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與鄭州,誰會成爲中部物流老大?

王瑜瑜


如果是快遞、電商等行業人士看到這個問題會覺得這個問題。。。(PS:國家各行各業大區機構中部基本上都是放在武漢的,而快遞電商等更是如此)

中國10大快遞企業公司

順豐、德邦、百世、宅急送、EMS、中通、申通、圓通、韻達和天天

10大快遞公司有6家華中總部和物流中心都在武漢東西湖(有的還是全國物流分撥中心),3家在湖北孝感臨空經濟區,只有一1家百世快遞沒有設置區域總部,換句話說有區域總部的全部在湖北。

順豐:武漢東西湖

德邦:武漢東西湖

百世:主要省會城市都設置分公司

宅急送:武漢東西湖

EMS:武漢東西湖

中通:武漢東西湖

申通:湖北孝感

圓通:武漢東西湖

韻達:湖北孝感

天天:湖北孝感

中國10大電商

天貓,京東,蘇寧易購,亞馬遜,國美系(庫巴、國美),噹噹,易迅,一號店,凡客,唯品會

數據說話

參考資料:《2017年武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武漢2017統計公報數據:

鄭州2017年統計公報數據:

武漢:全年完成貨運量57271.17萬噸;貨物週轉量3360.19億噸公里。

鄭州:全年完成貨運量25130萬噸;貨物週轉量779.2億億噸公里。

全年完成貨運量武漢市鄭州的2.3倍,貨物週轉量武漢是鄭州的4.3倍。從數據上來看2個城市差距是巨大的,特別是貨物週轉量,這跟快遞和電商把中部物流分撥中心或全國的物流分撥中心設置在武漢是分不開的。

鄭州僅有的小優勢:航空(完全忽略不計)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全年完成貨郵吞吐量50.3萬噸

武漢天河機場全年完成貨郵吞吐量18.5萬噸

鄭州航空吞吐量在武漢天河機場“航空限制”情況下才領先30多萬噸,跟總貨運量差幾十億噸來說根本可以忽略不計。

因為武漢綠地中心問題,武漢第二跑道和天河機場一直帶著“緊箍咒”,未發揮實際作用,不過由於武漢綠地中心航空限高已解決,武漢天河機場航空限制已解除,2019年武漢天河機場客貨運將會極大的發展,相信鄭州僅有的一點小優勢也將不復存在。

綜述:絕大部分快遞和電商將華中總部和物流中心建在武漢已經說明一切!貨物運輸量和週轉量上鄭州也跟武漢差距太大,完全沒有可比性!


RandyLay


在航空貨運方面,武漢早已不是鄭州的對手。從2017年全國機場生產統計公報我們可以看到,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達到50.2萬噸,全國排名6,增量更是高達10.1%,毫無爭議的中部六省之首。而武漢天河機場貨郵吞吐量僅為18.5萬噸,增量僅為5.5%,全國排名第16。從增量上看,兩者有越拉越大的趨勢。

圖、毫無爭議的是:無論是航空貨運還是客運,鄭州都已經完成對武漢的超越。


不但是貨郵吞吐量,鄭州“以貨代客”的優勢也愈發凸顯出來,2017年的旅客吞吐量達到2429.9萬人次,增量高達17%,全國排名第12。相繼完成了對武漢和長沙的超越。即便順豐入住湖北,也是落子鄂州市,這不但不會增加武漢的貨郵吞吐量,還會有不小的影響,武漢的貨很大可能通過陸路系統運到鄂州進行中轉。


圖、鄭州未來的目標時航空大都市,是國家中心城市,而不是物流的單一標籤

稍微瞭解鄭州未來的發展就會知道,物流僅僅是鄭州航空大都市其中的一環。從鄭州未來的發展路徑來看,其已經擺脫了單純的物流中心的定位,更像是中國的“法蘭克福”而非“孟菲斯”,國家中心城市才是鄭州追求的目標。


圖、世界十大貨運吞吐量機場瞭解一下,十強門檻線是211萬噸

而武漢無論從航空客運、還是貨運都已經落在鄭州的下風,再想扳過來難比登天。尤其是航空物流方面,雖然有順豐佈局鄂州,但是飯要一口口吃,鄂州也不要急於成為中國的“孟菲斯”(430萬噸),先成為“路易斯維爾”(244萬噸)已經很不錯了,再不濟進世界貨運機場前十強再來談物流中心的問題吧。


航空之家


武漢鄭州,誰是中部物流老大,目前看,航空方面,鄭州有航空港,在航空客貨運輸方面都超過武漢,鐵路貨運,鄭州也超過武漢。但若算上水運,武漢優勢就大了。

武漢新港是長江中上游地區的最大港口,年呑吐量超億噸。已擠身世界內河運輸第一方陣。

年吞吐量過億噸,一億多噸用火車運,每列運載3000噸,得40000列。

每天發40列,得1000天,三年。

武漢新港2017年完成135.7萬標箱,如果用火車運,按每列200標箱,得7000列。

武漢新港每天有開往上海洋山港的定期班輪,已開通至日韓,至臺灣,至東南亞四國定期近洋航線,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貨物通過水運到武漢,然後通過鐵路分駁到全國,並與漢歐班列對接運到歐洲。同樣,從漢歐班列和全國各地運往東南亞的貨物在到達武漢後,又用貨輪運到東南亞。

武漢新港已形成水陸空公多式聯運體系,漢歐班列回程滿載率全國第一,也得益於武漢強大的水運。

加上武漢已有的鐵運和空運能力,目前武漢的貨物運輸能力是遠超鄭州的。

長遠看,隨著順豐機場的建成,隨著長江航道武漢至安慶段6米航道的疏通,萬噸巨輪可直達武漢,武漢新港吞吐量將翻番。

常言道得水運者得天下。

所以,武漢是中部物流運輸老大。





無語石1


鄭州有的物流武漢都有,但武漢有的,鄭州卻沒有。

第一,論水運。武漢有長江,通江達海,2016年貨運吞吐量已經超過9000萬噸,鄭州水運幾乎為零。

第二,論鐵路運輸。2015年,武漢是4.9億噸,鄭州是2.2億噸,不足武漢一半。

第三,論航空運輸。目前鄭州靠著國家的航空港政策,航空貨運量暴增,2015年達到40萬噸,而武漢是15萬噸。且不說武漢旁邊的順豐機場已經在建了,就說這區區25萬噸的差距,在五六億噸的貨運量面前基本可以忽略了,兩地航空貨運就是半斤八兩,旗鼓相當。

公路數據沒法統計,單就以上數據,鄭州跟武漢的貨運量差距就在3.6億噸左右,武漢貨運吞吐量是鄭州的2.6倍。鄭州目前很難跟武漢爭中部物流老大的地位。


這個壞蛋有點傻2019


恐怕要讓題主失望了,目前兩者都沒有機會成為中部物流老大。

眾所周知順豐是目前快遞企業龍頭老大,而今年順豐在鄂州投資國際物流中心,勢必要把鄂州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物流中心。


武漢、鄭州都不適合作為物流之城,因為其城市框架基本完善,城市定位非常明確。

順豐航空總經理李勝曾表示,順豐在航空樞紐要滿足四個條件:

1、在功能上避開航空客運,錯開省會城市和人口密集城市

2、設在全國的中部,2小時的航程能覆蓋全國80%GDP的來源地

3、在功能上與鐵路、公路等交通方式良好對接

4、機場當地具備完整的口岸功能。



同時順豐將聯合亞馬遜、唯品會、蘇寧易購等企業打造鄂州物流之城。

如果真的非常從中選一個還是武漢,順豐機場落戶鄂州不如說還是落戶武漢,因為武漢跟鄂州利益關係很明確(武漢地鐵都已經延伸到鄂州)。

順豐落戶在鄂州借用武漢教育、醫療等資源,還可以享用武漢區位優勢、航空等福利。



而鄂州(武漢)地處中線,不管是距離北上廣,還是西部等大城市都不算遠。

所以說鄂州不久之後就是中部物流中心,至於以後肯定還是武漢,因為鄂州併入武漢應該是遲早的事情。

感謝大家閱讀我的文章,喜歡可以點贊、關注(抵制抵制地域黑)


武漢小斑馬的晚年生活


這還用問?鄭州武漢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物流中心必定是港口城市而這個城市就是上海,萬里長江的出海口這也是上海為什麼能超越香港成為全國物流中心,這也是上海相比寧波的優勢所在。世界物流百分之90是通過海運而中國比較特殊佔到了百分之95以上因為海運相比空運和鐵路運輸成本效率更高,一艘萬噸或者10萬噸級的貨輪是你幾百上千架飛機都比不了的,一個國家或者世界級城市可以以港口立國,比如新加坡,香港,上海,寧波,大連,青島,深圳。而航空港對一個國家或者城市而言只能是如虎添翼。上面說了百分之95都是通過水運那麼還有百分之5呢?鐵路佔百分之3.幾剩餘百分之1.幾。而這百分之1.幾有幾十個大城市分可想而知,長江水運每年創造的GDP超過上海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城,中西部地區大部分進出口都是通過武漢到上海然後到世界各地。武漢每年的貨運吞吐量是鄭州的好幾十上百倍你居然拿這兩個城市對比?武漢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中國重要的港口城市。


光213627719


從題主的發問來看,鄭州和武漢誰會成為中部的物流中心,說實話,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鄭州沒水運,光有這一項,鄭州就永遠不要和武漢比物流了。就象北京是帝都,政治地位再高,經濟再發達,你和上海比物流,哪不是找死。武漢位於中國經濟地理天元,中國長江經濟帶,承東啟西,接北上南下都是必經之地,普鐵,高鐵四通八達,蒙華重載鐵路都經過武漢,公路高珠,滬蓉在武漢交叉,擁有中國內陸最大的內河港口武漢港,萬噸貨輪直通武漢,全國十大物流公司,包括天貓、京東、蘇寧、順豐、宅急送、圓通等華中總部都在武漢,俗話說,春江水暖鴨先知,物流公司對配送成本,快捷成本最敏感,他們的選址都是經過充分調查論證才做決定的,決不會拍腦袋亂決定,從他們的選址就可看岀來,武漢物流發達程度領先鄭州就是實事,同時武漢擁有共和國立交橋之說,水陸空三位一體,鄭州再怎麼說,也只有陸空兩種,而大家都知道,水路在物流中擁有量大價廉這些優點。所以說,無論怎麼說,鄭州物流和武漢比物流,哪就是雞蛋碰石頭,明知不可為而為知。但實事求實的講,這幾年,因為富士康入駐鄭州,帶來的蝴蝶效應,同時,因為綠地中心超高問題影響,鄭州在航空物流上超越了武漢,但是,武漢哪怕是在航空上,也是中部地區開通國際航線最多的,同吋,隨著華為武漢研發中心,小米武漢總部,聯想武漢基地,還有大量互聯網企業武漢總部的落成,武漢綠地中心超高問題的解決,最重要的是順豐機場的落戶,武漢在航空物流這塊的短板,也將迅速補齊。


老雷說保險


這個就不用比啦,提問題的傻逼,我河南的,網上京東、蘇寧很多是武漢倉庫發,湖南、江西有些也是武漢發不是嗎,


沃樂特


武漢的潛力比鄭州大。

1,物流發展取決於經濟實力。武漢的經濟實力比鄭州強,因此物流市場和物流需求也就比鄭州強。

2,地理位置。武漢是九省通衢,高鐵樞紐。雖然鄭州也是交通樞紐,但武漢還是長江航運中心,交通地位顯然比鄭州更具優勢。因此順豐才會把貨航樞紐選在武漢旁邊的鄂州。

3,電商發展對物流快遞有很大的影響。鄭州較強的是跨境電商,影響的是國際物流,其電商受周邊省市輻射。武漢地處華中中心,自身電商發展也不錯,輻射周邊地區。很多電商企業,物流企業都將華中大區中心放在武漢,比如京東在武漢就建有亞洲一號。


物流客


從目前來看兩市物流誰強誰弱難分仲伯,兩地又處中部腹地,交通都很便利,地域一個偏南一個偏北,物流講究的是成本與快便捷,誰擁有低成本與快捷的分拔能力,誰將是未來的老大。優劣勢來看,武漢地域條件多條水路,鄭州地域條件有強大輻射較廣的密集人口。

物流企業不會把最大貨物流量採用捨近求遠,增加成本的方式去進行的。另外國內物流分拔渠道網點基本成熟,那個地方需求貨品大,那個貨量就大,大家不必去爭兩地誰是老大!關鍵看當地經濟發展與當地需求基量。物流企業看重的是最短分拔路徑和從事物流的基礎條件,所有的國內物流企業都在全國設有分公司管理機構,不是物流企業總部在哪就是哪的貨量,靠爭名不是事實,事實是兩地物流業優勢誰能永遠保持下去,才是致勝法碼。個別網友有點愛家了!兩地都屬於發展中的省份,我們不妨耐心等侍2030年的結果,國內誰是老大自然有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