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稻城亞丁一直是縈繞心頭,多年揮之不去的夢,而這個夢,終於在10月實現了。中旬在國外的親友來電邀請我共同到稻城亞丁等地拍攝旅遊,接到邀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由於到外地參加婚禮回來沒幾天又要出門,匆匆忙忙間預訂機票、準備行裝,對此行的路程及景點事先做了粗淺的瞭解,最為擔心的是4000多米的高海拔自己能否適應,能否全程走下來,而不要給親友帶來累贅。

10月12日乘坐川航3U8878航班,在晚點1個多小時後,下午抵達成都同親友會和。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入住的酒店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這是此行包車旅行的路線圖,因道路堵塞等原因,返回時改變路線。

13日早經成雅高速公路抵雅安下高速,下高速後沿318國道一路往西,伴著秀美的青衣江上行直至川藏第一險關·二郎山,沿途會穿越眾多的高山峽谷,路況不錯,但彎道較多。原打算第一天多跑些路,為後幾天打好基礎,無奈在天全境內遭遇堵車,長達5個小時,使人的心情跌落到低谷,計劃被完全打亂。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被堵的長龍。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無聊之中拍拍水電站。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遠眺大渡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李白對故鄉四川和祖國山河非常熱愛,他的許多詩篇都強烈地表現出這一情感。《蜀道難》就如此。在描繪蜀道之艱險可怖的同時也寫出了它的突兀、崢嶸、強悍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車行駛在崇山峻嶺之中,真真體會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三不倒精神,描繪了當年築路工人的高尚情操,在如此艱險地段及高海拔地區築路,所要克服的困難絕不是常人所能想象到的。

沿著大渡河,為了趕路,經紅軍長征途中飛奪的天險•瀘定鐵索橋的瀘定縣,未做停留,於當晚到達跑馬溜溜的康定城。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那個情歌裡的康定不大,湍急的折多河穿城而過,河流不寬但顯得很有生氣。小城商貿繁榮,呈現著一派和諧景象。吃完早點急匆匆拍了幾張。

折多山上觀雲海。身處埡口處觀看時,正趕上雲往上走,有如步入雲霧中,感覺到“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觀景象。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折多山海拔4298米,隨著海拔不斷升高,漸漸的樹木也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稀疏的灌木叢和平整的草甸。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身處山頂,藍天白雲,似在雲端行走。放眼望去,群山巍峨,令人震撼。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白雲就在眼前,彷佛伸手就可抓著。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望著遠方的大字,嘴裡不知不覺哼起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去往新都橋的路上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新都橋的藏式民居極有特點,有很寬敞的白牆院子和朱漆大門,房屋大都採用石料建造,朝陽而居,每座樓房的每面牆上開著三四扇窗戶,採光極好。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攝影家的天堂——新都橋。這句話現在我覺得不再適應現在的新都橋了,如今的新都橋更多像是一個遊客中轉地,修滿了的酒店,客棧,天堂早已不再。在新都橋沒怎麼停留,吃完午飯後即離開趕路。

新都橋到稻城沿途需翻越四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高爾寺山埡口(海拔4412米),剪子彎山埡口(海拔4659米)、卡子拉山埡口(海拔4718米),兔子山(海拔4500米)當然也是高原反映最強烈,路途最辛苦的一天。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湛藍的天空飄浮著棉花糖一般的雲朵,好一派絕美的高原景象,用手中的相機定格那些唯美的畫面。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美麗的風光使我忘卻了這是在高原,由於活動量大了些,開始頭暈,這是我上高原來第一次這麼強烈的高反,非常難受。夜宿理塘時感覺氣短胸悶,高原反映強烈可以在晚上睡覺時吸點氧氣,因為晚上的屋裡氧氣本身就少,吸點氧氣能緩解些不適。白天在室外,有植物的光和作用,相對氧氣較充足,能不吸盡量不吸氧。此外,每天吃紅景天,對減輕高反有沒有作用,連我自己也搞不清楚。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海拔4659的剪子彎山較之折多山,這裡植被更加稀少,但並沒有顯得荒涼,蜿蜒的山路在陽光的照射下如同扭動的絲帶。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這段時間一直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帶前行,過毛埡大草原,經無量河,翻越兔子山(海拔4696米),經過海子山自然保護區(海子山平均海拔4500多米,如果天氣晴好的話,在此透過一望無際的亂石灘,看到天邊的一排雪山組成的雪線,景象十分的壯觀哦!),由於強烈的高反沒有停留。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無量河風光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路邊的毛牛群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高山草甸,委婉的小溪,牲畜的棚圈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林海波濤,流淌的河流,洶湧起伏,氣勢壯闊。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與大城市頻繁光顧的霧霾相比,這裡絕對是天堂。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山在你的面前呈現出千態萬姿,棉花般的雲層一下子來到了你的眼前。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稻城桑堆紅草地,照片沒能突出紅草地的美,在路邊隨意拍了幾張。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獨具特色的藏居。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藍天白雲下的美景使人心靈得到淨化。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在這裡真正使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接片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路邊的青楊林,層林盡染,萬千氣象。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稻城的標誌性建築,稻城白塔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三神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是守護亞丁藏民的守護神山,被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名山之一。北峰仙乃日意為“觀世音菩薩”(6032米)、南峰央邁勇“文殊菩薩“(5958米)、東峰夏諾多吉“金剛手菩薩”(5958米),據說若藏民能夠朝拜三次神山,便能實現今生之所願。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自我感覺還有些日照金山的風範。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挺拔的樹木直刺藍天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鮮豔的五色風馬旗、碼尼堆與雪山相映成趣。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清澈見底的小溪在草甸上緩緩流淌,古樸的寺院掩映在神山聖水中。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美麗的衝古寺草坪。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衝古草坪觀景臺,是個能俯視的角度,適合拍照。蜿蜒的貢嘎河水,增添了靈氣。自費電瓶車往返每人80元,後來我發現:從衝古寺坐電瓶車上去時應該在快到牛場前1公里的棧道下車,沿棧道步行一小段到牛場,那一段景色挺漂亮。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開電瓶車的師傅在中途停車,抓緊時間一頓狂拍。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偉岸挺拔的雪山,攝人心魄。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這種享受真是絕無僅有---碧藍如洗的天空下,寬闊的草甸,被秋霜染黃的原始森林,高聳入雲霄的皚皚雪山,潺潺流動的山泉,秋色燦爛的亞丁,我心中永遠的天堂。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此時遭受著高反的影響,休息時拍個照,到此一遊嗎。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途中看到的美麗景色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此時此刻只有鏡頭能夠將這些定格於永恆。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裡飛奪瀘定橋後而使該橋聞名中外。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1935年5月,在這隻有鐵鏈構成的橋上,紅軍冒著槍林彈雨,用血肉之軀書寫了一曲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篇章。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而我則是在開車師傅的攙扶下,顫顫巍巍行走在橋上。汗顏啊!!!!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而如果是當年,我這樣的狀態,必然被軍法從事。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大渡河大峽谷

返回成都時擔心堵車沒走來時的路 ,由瀘定縣經由石棉縣到成都,這也促成了海螺溝之行。在景區入口換乘景區中巴,一路穿雲鑽霧,婉蜒曲折向雪峰而上,心情和這雲霧一樣晦黯沮喪。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車到山腰纜車站,換乘纜車上行至觀冰川大坂平臺。貢嘎主峰冰川常有云霧遮擋,想一睹她的容顏需要很大的運氣。當我們下纜車不久,好運幸運地降臨在面前,巍峨的貢嘎雪峰撲面而傾。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貢嘎山雲霧正是其風光一絕。雲霧繞在半山,從山下看去不見究裡,鑽破迷霧雲上則風光無限,讓人真正經歷“山窮水盡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索道就建在浩瀚的冰川之上,坐在晃晃悠悠的纜車吊籃中,海螺溝大峽谷風光一覽無遺,氣勢恢弘,令人震撼。

秋日如歌——最後的香格里拉

纜車拍冰川。

海螺溝是此行的最後一個景點,總體感覺:雖然旅途中高反時糾結,但一路走來,感嘆四川這個天府之國,除物產豐富外,還有這麼多深藏深山的美景,讓人一次又一次駐足,一次又一次流連忘返。

願給每一位喜歡旅途美景的人帶來更多的分享,歡迎大家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