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讓·努維爾(Jean Nouvel)

讓·努維爾(Jean Nouvel)是法國當代著名建築師之一,世界知名的建築大師。讓·努維爾1945年出生在法國的西南部阿基坦大區洛特-加龍省的菲梅勒,在巴黎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學習。在建築師生涯中他獲得了一系列有權威性的獎賞,包括阿卡汗獎、2005年沃爾夫藝術獎和2008年普利茲克獎。讓·努維爾擅長用鋼、玻璃以及光創造新穎的、符合建築基地環境、文脈要求的建築形象,使作品充滿了魅力。他認為建築設計的過程更多的是適用外部自然、城市、社會條件的結果。

建築風格及理念

對於努維爾來說,建築設計從開始構思到施工完成更象一部電影的形成,他經常把一個建築師同電影的導演相類比,他總是召集一隊專家來共同完成一個項目。努維爾通過利用材料表現建築物的無形的透明性來表達建築同它的基地以及時代的聯繫。電影同建築都依賴光的表現。他以含糊表示含糊,以複雜性來表達複雜性。相對過去所重視的建築的靜止的畫面,努維爾更喜歡發展的,運動的景觀,這個景觀因為距離、層數、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他用光同空間來設計時代。

“建築的將來不是建築的”,對於努維爾來說,建築 的歷史觀點同現代的觀點都沒有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開始點。“我們不能夠創造一個為了將來的建築,”針對不同的城市文脈實體環境,努維爾設計的建築立面經常採用不同的處理手法,對於項目的先期條件以及變量進行絕對清晰的分析,建築師必須對建築實踐負責,對它的創造性,對它體現出來的外觀、記憶以及必要性負責。“建築必須是完全真實的。”

代表作品

1976年:法國瓦爾-瓦省伯宗聖母山谷外科中心

1978年:法國上塞納(Hauts-de-Seine)昂託尼(Antony)安娜·富朗克中學

1981年-1987年:巴黎阿拉伯世界學院

1983年:法國貝爾福(Belfort)劇院

1985年-1987年:法國尼姆 (114間住房)

1986年-1993年:里昂劇院(Opéra de Lyon)翻新工程

2003年:法國佩裡格(Périgueux)維納斯藝術館

2006年:美國明尼波利斯古特里(Guthrie)戲院

2006年:法國巴黎非西方藝術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 (原始藝術博物館)

2009年:DR城的哥本哈根音樂廳作品

2012:多哈大廈

2014:澳大利亞悉尼“垂直花園”大樓

2015:巴黎愛樂大廳

2016:阿布扎比盧浮宮

2017:卡塔爾國家博物館

2018:浦東美術館(建設中)

主要成就

1983:藝術與文學協會(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騎士勳章

1983:法蘭西建築院獎銀獎

1983: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榮譽博士

1987:其士得國家功勳勳章歐萊雅

1987:國家獎建築阿迦汗獎和獲得銀牌支架研究所杜阿拉伯世界報

1990:H記錄建築設計獎,聖雅各福群

1993:名譽研究員,芝加哥友邦保險(美國建築師協會)

1995:榮譽院士,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

1999:金獎輕鬆,法蘭西學院院士(建築金獅)

2000:威尼斯雙年展

2003:第一屆國際獎的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有他的工作,並特別提到法國巴黎項目USVACUM年(工作室讓努維爾)(2005年:沃爾夫基金會獎架構)

2008:普利茲克獎

2013:多哈大廈獲“世界最佳高層建築獎”

主要作品

- 01 -

巴黎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

項目名稱: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Institute du Monde Arabe)Arab World Institute

建築設計:讓·努維爾

主要建築師:Jean Nouvel, Gilbert Lezenes, Pierre Soria

Architecture Studio (M. Robain , R. Tisnado , J.-F. Bonne , J.-F. Galmiche)

地址:法國巴黎 ( 11 quai Saint-Bernard, Paris 5e, France)

時間:1981-1987

總建築面積:25263 平方米

功能: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臨時展覽空間,圖書館,文獻中心,媒體中心,450座會議廳,餐廳及兒童遊樂場

獲獎概況:Equerre D’argent Award(1988)

阿卡汗獎 Aga Khan A’Award(1989)

項目簡介:

1980年,由法國總統密特朗提議,在巴黎塞納河左岸建造一座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Arab World Institute),跨越阿拉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藩籬,使西方大眾認知、感受這一悠久文明的價值。主題本身已構成了對於建築空間設計的挑戰,無論是當時流行的國際主義風格的玻璃幕牆大廈,或完全迴歸傳統的一座清真寺,顯然都不合主旨。青年時代便堅定了“文脈主義”的讓·努維爾,在1981年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的建築設計競賽中脫穎而出,他的設計方案,否定了後現代主義生硬的拼貼,也非當時流行的國際主義風格,而是將阿拉伯文化符號巧妙地融入建築語境中,在建築的外部和內部形成了深具文化感染力的空間氛圍。

讓·努維爾將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設計成一個精密的科學產品,建築的南立面整齊地排列了近百個光圈般構造的窗格,灰藍色的玻璃窗格之後是整齊劃一的金屬構件,具有強烈的圖案表現性和科學幻想效果。讓·努維爾說,“建築設計靈感源自於阿拉伯文化,是對一種精巧、神秘、蘊含宗教氛圍的東方文化的讚美。我對清真寺建築的雕刻窗(mashrabiya)很感興趣,光透過它灑在地上形成了幾何形、精確的、波動旋轉的深淺陰影。所以我採用瞭如同照相機光圈般的幾何孔洞,材料是鋁,通過內部機械驅動光圈開闔,根據天氣陰晴調節進入室內的光線量。” 在建築落成的1987年,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被評為當年最佳建築設計,獲得銀角尺獎(I’Equerre d’Argent)。這座建築正是讓·努維爾聲名雀起,蜚聲國際的開始。

設計理念:

建築必須有文化定位。它的含義包括,為了得到既適用於全球、又有地方特色的設計方案,要能放棄輕易到手的現成的設計。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是阿拉伯世界在巴黎進行形象展示的櫥窗。因此,它本身並不是一座阿拉伯建築,而是一座西方建築。來自19個阿拉伯國家的委託方代表都對我們的方案感到驚訝。其中一些人曾期望一種更多模仿阿拉伯傳統建築的設計,就像巴黎大清真寺那樣。不過,設計方案採用的某些象徵元素還是令他們感到滿意,比如阿拉伯式的格屏,它以形狀、大小不斷變化的多邊形,營造出各種幾何效果,讓人們聯想起阿爾罕布拉宮。從城市的角度看,這座研究中心是兩種文化和兩段歷史之間的連結點。如果說,建築南立面上以機械控制的金屬膜是一種對東方文化的當代表達,那麼,北立面則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一面反映西方文化的鏡子:塞納河對岸的巴黎城市景觀映在外牆玻璃上,如同顯像紙表面產生的化學反應。而北立面上的線條和各種標誌則形成了與當代藝術的呼應。在我看來,所謂建築、室內空間和傢俱設計之間的隔閡是人為虛構的。所以,我設計了包括展櫃、座椅和展覽設施等在內的整座博物館。在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裡,我也開始考慮光的問題。光的主題除了反映在全部為照相機般的控光裝置的南立面之外,也在層層累疊的樓梯踏板、故意朦朧的外形輪廓,以及各種光影的疊置、混響、反射和陰影變化之中得到再現。(徐知蘭 譯)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 02 -

多哈大廈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法國建築師讓·努維爾設計的多哈大廈是著名的哈利法塔(迪拜塔)的兄弟建築,總建築面積約110,000 平方米,高761英尺。大廈坐落於市中心的濱海路上,俯瞰著海灣水域 。這座吸引眼球的大廈是一個圓筒結構,用多層圖案裝飾,表現出古老的伊斯蘭傳統,同時又以這樣的幕牆遮住了陽光。

大廈的外牆是對當地文化的一種美麗的詮釋,將現代化的大廈與古老的伊斯蘭設計元素整合在一起,也為大廈內部投射出奇特的圖案,並有效地阻隔了陽光帶來的熱量。精緻雕刻的網格立面是一種智能的遮陽網,非常適合多哈炎熱的沙漠氣候。多哈大廈首次在內部運用鋼筋混凝土的斜肋構架樑柱,而沒有采用中心柱核,儘可能擴大內部空間的面積。

2013年,多哈大廈(DohaTower)獲得了由高層建築與人居委員會(CTBUH)評選的“世界最佳高層建築獎”。多哈大廈先是獲得了中東和非洲地區的最佳高層建築獎,後又得到了四個地區之最的桂冠。它獲獎的主要原因是將傳統的地區特色與現代科技結合起來,在卡塔爾首都塑造了環境友好型的標杆。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 03 -

澳大利亞悉尼“垂直花園”大樓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項目概況:

建築設計:Ateliers Jean Nouvel

地址:LOT 1 Broadway, Central Park, Chippendale NSW 2008, Australia

主持建築師: Ateliers Jean Nouvel

功能:624 間公寓,商業空間16 000 平方米

當地合作單位:PTW Architects等

綠牆設計:Patrick Blanc

設計時間:2008

竣工時間:2014

照片版權:Murray Fredericks, Simon Wood, John Gollings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項目簡介:

由法國建築師Jean Nouvel設計的悉尼One Central Park第一期工程已竣工,這是Jean Nouvel在澳洲的首個設計作品。建築包括兩棟高度分別為33層和16層的住宅塔樓(分別為116米與64.5米高),由休閒平臺相連,下面是一個購物中心、銀行、餐廳和大型超市。建築坐落於悉尼中心Chippendale區,佔地約六公頃,附近是文化氣息濃厚的大學城。

One Central Park的特色在於其懸臂結構,將作為空中花園(Sky Garden)從建築東樓29層向外延伸,支撐起一個可以反射光線的定日鏡系統,這是澳洲首次在住宅項目中使用這種定日鏡設計,同時也是在都市環境中所使用的世界上最大的定日鏡。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電動控制的定日鏡相應地追蹤光線並把它深深的往下反射到大樓的大部分區域以及公園綠地上,把太陽的能量帶到光線照射不到的地方。到了夜晚,建築上的綠植配合燈光藝術家Yann Kersale設計的燈光,通過320個LED照明燈的變化,塔樓呈現出色彩斑斕的夢幻景象,如同一座城市中的大吊燈。 Jean Nouvel表示:”他們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清潔的可再生的能源確實存在。在我們現今的時代,定日鏡是大樓一種視覺化的表現方式。“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同時,One Central Park也世界上最大的垂直花園覆蓋大樓的表面。 Jean Nouvel說:”與其使用鋁或是鐵來遮蔽陽光,何不使用這些會吸收陽光進行生長,並逐漸增加遮陰面積的綠色植物呢?“於是他與”垂直花園“的創始者─法國植物學家Patrick Blanc合作,完成了塔樓立面上眾多豎向花園的設計,外牆安裝的植物由190種澳洲本土植物和160種外來引進植物組成,覆蓋面積為1100平米,並讓綠意盎然的視覺感延伸到一旁擁有64000平方米的中央公園。同時One Central Park也是Patrick Blanc迄今打造的垂直花園中最高的一座。無水灌溉系統使之成為可能:無土的垂直植被覆蓋物在種植袋中從牆上一直往上直達大樓頂部,所形成的綠色表面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並提供節省能源的庇廕處。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Jean Nouvel早在2008年就開始醞釀項目的概念設計,他表示:”項目設計表達了一種概念,也就是植物生命和重新導向的陽光能夠被用在新的方式上,以提高都市高層大樓生活的質量。有了“無水栽培”和”定日鏡”兩個技術的幫助,栽培和光線可以更好的管理,並且被擴展到之前無法抵達的區域。”

- 04 -

阿布扎比盧浮宮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任何地方的人都喜歡例外的天氣。冷的時候喜歡溫暖,熱的時候又需要涼爽。人們無法忍受急劇升高的溫度,藝術品也是一樣。這些簡單的觀察結果對阿布扎比盧浮宮形成了重要影響。它所創造的是一個沉靜而親切的、充滿光影和映射的空間。它期望自己屬於國家,屬於它自身的歷史與地理環境,而非某種令人厭倦的、約定俗成的轉譯或者贅言。它期望展現的是一種別處所沒有的迷人魅力。——讓·努維爾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基於傳統的阿拉伯建築文化,普利茲克獎得主讓·努維爾為阿布扎比盧浮宮找到了其獨有的內涵。通過對場地語境的考量,努維爾將其打造成了一座海洋中的“博物館之城”。一系列鮮明的白色體量源於麥地那及阿拉伯地勢低窪的房屋。這座“城市”共計有55棟獨立建築,其中包含了23間畫廊。建築群的立面由3900塊高性能纖維混凝土(UHPC)構成。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直徑達180米的巨大圓形穹頂覆蓋了博物館之城的主體,從海洋、附近區域乃至阿布扎比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存在。這座穹頂由來自奧地利的專業鋼結構公司Waagner Biro建造,包含8層結構:4個不鏽鋼外層,以及4個鋁製內層,並由5米高的鋼架進行劃分。鋼架由10000個結構部件構成,預先裝配在85個超大尺寸的結構當中,每個結構重量可達50噸。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渲染圖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渲染圖

穹頂的複雜紋理以極其深入的幾何學研究為基礎,在製作期間,讓·努維爾工作室的建築設計團隊與BuroHappold Engineering的結構工程師們進行了密切的合作。穹頂上的圖案在八個重疊的層面上以多種尺寸和角度重複排布,使射入的每一束光線都必先經過八個層次的過濾,然後逐漸淡出。隨著日照路徑的變化,穹頂最終呈現出一種夢幻的效果。夜裡,穹頂的圖案將形成7850顆星星,將室內與室外同時點亮。以“光之雨”為名,這一現象在建造過程中被運用到眾多模型和原型之中,同時也成為了設計概念中最典型的特徵之一。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渲染圖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渲染圖

整個穹頂只用了4座墩柱進行支撐,每座的間隔為110米。這些墩柱被隱藏在建築內部,從而使穹頂呈現出漂浮的感覺。從首層地面到室內天花板的底端,穹頂的內部高度為29米。穹頂最高點的海拔為40米,高於首層平面36米。博物館的設計結合了傳統和現代的建造技術。寧靜的氛圍使參觀者得以盡情享受陽光和穹頂,以及海洋、建築和陸地之間不斷變化的關係。複雜的工程設計更讓阿布扎比盧浮宮成為當代最具創新性和挑戰性的博物館項目之一。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室內展覽空間共計8600平方米,包含博物館畫廊、臨時展覽空間以及兒童博物館。其中博物館畫廊佔6400平方米,陳列了大約600件藝術品。兒童博物館共有2層,約200平方米,是為最年輕的參觀者們特別準備的展覽區域。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博物館畫廊的地面、牆壁和屋頂表面皆由讓·努維爾工作室專門設計,使阿布扎比盧浮宮的宏偉氣度進一步得到加強。地面上鋪設著鑲有銅製邊框的石板,在每間畫廊中,石材的選擇皆呼應了展品誕生的年代。牆壁則提供了靈活的懸掛系統:所有輔助性的構件皆隱藏在特製的牆壁凹槽之內。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牆面上能夠環視周圍風景的窗戶加上屋頂的天窗,共同使被過濾的自然光充斥著所有的畫廊。玻璃鏡片的使用將光線捕捉並導向畫廊內部,並通過散射避免了刺眼的眩光。畫廊內共有17座玻璃屋頂,每座皆是由18種不同的玻璃板構成,共計使用了25000塊獨立的玻璃板材。玻璃天花板使自然光和人造光融為一體,為展出的藝術品帶來最為理想的照明系統。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展示櫃由來自比利時根特的Meyvaert為阿布扎比盧浮宮特別製作。他們運用最先進的材料,使展櫃得以適應靈活交替的展覽需要。

為了滿足畫廊內部嚴苛的環境調控需求,設計團隊開發出了一套系統,使室溫維持在21攝氏度(上下浮動不超過1攝氏度),同時溼度的變化範圍不超過5%,從而為藝術品和參觀者提供了極為穩定的環境條件。火警探測與抑制系統也經過了精確計算,使藝術品免於收到損害。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建築大師讓·努維爾 Jean Nouvel及主要作品

基於建築的自然形態和材料的固有性能,被動式的設計手法使氣候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最終成功地減少了42%的陽光輻射、27.2%的能源消耗以及27%的用水量。阿布扎比盧浮宮以LEED銀級認證為目標,同時得到了阿聯酋綠色建築條例的3珍珠等級。防水系統方面,最初施工基於挖方抽水得以建設,建設完成後水泵停止工作,設置在博物館四周的水池被灌滿海水,博物館重新漂浮於海面之上。博物館設計還考慮了海洋極端氣候的威脅,設置了多處防波堤,以保護建築和廣場不被風暴襲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