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信息技術課的開拓者——記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田爽

新時代信息技術課的開拓者——記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田爽

田爽是北京石油學院附屬小學的信息技術課教師,她紮根課堂,圍繞常態課大膽創新,開展課題研究,經過5年的實踐,成功將趣味編程引入信息技術課。在教學過程中,她注重通過編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總結歸納出一套編程教法,在全市推廣。

率先引入趣味編程

2017年7月8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指出人工智能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要開展廣泛人工智能科普活動,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雖然有了國務院下發的文件支持,但如何讓編程課走進小學生的課堂,選擇什麼編程工具適合學生學習都要一步步摸索。

田爽說:“其實我們一直在探索找到適合孩子學習的編程工具。瞭解到scratch這款編程軟件在教學使用中效果不錯。我就在自己帶的六年級班級裡嘗試,然後發現六年級的學生接受得很快,而且都特有興趣。”六年級學生成功的學習經驗,讓田爽想到為什麼不在低年級也嘗試一下,“低年級的學生,就要講得慢一些,細一些,學習一段時間發現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也能接受。”經過自己的教學試驗田爽發現,孩子們都對這套編程課程有非常濃厚的學習興趣:“我們的課程上經常會讓學生設計一款小遊戲,孩子們常常會在我的製作的基礎上,有自己的思考,來豐富遊戲的設計,我也非常鼓勵學生髮散思維。”現在這套編程課程已經納入到田爽北京石油學院附屬小學四年級的校本課程,同時成功的教學實踐讓這門編程課程在全市得到推廣。

注重培養學生編程思維能力

計算機技術發展速度之迅猛,使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內容也要跟緊發展趨勢,這個年輕的學科更新換代的速度也需要教師及時更新知識。於是,上完課到底能留給學生們什麼,成為田爽一直思考的問題,“計算機技術發展得太快了,從我開始計算機課程教學工作到現在,課程內容已經更新幾代了。所以計算機課程應該突出對學生編程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研究發現編程思維能力對開發其他思維能力也有很大幫助,讓孩子們在以後的學習甚至工作、生活中都能受益。”

對於編程,外界固有印象導致,甚至有些程序員都不知道,編程早已不是黑乎乎的屏幕上敲著一串串複雜的代碼了。

田爽在教學中使用的scratch軟件,以拖動積木塊來編程,可以讓孩子們很方便地創作出動畫、藝術、故事、遊戲作品,大大降低了編程的門檻。在教學中,田爽嘗試從scratch編程語言入手,逐漸過渡到較為抽象專業的編程語言;從遊戲開發及網頁開發入手,讓孩子瞭解計算機科學家和軟件工程師的設計思想。田爽說:“培養學生程序設計能力,在設計程序的過程中訓練編程特有的思維方式,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編程思維,最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沉心靜氣做科研型教師

能夠複製和推廣的經驗,不僅需要積累來自課堂的教學經驗。近三年來,田爽堅持投入一定的時間,做課題研究。田爽感慨:“這門課程的特點是變化快,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還是要抓住一個點,突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結合課堂的教學實踐與課題研究的成果,她總結出以培養編程思維能力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編程思維能力可以體現在通過抽象定義問題,會通過收集數據,分析數據來理解和思考問題,能夠將一個問題清晰具體地描述出來,並將問題的解決方案表示為一個信息處理的流程。可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抓住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這個點,也就抓住了課題研究的著力點,也就更明確今後教學工作的方向。通過不斷總結,田爽撰寫的4篇論文獲市論文一等獎;一篇教學設計獲市級一等獎,並被“河北省全員培訓”項目培訓課程錄用;一篇教學設計被收錄在《教學指南與案例評析》一書中;一篇論文被刊登在國家級核心期刊,兩篇論文被刊登在國家級期刊。有了理論基礎鋪路,田爽更多的希望把這些成果能夠體現在課堂的教學實踐上,讓課堂更有趣,讓學生收穫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