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的人爲何容易另類

寫下這個話題,是因為眼睜睜地看著有些高智商的人自毀的過程。原來是他們的思維方式真的很另類,讓人不得其解。

人是群居性的動物,是要在社會中尋找歸屬感的,所以,人與社會交往越多,幸福感就越強。高智商“優秀”的人往往不太合群,過多的朋友和過廣泛的社交活動讓他們感覺很痛苦。他們的學識廣泛,在思維方式和思考的內容,行動方式和具體的行動內容和別人不同。因為他們的時間大多沉浸在某個領域中去學習與鑽研,沒有任何精力來顧及他人的感受。

一方面高智商人的思想和意識都比較超前,他們的想法往往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和理解。例如: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藝術家,為了藝術,他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在他創作時,理智有一半是崩潰的;雖然他的才藝頂極,但他是那種性格與社會不相容的人,這也是導致他精神失常最後走向自殺的原因。他心裡嚮往那種燦爛的,充滿陽光的生活,這可能超過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吧。

另一方面正是善於獨處,才能讓一些高智商的人,有更多思考問題的時間。所以在同齡人中,他們顯得出類拔萃,鶴立雞群,往往處於高處不勝寒中。一些科學家、文學家他們可以在某一領域裡做出成就,但因獨特的個性,不被人們接受,會被別人視為另類,所以他們是一個孤獨的人,當他們沉浸在自我世界發明和創作的亢奮之時,對於自己是一種享受。他們思維能力很強,歸納和分析力強,但在人多的場合,他們基本是消失的。他們不擅長周旋於人際關係之中,屬於不合群的範疇。

高智商的人為何容易另類

所以,一個人雖然在智商上碾壓普通人,但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弱,不善於為人處事,一旦遇到挫折,彈性機制差,在精神方面,將容易走入極端。

當然,高智商和聰明是不能等同的,和智慧的人更無法相題並論。

(此篇文章純屬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