路,即牢牢抓住伏羲山進入大開發大建設時期的發展機遇,堅持全域旅遊開發與精準扶貧、山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特色農業發展相結合,爭取上級政策資金支持,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投資,積極探索以旅遊開發帶動精準扶貧尖山模式,著力加快山區旅遊業開發建設和群眾脫貧致富步伐,致力於打造“景色秀麗,民風淳樸,生態養生,舒適安逸的棲息地”。

快來新密伏羲山賞杏花的芳華​據記者瞭解,尖山風景區管委會爭取總投資6000多萬元的貧困山區區域特色經濟項目,新修鄉村旅遊道路63公里、實施了16公里伏羲大道綠化亮化工程,新建塘壩17座。發展高山無公害蔬菜800畝,杏樹、桃樹、核桃、獼猴桃等林果採摘園8個,規模200只以上的柴雞散養專業戶100餘戶,種植“密二花”1500多畝,擁有田種灣高山錯季節蔬菜種植基地、鞏密關500畝“密二花”種植專業村、瑞陽林下生態養殖基地等,著力把伏羲山建設成鄭州的“小廚房”。實施荒山造林15000畝,封山育林8600畝,對景區道路、荒山、停車場等見縫插綠,實施高標準化綠化3200畝,對鄉、村、組道路兩側的菜園和地塊扎籬笆、種花草、栽苗木,實施通道綠化,充分營造美麗的鄉村田園風光。通過基礎設施的改善,撬動社會資金26億元投資旅遊開發,其中美景公司投資5億元,建成素心園一期、二期樣板示範區,河南伏羲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資14億元,建成伏羲大峽谷、豫西抗日紀念園、三泉湖、紅石林共4個景區,伏羲大峽谷、三泉湖、紅石林還相繼成功創建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伏羲古鎮、風能發電、麗源生態觀光休閒農業園區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同時規劃建設了杏苑、田種灣、伏羲古鎮3個新型農村社區,帶動就業2173人,其中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脫貧1046人,全區的遊客接待量從2013年的50萬人次發展到2014年的150萬人次、2015年的300萬人次,2016年、2017年均突破500萬人次,2017年節假日期間的日遊客接待量最高達到8.6萬人次;全區的農家樂也由之前的48家逐步發展到現在的190多家,其中貧困戶開辦農家樂27家,直接新增就業服務崗位1000多個,增加群眾直接經濟收入1700餘萬元;全區的農民人均純收入也由2013年的1187元增加到2017年的4562元;至2016年,全區11個貧困村已全部實現脫貧。正是通過旅遊扶貧雙帶動,而正在不斷把“綠水青山”變成加快山區群眾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


快來新密伏羲山賞杏花的芳華​杏花灼灼,引來文藝大咖採風

活動間隙,鄭州晚報記者還獨家採訪了資深媒體人、河南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楊峰,他認為:新密杏花節攝影大賽,一年比一年辦的好,攝影作者隊伍也在不斷壯大,拍攝水平也越來越高。2017年獲獎作品從地上轉向空中,很多作者利用無人機拍攝,以杏花為媒,以攝影為線,使扶貧工作向縱深處發展,很多遊客衝著杏花而來,給當地村民帶來很多就業崗位。

快來新密伏羲山賞杏花的芳華王鏡賓與省攝協副主席楊峰(左)合影

喝了口水,楊主席哈哈大笑起來,“剛才逮住大片啦,有一個美麗的瞬間我捕捉到了,令人驚訝。古老的杏樹,遠處連綿起伏的伏羲山,旁邊一群村民饒有興致,欣賞杏花叢中的現代化交響樂團,對比感特別強!”

快來新密伏羲山賞杏花的芳華​十二時許,新密市攝影家楊水生邀請省市攝影家到神仙洞景區研討交流。途中,記者見到了鄭州市文聯副主席楚彥凱,他表示:十多年來,作為新密的一個鄉級政府,尖山以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一路走來,堅持不輟,很符合習近平總書記的“不忘本來 、吸收外來、 面向未來”的講話精神。

快來新密伏羲山賞杏花的芳華​省市攝影界部分大咖在神仙洞景區

剛到神仙洞景區,身兼景區常務副總的楊水生已在大門口等候,熱情邀請省市攝影界、文藝界大咖20餘位老師合影,並詳細介紹景區情況。

快來新密伏羲山賞杏花的芳華​王鏡賓與鄭州市攝協主席王河寧(左)合影

研討會上,新密市文聯主席王鏡賓表示:經過新密攝影人20多年的努力,經過後來新密市政府的認可,在新密市、尖山、文聯、文廣局的共同努力下,把山上的“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的原生態推介出去,把10萬畝野生杏林推出深閨,把深山推向世界,把寂寞推向繁華;杏花節的檔次也越來越高,新密攝影人的水平也越來越高,市內外的攝影人很多通過杏花攝影作品,在國內外獲獎,催生了一大批攝影家;新密的作家、民間文藝家、美術家也來採風,創作出了很多文學、美術、民間文藝作品,發表在《鄭州日報》、《鄭州晚報》上,將大美新密很好地宣傳出去。並朗誦了自己創作的詩歌:“杏花春雨上伏羲,峰迴路轉聞鳥啼。楊柳風吹帶寒意,麥苗泛青花滿地。牧童牛背吹柳笛,紅花為媒帶商機。歌舞助興漢唐風,杏林深處飄酒旗。”

快來新密伏羲山賞杏花的芳華

新密市文聯主席王鏡賓接受採訪

伏羲山杏花節,是新密報春的第一枝,是春潮湧動的第一朵浪花,亦是文人雅士的伊甸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