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鳳社區黨委書記王羽 初心不改十八載 真情服務大家庭

退伍後,他堅持踐行一名老兵的初心,以真情和汗水築起社區群眾的“溫馨之家”“便民之家”“和諧之家”;他事必躬親,做居民的貼心人,受到居民的一致讚譽;他通過黨建引領、雙向互動、優勢互補、主動對接等措施,推動轄區黨組織結對共建,創建幸福社區,努力實現“共建、共創、共管、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他就是香洲區香灣街道香鳳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香洲區第九屆黨代表王羽。居民都親切地稱他為“小巷總理”。

香鳳社區黨委書記王羽 初心不改十八載 真情服務大家庭

有一種初心叫“奉獻”

“在人生不同的舞臺上,應當永遠為黨工作、為民服務,永遠做黨和人民合格的兵。”這些年來,王羽始終在踐行入黨時許下的諾言。

王羽深深懂得苦與累是一名老兵踐行初心的應有付出。作為社區黨委書記,他在不斷加強教育和學習的基礎上,發起了“我是黨員,我為社區作貢獻”,“‘兩學一做’我們在行動”等多項行動和倡議,通過亮身份、定責任、提供活動舞臺,使社區黨組織的聲音、黨員的先鋒作用在社區建設的方方面面得以展現;在社區隊伍中,他本著“以人為本、以社區為本”的工作理念,轉作風、提效能,從儀容、語言、舉止上規範社工隊伍,使社會工作更加專業,把社區居委會打造成為社區群眾的“溫馨之家”、“便民之家”、 “和諧之家”。

“黨員幹在前、事情就不難。”王羽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激勵並帶領社區廣大黨員、社區群眾,築就了社區一道道文明、進步、和諧的風景線。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香鳳社區“三個文明建設”不斷開花結果,曾四次代表珠海市參加國家“創文”迎檢,取得不俗的成績。

有一種情懷叫“愛民”

“群眾利益無小事、解決不好是大事。”長期的社區工作使王羽深深地體會到,光有幹勁和熱情還遠遠不能履行好服務群眾、服務社區的職責,只有勤動口、勤走訪、勤思考、勤學習,做到有心、熱心、貼心、愛心,才能贏得更多社區群眾的支持和信任。

黃大伯退休後來社區定居,閒來無事,將小區居住的荒僻地帶變成了菜地,還美其名曰:美化環境、陶冶情操。物業公司多次勸阻,他總是不為所動。經過走訪,王羽意識到,黃老伯是外地人,平時也以此為樂,雖然菜地開種面積不大,但是周邊確實有衛生整治不到位的事實。若強行剷除,雖簡單易行但不利於社區和諧。為此,他在積極向老人宣傳“創文”工作需要大家支持的同時,即時召開了物業公司、業委會、居委會的聯席會議,最後大家一致同意對小區環境進行徹底整治:剷除雜草、規範亂堆亂放,在這片菜地安裝了健身器材、規化了健身路徑,為小區居民創建出一個十分貼心而實用的健身空間。面對提升後的小區環境,老人家終於舒展開緊鎖的雙眉,連聲說道:“可以理解,這樣的處理我滿意。”

有一種職責叫“守護”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創建幸福社區、推動社區發展、解決社區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等方面,王羽深知這些離不開黨組織的核心作用以及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和參與。

他紮實構建社區黨委-網格片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的社區黨組織體系,推動轄區黨組織“結對共建”,主動圍繞社區居民需求開展服務活動。同時積極引入政府、轄區單位、物業公司的資源服務社區。通過黨建引領、雙向互動、優勢互補、主動對接等措施,實現“共建、共創、共管、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在去年8月抗擊颱風“天鴿”和“帕卡”的鬥爭中,轄區內廣發證券、正順地產、郵政總公司、各小區物管公司等多家企事業單位組織了數以百計的黨員、職工參與到抗風斗爭的最前沿。很多社區黨員、群眾在王羽為代表的黨組織帶領下,收起傷痛、不懼風雨、擼起袖子、毅然投入到復產自救中,共同守護家園。

“幸福香鳳、你我同行”不僅僅是口號,更是社區人萬眾一心、攻堅克難、再創輝煌的共同願景。十八年來,在建設美好社區的征程上,王羽正是用執著和汗水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真摯的社區情懷。(珠江晚報 記者 紀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