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來濟南八成土地底價成交 房企轉向濟南周邊拿地

5日,高新區核心區3宗地又是起始價成交。據統計,今年前8個月列入濟南市本級供應計劃、掛牌交易的逾70宗居住、商業地塊中,有58宗起始價成交。由於土地價格成本走高、房企融資難度大,房企巨頭在濟南拿地越來越謹慎。

今年起始價拿地成“主旋律”

5日上午9點半,高新區賢文片區3宗捆綁土地開拍後,由於只有一個競買人出價,因此最終以23.1億元的總起始價成交,本次拍地允許聯合競買,不排除合作開發。雖然在業內看來本次土拍有點“冷”,將原因歸咎於出讓條件較高,其實起始價成交併不意外,因為高新區基於引進人才、職住平衡、產城融合考慮,今年2月以來掛牌成交的近20宗居住、商業用地多以起始價成交,只有3宗地出現競價。

年來濟南八成土地底價成交 房企轉向濟南周邊拿地

起始價成交已成為濟南土地市場“主流”。據記者粗略統計,今年前8個月逾70宗居住、商業地塊掛牌交易,有58宗起始價成交,2宗流拍(1宗再次掛牌後成交),只有8宗競價成交。這與去年房企在唐冶、漢峪、長清等熱點區域激烈搶地形成鮮明的對比。

記者注意到,在8宗競價成交的居住、商業用地中,溢價率都不太高。迄今成交的溢價率最高的地塊,為長清區小柿子園村地塊一,溢價率僅為64%。相比於去年熱點片區動輒超過100%的溢價率,今年濟南土地市場熱度可謂大降。這顯示濟南自樓市調控以來,土地市場終於迴歸理性。

年來濟南八成土地底價成交 房企轉向濟南周邊拿地

房企巨頭轉向濟南周邊佈局

“行情好時,企業是寧可拿錯、不可錯過;現在行情變了,大家寧可不拿、不可拿錯。”濟南房地產市場一資深人士認為,儘管底價成交土地增多,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的企業是土地儲備多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部分企業則是因為市場走平,加上融資成本吃緊,熱情明顯下降。

土地市場換風向,從房企巨頭佈局落子的變化可見一斑。去年土地市場,唐冶、漢峪、長清、西客站片區是品牌房企青睞的熱點區域,今年以來,一些房企轉向濟南土地成本較低的區域或濟南周邊的城市拿地。

比如孫村片區,這些年在濟南房地產市場中一直屬於冷門地區,而在今年幾次土拍中卻吸引了萬科、龍湖、中海、融創等房企巨頭進駐,半年成交居住用地823畝,樓面價從5390元到8100元/平方米不等,遠低於唐冶片區上萬元的樓面價。

年來濟南八成土地底價成交 房企轉向濟南周邊拿地

另一邊,隨著規劃利好,嗅覺靈敏的房企巨頭在濟陽、齊河衛星城落子,像萬科、世茂、融創等通過與地方項目合作實現提前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