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族打敗了遼和北宋,後來又打敗明朝,爲什么女真族這麼厲害?

蛋小殼是誘受


有網友問:女真族打敗了遼和北宋,後來又打敗明朝,為什麼女真族這麼厲害? 首先,女真人是漁獵民族,原生戰鬥力一般來說還在遊牧民族之上。

其次,女真雖然人口很少,但是學習能力卻很高。特別是非常善於使用重甲,善於招募各種工匠打造精良的兵器。無論,宋朝時期的女真,還是明末的女真,都善於使用重甲部隊。

《宋史》記載:“兀朮被白袍,乘甲馬,以牙兵三千督戰,兵皆重鎧甲,號‘鐵浮圖’;戴鐵兜牟,周匝綴長簷。三人為伍,貫以韋索,每進一步,即用拒馬擁之,人進一步,拒馬亦進,退不可卻。”

在宋朝的時候,有一次,2000宋軍步兵結陣,對戰17名金軍騎兵。結果,金軍使用了打獵戰術,乘著宋軍剛剛列陣不穩的情況,左右10人射箭掩護,另外7人發動長矛突擊。

結果,2000多宋軍崩潰,“奔亂死者幾半”。 宋朝人沈綰說過金人“兜鍪極堅,只露兩眼,槍箭所不能入”。宋軍的神臂弓也無法擊穿金軍重甲,而到了明末,明軍火銃同樣無法擊穿八旗重甲。

女真射箭技術高超,重甲精良,人耐苦戰,是兩個非常大的優勢。清朝的時候在張家口到外蒙的庫倫搞驛站,就發現,蒙古和滿洲騎兵可以一週,只吃一點點水和肉乾,基本不休息,就可以穿越大漠,草原,但是漢人驛丁卻很難做到。

因此,才有女真滿萬不可敵的說法。那麼,壓制女真的辦法就是,以夷制夷,決不能讓女真有一個部落做大,進而統一女真。明朝在中前期這一點做的非常好,總是恰當的壓制女真最強的部落。

但是萬曆20多年不上朝,結果就是在這個時間,努爾哈赤統一女真,擁有了數萬步騎兵。薩爾滸一戰,明軍精銳喪盡,導致局勢一天比一天糟糕。


深度軍事


據考證,野豬皮不是女真人,是西伯利亞移民,女真在遼宋進入封建社會,而野豬皮是半奴隸社會是文明的倒退。明末滿族是白山黑水附近漁獵民族的融合體,並非女真民族的遺傳


朱林明月


真是無知者無畏啊。首先,我估計真正懂歷史的人是不會這樣提問的。且不說此女真非彼女真,努爾哈赤的後金和女真的傳承關係恐怕沒有其往臉上貼金的目地大。就說所謂女真打敗了遼是真的,女真,打敗了宋……

你懂歷史嗎?

且看以下史實

公元1234年正月,金都蔡州被圍三月,城中糧盡。正月十一日,金哀宗下詔禪位予宗室完顏承麟,正在行禮時,宋軍攻破南門,蒙軍攻破西城。當天,金哀宗自縊,金末帝完顏承麟剛即位,當天就死於亂軍中

1234年四月,宋朝將金哀宗屍體在臨安太廟祭祖,並以俘獲的金國宰相張天綱等人行獻俘禮,以報靖康之恥。

這是女真的厲害之處?雖然宋有蒙古聯盟,但歷史是宋滅了金,不容置疑。

至於後金滅明,純屬天災人禍種種偶然加上明朝自己作死而已,和所謂的女真多厲害無關。明朝自己折騰自己了幾十年,憑著七大恨帶著部落起兵的所謂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和隆道顯功文皇帝這兩個被吹噓到天上去的女真人也沒有進的了關,多虧了李自成和吳三桂,後金才算是能進了這個花花世界…

有何厲害之處?


漫步元夕路


需要說明的是,宋朝時期的女真和明朝時期的“女真”是不一樣的。

金國建立,女真人大量南下,留在原居地的女真人數量極少,而南下的女真人很多定居在北京周邊河北以及中原地區,後來蒙古滅金過程中,這些人的後代大多死於戰亂之中,尤其蒙古破金中都時,曾經殘酷屠城,大量女真人被殺,二三十年中,女真男人被徵兵戰死沙場,留下的婦孺又被蒙古屠城時殺死和抓做奴隸,極少的漏網之魚隱姓埋名,後來又被漢化成了漢族,這就是宋朝時期女真人的命運。

而明朝時的“女真”又是一群不一樣的族群,這些人的祖先是在真正的女真南下之後,從西伯利亞遷居而來,與今天還生活在西伯利亞的雅庫特人有很深淵源,他們融合了少數留下來的女真,又吸收了大量蒙古以及其他通古斯民族的成分,形成了明朝時期的“女真”,所以他們和建立金國的女真已經有很大差異,甚至可以說是不同的民族。


安鍋說道


談不上多歷害,女真不滿萬,滿萬則無敵,不過是不是我軍無能的古代版,滿清完全是明未全面衰敗造成的,關鍵崇禎上臺亂搞,袁殺毛文龍。。


無相38726621


呵呵,好奇怪的問題,女真人這就算膩害?那漢人在漢朝征戰八方,打敗了所有當時能遇到的對手,開拓了中華生存空間,建立了東方文明秩序,厲害吧!漢人在五胡亂華情況下,幾百年奮鬥不息,統於又使中華統一於大隋,厲害吧!漢人建立大唐滅了突厥,佔領西域,一度延伸到波斯,建立波斯都督府,王玄策出使印度,一人滅一國,厲害吧!漢人在兩宋經歷遼金元的春秋戰國時代,很快世界上比較早地從蒙古人控制下恢復中華,並滅北元,使蒙古諸部臣服,厲害吧!滿清壓迫兩三百年,漢人不屈地鬥爭,各地起義不斷,洪門海外圖驅除韃虜,又在洋人侵略下一波又一波起義、革命,終於建立民國,又經過人民革命建立共和國,在武器十分落後的情況下,於朝鮮打敗美韓,使戰線回到三八線,厲害吧!與漢人比,世界上沒有更厲害的民族!

歷史上能建立一次漢、唐、明那樣的帝國,那麼,那個民族如果是其他文明或中國北方其他民族,在中國可能就會被某些人大肆吹捧,好象十分了得。例如,其他文明中的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土耳其帝國、大英帝國,甚至波斯帝國等。可是,你要知道這些他者文明的帝國都是一個民族只興起了一次,滅亡了就再沒第二次復興。所以,古羅馬沒了,意大利那個地方就再沒有興起過帝國,也沒有羅馬民族。阿拉伯帝國滅亡了,阿拉伯人就再沒有建立第二次帝國。英帝國一度日不落,但僅限於十九世紀,一戰後衰退,二戰後就退出大國地位。土耳其帝國更水,用別人創立的宗教凝聚了一次力量,衰敗了就變成中小國家,又在東西方之間無所適從。據說伊朗人也很自豪自己是波斯人血脈,可是古典帝國時代過後波斯人再沒有恢復帝國榮光。這些世界上有重要歷史地位的帝國都衰敗了,幹嘛有人還吹?

而中國,自秦漢帝國以後,唐帝國、明帝國分別又在不同歷史時期建立了規模更大影響深遠的帝國,分別代表中古和近代萌發的東方文明。為什麼老有人想黑中國,想汙衊中國好象唐、明都是衰落似的,有那麼強大的帝國叫衰落的嗎?哪個民族能有三次帝國時代呀?

再說中國北方的遊牧少民建立的政權吧。從歷史記載看,在秦漢以前就存在,但一直是野蠻狀態,文字沒有、典籍沒有、技術落後,甚至到漢代時匈奴人用的箭還有很多是骨質箭頭。就這技術條件,又沒有漢人那樣的軍事思想、組織能力,當然匈奴要失敗、內附、逃亡。

到了隋唐時代,北方又出現突厥。幾百年了,北方遊牧人有了一點出息,從阿拉米文字學過來開始使用文字了。可是,文化落後,沒什麼文化典籍,軍事技術也趕不上大唐。東突厥、西突厥、後後突厥加起來,被唐朝一百多年就都打滅了,從此在中國史書上消失。


玄谷真人


因為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入關又打著為崇禎報仇的名號,欺騙很多愚蠢的沒讀過書的平民。回過神來大勢已去。徒之奈何


梅蕪菁


宋時的偽金政權是女真人建立的不錯,但明後期出現在東北地區的後金不是女真人,只是也取了個金的國號,為了以假亂真。後金政權是從遙遠的中西伯利亞遷徙而來的胡裡該人建立的,在偽金時期,胡裡該人是比蒙古人還北還西的偏遠的羈縻地區,偽金亡後,胡裡該人歷經幾個世紀的艱難拔涉,來到現在的東北地區,一路上遭到鄂溫克人、鄂倫春人等其他通古斯人的排擠,但他們最兇惡的死敵是赫哲人,胡裡該人在與赫哲人的纏鬥中死裡逃生,流竄到南部的鴨綠江流域,在這裡他們第一次遇到文明世界,高麗人勉強收留了他們,但對他們課以重稅。做為大明皇帝的臣子,高麗人向皇帝彙報了這個不知從哪突然冒出來的部族。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胡裡該人基本上成了東北軍閥的私人武裝,要不是這些軍閥養匪自重,胡裡該人早就滅族了,也不會有後來的趁機坐大建立政權。這些軍閥的代表人物就是李成梁。


帶福之人


我們民族頻頻亡於弱小之民族,除了階級的割裂和仇視之外,還有宋明以來實行的弱民防民政策,具體表現為對地方軍權的削弱以及對基層組織的打壓,地方無權,漢族老百姓一盤散沙毫無組織力。所以漢族抵抗外族全寄託在國家機器軍隊上,一旦國家軍隊抵不住,漢族老百姓便任人宰割,國家便土崩瓦解。地方臨時組織起來的軍隊無論是面對流寇還是周邊蠻族都不堪一擊。故民族英雄文天祥感嘆道:“本朝懲五季之亂,削除藩鎮,時雖足以矯尾大之弊,然國以寢弱。 故敵至一州。則一州破;至一縣,則一縣殘。”(《宋史。文天樣傳》)。連理學家朱熹也批評說:“本朝懲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禍,虜騎所過,莫不潰散。”(《朱子語類。本朝二。法制》)。這也就是為什麼宋明以前,即使天下大亂,地方人民仍能夠迅速組織起來,抵抗狄夷,因為地方有權利,即使國家軍隊失敗了,地方依舊有力量與外敵抗衡,(就如唐朝末年,駐守沙洲的張議潮依舊可以驅逐吐蕃、收付河西),所以縱有三國兩晉南北朝之數百年的亂世,漢族也並未真正的亡國亡天下,反而在看似強大的宋明兩代亡於異族。

當士大夫不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將儒教的統治秩序看得比民族大義都重要的時候,當他們拋棄華夷之辨、摒棄孔子所說的“夷狄之有君 不如諸夏之亡也”的核心原則時,儒教便輕而易舉的淪為幫助異族統治自己同胞的幫兇了。

以明末為例,東林人士借諷議朝政、評論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為富商巨賈爭利之實。滿口仁義道德、引經據典,實則自私怯懦、誤國誤民。打腫臉充瘦子拒不讓崇禎遷都南京,早做籌謀;日暮途窮的時分寧願國破家亡也痛哭流涕以死相諫不允許崇禎與李自成議和抗清,導致大明不得不兩線作戰,內憂外患無從解決;在大明面臨亡國之際,崇禎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親戚們捐款,給防守北京城的士兵發軍餉。但他得來的卻是皇親國戚的一毛不拔,滿朝文武的裝瘋賣傻

,不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建立全民族的抗清戰線,反而出了“聯虜平寇”這等昏招,倒是被士大夫們視作“流寇”的李自成的順軍始終堅定的抵抗清軍,這莫不是一個巨大的諷刺。南明的官員們寧願與外族聯手也要剿滅“賊寇”,無非是怕像京城的那些官員一樣被農民起義軍清算,二則依舊是等級尊卑的觀念在作祟,在士大夫眼裡,流寇這等賤民如何能踩在他們的頭上?有什麼資格與他們平起平坐?對於儒教士大夫而言,只要儒教的道統還在,


一心肝膽


人們一直認為東北經濟文化落後,其實並不是這樣,就物質豐富程度而言,絕對好於中原,特別是糧食和馬匹這兩項戰略物質,甚稱天下第一。再者歷史上東北有自己的文明習慣,以婦女裹腳這件事看,殘害中原漢人幾百年,東北卻從未實行。再者,中原漢人文化是,家族富貴可以做大,富可敵國都可以,但是一養兵,皇帝就不幹了,東北則不同,家族富貴做不大,而家族養兵卻是想做多大就能做多大。這都是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