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劉宋之建立者 寄奴曾住巷陌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 滅五國殺六帝

劉裕(公元343年---公元422年)系劉邦哥哥劉交第二十二世孫,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早年因家境過於貧寒,落魄到靠砍柴、種地、打漁和賣草鞋為生,有時為補濟家用而去賭博樗蒲。由於一向貧窮,遭鄉里賤視,當時的人多不能賞識他。 不過,劉裕才能出眾,且有大志,當時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謐就十分敬重他,更曾向他說:"你應當會成為一代英雄。"

南朝劉宋之建立者 寄奴曾住巷陌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 滅五國殺六帝

後從軍,初為東晉北府軍下級軍官,從劉牢之鎮壓孫思、盧循起義,升為下坯太守。公元405年,擊敗篡晉的桓玄,掌握朝政大權。公元409年,率軍攻滅南燕,又回師擊敗盧循。公元412年,西攻譙縱(今四川省境內)、收巴蜀。公元417年,攻克長安,滅後秦,封為宋王。

公元420年6月丁卯日,劉裕代晉稱帝,東晉滅亡。定都建康,建年號為"永初"。因劉裕家族世居彭城,是春秋時期宋國的舊地,所以劉裕建國號為"宋"。改元永初。史稱劉宋。從此開始了南朝,與北方的北魏南北對峙。

南朝劉宋之建立者 寄奴曾住巷陌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 滅五國殺六帝

劉裕創造了一項紀錄,一生共殺死了6位皇帝,分別是:楚國桓玄、南燕慕容超、蜀國譙縱(對外稱王、對內稱皇帝)、後秦姚泓、東晉司馬德宗、司馬德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至劉宋初期,劉宋王朝大致擁有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成為東晉南朝時期疆域最大,實力最強,經濟最發達,文化最繁榮的一個王朝。自潼關以東、黃河以南直至青州已為南朝版圖,使黃河以南的大半個中國盡歸一統。江淮流域得到保障,這是祖逖、桓溫、謝安經營百年所未能達到的。

南朝劉宋之建立者 寄奴曾住巷陌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 滅五國殺六帝

劉裕即位前後,實行"土斷"《使僑富戶口編入所在郡縣)、抑制豪強兼併,減輕賦稅,放免奴客兵土。生活上崇尚節儉,不愛珍寶,不喜豪華,宮中嫉妃也少。寧州地方官曾經奉獻琥珀枕,是無價之寶,他不稀罕。在出徵後秦時,有人說琥珀能夠治療傷口,他就命人將它砸碎,分給將領作為治傷藥。平定關中後他得到了美女姚氏,十分寵愛。臣下謝晦勸諫他不要因女色而荒廢政務。他當晚就將姚氏送出官去。得了病,群臣勸他求神拜佛,他阻止,只命醫官診治,自己靜心調養。因此,劉裕是個比較明的帝王。

南朝劉宋之建立者 寄奴曾住巷陌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 滅五國殺六帝

劉裕所創的宋朝,皇帝獨掌大權,主要輔佐,多選用寒門,原來的高門大族,只能做名大權小的官員,難得皇帝的信任。削弱士族的政治勢力,實行皇帝專制的中央集權,宋朝國內的統一程度遠非強藩割據的東晉朝所能比擬,政權大大增強了。當時鮮卑拓跋部落統一黃河流域,出現強大的魏國,如果沒有統一的漢族政權,鮮卑人幾次大舉南侵,很有可能併吞長江流域,摧殘發展中的經濟和文化。所以,劉裕消滅紀綱不立、豪強橫行的東晉朝,建立起比較有力的宋朝,對漢族歷史是一個大的貢獻。

南朝劉宋之建立者 寄奴曾住巷陌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 滅五國殺六帝

劉裕讀書不多,但據傳,劉裕撰有《兵法要略》一卷,可惜今已佚。

公元422年5月,對裕病重,詔太子劉義符叮囑說:"檀道濟雖然頗有武藝、韜略,但是沒有大志,徐羨之、傅亮跟隨我多年了,是不會有野心的。只是謝晦跟隨隨我屢次征戰,頗能隨機應變,日後如果有變亂,定出在此人身上。你繼位後,可以將他遣出京城。派到會稽、江州等郡,以防不測。"又親筆書寫遺詔,命令:朝趕不準再設置別的中樞機構,以宰相兼領揚州、配備給兵士千人。大臣中凡任要職者,可以從臺見軍隊(禁衛軍)中撥給兵士充當護衛。如有戰事,軍隊中必須配備臺見軍隊、戰事結束後歸還原建制。後世如果有幼主登基,朝政大事一概委託給丞相,母后不要稱制。儀仗隊不許進入臺殿門。重要官員可以多給護衛。"

5月癸亥日,劉裕病死於建康。劉裕死後的廟號為高祖,諡號為武帝。

南朝劉宋之建立者 寄奴曾住巷陌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 滅五國殺六帝

南朝宋(420-479年),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的第一個朝代,也是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久、疆域最大 、國力最盛的王朝。共傳四世,歷經九帝,享國60年。因國君姓劉,為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為劉宋;又按五德終始之說,其為水德,故又稱水宋。

劉裕在東晉末期的亂世中趁勢崛起,先後平定孫恩、桓玄、劉毅、盧循、司馬休之等勢力,又滅桓楚、西蜀、南燕、後秦等國。不僅統一了中國南方,同時也收復了山東、河南、關中等地,最終代晉建宋,定都建康(今南京)。

劉宋是魏晉南北朝中第一個由寒門庶族建立的王朝,這一時期出現了"寒人掌機要"的政治局面 ,文化上湧現了一批影響深遠的大家,如謝靈運、劉義慶、鮑照、裴松之、范曄、顏延之、祖沖之、何承天等,建康文學史論在此時期發展到巔峰,《世說新語》、《後漢書》、《三國志注》等名著誕生於這一時期,對後世影響深遠。

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方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勢,故稱為南北朝。

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士族、齊民編戶、依附戶及奴婢,對外交流也很興旺,東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亞、西亞,南到東南亞與南亞。

此時也出現民族大融合的趨勢,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進一步加速少數民族封建化(漢化)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