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邯鄲市涉縣西北、清漳河西南岸有一個鄉村,因在村西有一道紅土嶺,故名赤岸村。不過,讓赤岸“紅”起來的,不是這道土嶺,而是與八路軍一二九師相關的“紅色歷史”。

在赤岸,一二九師拉開了解放戰爭戰略大決戰的序幕,並形成了赫赫有名的“劉鄧大軍”。

同時,“赤岸村還是最大的敵後抗日根據地——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首府,而且這裡有著北方八路軍的‘井岡山’之稱。”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赤岸村是革命老區,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華北新華廣播電臺、新華日報社等110多個黨政機關單位長期駐紮於此。涉縣赤岸村走出了2位元帥、360多位將軍,被譽為“中國第二代領導核心的搖籃”。

在邯鄲指揮晉冀魯豫野戰軍成功地進行了隴海、定陶等一系列戰役。為野戰軍南征、解放全中國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這裡召開了華北財經會議,劉鄧大軍南征會議。這裡還是《人民日報》誕生地和《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印刷地。

赤岸村成為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邯鄲紅色之旅”專項旅遊景區。

竹 香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4:赤岸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