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無人機規模超過中國僅次於美國?真相曝光後,網友都笑了

無人機已經越來越成為今天戰場上不可或缺的武器。其堪稱多面手,性價比極高。就算是地區武裝之間的戰鬥,現在都會拿出一堆性能簡單、但起碼堪用的無人機執行偵查甚至是對地攻擊任務。而對於一些技術實力雄厚的軍事強國就更不必說,他們早已斷言,未來的空中作戰,將很大程度上成了無人機的時代。

俄羅斯無人機規模超過中國僅次於美國?真相曝光後,網友都笑了

趨勢誰都能看得明白,但能不能跟得上那可就兩說了。比如俄羅斯這個傳統的航空強國,相對而言在無人機產業方面就發展得很滯後。儘管據俄方自己所說,俄羅斯軍隊目前現役的無人機已經超過了2000架,俄羅斯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軍用無人機國家。但這個數據其中的水分卻相當大。按照俄國人的算法,八成他們是把像“大疆”這樣的,單兵攜帶的小型無人機也給計算在內了。

今年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閱兵依舊如往年一樣盛況非凡,然而今年最大不同,除了蘇-57戰機的首次正式現身外,幾款無人機及無人地面載具的亮相也引來了世人的關注。但值得注意是,不管是固定翼的“海盜”,還是共軸旋翼的“角鯊”,都還只能算是中小型偵察無人機的範疇。比起中、美等國的長航時查打一體無人機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雖然俄國人想高調展示研究成果的心情十分迫切,但在無人機項目上的落後,卻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一點就連俄軍自己,也對性價比不高的國產無人機頗有微詞。

俄羅斯無人機規模超過中國僅次於美國?真相曝光後,網友都笑了

眼見遭到自己人的嫌棄,平日裡心高氣傲慣了的俄羅斯航空界內心其實也是無奈的。他們自己也坦言,俄羅斯對無人機研究起步並不晚,而且關鍵技術其實也是掌握的。落後的並不是核心技術,而是多樣化的產品線。直到今天,俄羅斯的無人機種類依然很少,也並沒有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研發生產體系,有些甚至還要依賴外國的設計和子系統。

眾所周知,自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軍工一直在“吃老本”。對於一些新興領域,俄羅斯已經嚴重落後在世界其他國家的腳步。當外界在著力發展無人機時,俄羅斯卻偏偏趕上了長期的經濟低迷。能為蘇聯時代遺留下來地舊機型爭取到改進就已經相當不容易,根本沒有餘力去研發新的產品。此外,雖然俄羅斯能提供先進的小型無源相控陣雷達等諸多現成的技術,但無人機平臺的特殊性,決定了現有技術並不能完全照搬。然而,無人機所必需的光電系統,以及系統小型化等方面,卻又恰恰是當年俄系航電所並不擅長的。

俄羅斯無人機規模超過中國僅次於美國?真相曝光後,網友都笑了

無人機一直做不“大”,也帶來了另外一個後果,現如今的中小型無人機最多隻能用於前線偵察以及對點狀目標的攻擊,但是這樣短小的作戰半徑,顯然與廣袤的俄羅斯國土極不相稱。相反地,諸如蘇-25、蘇-34等數量眾多,且經過改進的現役飛機則很容易完成類似的任務,而且技術也幾乎是現成的。因此,對於俄羅斯來說,大力發展無人機可能並沒有那麼緊迫。

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發現,除了中、美之外,著力發展無人機的國家大多都不是什麼航空大國。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什麼像樣的航空技術,又做不出真正的先進戰機,突然又發現無人機可以簡單地達成需要的任務的時候,自然就會有發展無人機的動機。

俄羅斯無人機規模超過中國僅次於美國?真相曝光後,網友都笑了

可是,俄羅斯的情況卻並不是這樣。當維持現有的裝備規模,保證軍事強國地位成為首要目標,一種裝備的有無,其實遠比它是否好用更為重要。對於任務艱鉅的俄軍工部門們來說,他們只需要儘可能補足自身存在的短板,就已經足夠了。

很顯然,缺乏大型的查打一體無人機,這是目前俄羅斯無人機發展最大的一塊短板。試問世界上還有誰能幫他們補齊呢?眼下歐美那邊肯定是沒指望,真正有能力並且還能靠得住的,恐怕也就只有咱中國這個“老鐵”。今年 5 月15日,俄羅斯軍方已經決定將投入400億盧布(約合40億人民幣),與中國進行軍用無人機技術的合作。

只不過,昔日的學生早已青出於藍,但願當年的達瓦里氏們能放下架子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