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修復恐龍「大腳印」

延庆修复恐龙“大脚印”

恐龍足跡化石分佈在巖壁上,保育人員需要搭起多層腳手架來完成對化石的保育工作

本報訊(記者 趙婷婷)延慶世界地質公園近期啟動了對恐龍足跡化石的首次大規模修復。來自希臘萊斯沃斯世界地質公園的保育專家團隊、中國地質大學的師生和延慶世界地質公園的工作人員一起,為存在雨水侵蝕和風化破壞威脅的足跡化石“打針上藥”,增強這些“大腳印”抗風化和防水能力,共有170餘個恐龍足跡化石將得到修復。

延慶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千家店鎮,2011年8月,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公園調查評價研究中心的科考隊員在調查地質遺蹟的過程中,意外發現這裡有距今約1.4億至1.5億年前的恐龍足跡化石,這也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痕跡。

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內一共有六個點存有恐龍足跡化石,1號點最多,達170多個。由於延慶的自然環境特點,岩石上的恐龍足跡化石很容易被風化侵蝕。多年來,延慶區採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比如對足跡化石所在的灤赤路部分路段進行改線工程,避免人為因素破壞化石;每年冬季採用氈布對足跡所在山體坡面進行整體覆蓋保護,以減少嚴寒氣候帶來的負面影響等。

“恐龍足跡化石不僅需要保護,更需要保育。” 延慶區地質遺蹟保護與建設科科長曾光格說,這些足跡最深達兩三釐米,最淺的只有幾毫米,如果不及時保育,時間長了就存在被風化的風險。

為了給恐龍足跡化石找到適合的保育方法,延慶世界地質公園與希臘萊斯沃斯世界地質公園合作,啟動了對恐龍足跡化石的保育試點。之所以選擇希臘萊斯沃斯世界地質公園,是因為它和延慶世界地質公園有相似的地質遺蹟,而且他們具有豐富的經驗和技術。

北青記者瞭解到,保育分物理保育和化學保育兩種。物理保育就是對足跡所在的岩石進行加固。長年累月地風吹日曬之下,岩石會一層層剝落,對足跡化石造成威脅。因此,保育人員用特殊材料對岩石的縫隙進行了加固,減少外層岩石剝落的可能性。

化學保育則是將特製的化學試劑像“塗藥”一般塗抹在“大腳印兒”上,讓恐龍足跡化石更具抗風化和防水能力。對於極其細微的縫隙,保育人員還會用針頭將化學試劑推入縫隙當中。

此次保育工作針對的是1號點170餘個化石當中較為迫切需要修復和保護的化石,其餘的化石也將按需陸續開展保育工作。

本次保育完成後,工作人員將對化石開展進一步的日常巡視和監測,查看“上藥”後的情況和變化,一兩年後再進行追蹤保育。此外,延慶還將與希臘萊斯沃斯世界地質公園合作,對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內新挖掘出來的硅化木化石進行一定程度的保育。

供圖/延慶世界地質公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