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養生|處暑飲食養生有講究

節氣養生|處暑飲食養生有講究

處暑時節到來後,早晚涼爽,日間炎熱,降水減少,空氣乾燥,很多人會覺得口乾舌燥。義烏市中醫醫院主任中醫師朱東碧指出,在這個由熱轉涼的時期,飲食方面需特別注意,建議少辛辣增酸食,宜益腎養肝,潤肺養胃。

———防燥潤肺。朱東碧說,處暑後養生最主要的就是防燥養肺,而銀耳、山藥、白蘿蔔、百合、蓮子、白芍、梨子等“白色食物”最易入肺,建議多食,也可多食蜂蜜、粥、糯米、奶類、酸梅湯、涼茶等清潤食品以防秋燥。在民間,十分流行吃鴨子,特別是老鴨,味甘性涼,屬胃肺經,對驅燥熱特別有幫助。另外還要多吃含鉀的食品,如干果、豆類、海產品等,幫助維持細胞水分,增強其活性。

節氣養生|處暑飲食養生有講究

———蔬果為先。因為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而維生素能促進體內疲勞時所存積的代謝物儘快排除。處暑時節,黃瓜、冬瓜、荸薺、西紅柿、龍眼、蘋果、梨、香蕉、柿子、大棗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它們不但有利於維生素的補充,還能夠增加水分的攝入。

———少辛增酸。朱東碧解釋說,少辛的意思就是少吃辛辣的食物,這是為了減少肺氣的耗散。處暑之後少吃辣椒、花椒、生薑等辛熱食物。更不宜吃燒烤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的症狀。增酸則是強調處暑之後要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最常見的莫過於葡萄了。

———多多喝水。增加水和流食的攝入,提倡採用“五一二”之法:“五一”是指5個1杯,即早晨起床後喝1杯白開水,早餐時喝1杯豆漿,午餐時喝1碗湯,晚餐時喝1碗粥,睡前半小時喝1杯牛奶;“二”指上下午各喝兩杯茶。

節氣養生|處暑飲食養生有講究

處暑吃什麼較為養生呢?以下推薦菜譜,大家不妨一試。

冬瓜薏米老鴨湯

原料:老鴨半隻,薏米一把,冬瓜一斤,生薑、蔥等配料少許。

做法:冬瓜切大塊,薏米洗淨備用,老鴨洗淨切塊放沸水中焯去血水;鍋入油,五成熱時放入蔥段和薑片炒香,鴨塊炒變色後放入開水,薏米燉1小時;在湯鍋中放入冬瓜和少許鹽,中火燉20分鐘即可。

功效:潤肺祛溼,養胃生津。

節氣養生|處暑飲食養生有講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