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985大學雙選會現場,出現遍地被遺棄的非名牌大學生簡歷,只招985畢業生算不算歧視?

四筒爸爸


如果你是公司老闆,要去校招,你會怎麼做? 這跟你去田裡摘西瓜一個道理,肯定是找大的下手,雖說大的也可能沒熟,小的反而有可能熟了很甜。

企業校招只要985,是提高招聘效率的最佳方式。從鳳凰群裡隨便抓一隻,大概率比雞強,這種方法投入最小,效果最好。

那麼普通學校學生怎麼辦?沒人要了嗎?其實不然,校招是個雙向選擇。985的學生也看不上一般的企業,因此實力弱一點的企業還是會招聘普通學校的學生。走進社會,工作幾年後,大公司在社招時對學校要求就沒那麼嚴格了。


新科技觀察員


我的兒子第一年高考,上了濟南一個二本,花錢找關係,算是定向委培的那種,他上了一年,掛了三科,他天天不學習。學校說以後三年,只要他再掛一科就沒有工作了。我去過他們學校,孩子們天天都特開心,搞對象的,玩遊戲的,就如歌詞唱的"我們的生活比呀比蜜甜"😂我們一怒之下,讓他退學重新高考。

老天有眼,他補習一年,非常玩命。他總是問我,"我是不是真的不用當工人了。"我回答,“是的,只要你能考上好學校。”這傢伙也是挺神的,一玩命他考上了全國排名45名的211。

他現在大二了,去過他們學校,學校裡基本上看不到搞對象的,學生們都很安靜,都很有禮貌,總之學習氣氛特別濃,還有很多老外留學生,學校裡面科研所據說有幾十所,很多軍工的無人機,不讓拍照。

他入學成績比較墊底,他現在掙扎到了中油,他的目標是拿獎學金,他要摘“後進的帽子”,不過很難,據說他們班全是學霸。他已經自學了他們行業的所有操作軟件。總之,一個曾經特別懶得人,現在被環境薰陶的,說是要拿獎學金。不比較不知道,學校裡的氛圍不一樣。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一次校展上,拿了一次小獎。 😂可笑吧,一個二本掛科的傢伙。不過,我只著急他還沒有女朋友。

努力吧,學了東西都是自己的,


挎富追神


我原來在華為的時候,也幫部門去搞過招聘,一上午能拿到上千份簡歷,但是真正帶回去給HR的,可能只有幾百份,就如你問題裡描述的,第一次的篩選看什麼呢?畢業院校,不是211 985的直接扔掉,這不是我個人的喜好,而是公司招聘的門檻,硬性指標。


985的畢業生要厲害一些嗎?

是的,我覺得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不是說985的每一個畢業生都比普通院校的要強,這裡說的是平均水平。大學其實只是一個繼續學習的場所,人們在這裡的主要活動還是學習,能考入985的人至少說明在學習的主動性,效率和技巧上要強於一般院校的人,當然,這也是說平均水平。那麼在大學階段我們也有理由認為,985的學生至少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會繼續保有優勢,否則你如何說服別人,高考之前你學習一般,上了大學就突然成為了學霸?

很多人在強調學習不等同於能力,那麼大學生又具備哪些能力呢?或者說普通院校的學生又在哪些方面相對985的學生有明顯的優勢呢?實踐,人際,社團,興趣等等,你有的,985的學生都有,而且人家學校提供的條件更好,怎麼就能證明他們只會學習,只會考試?

有這樣一個現象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在中小學階段,往往是成績好的孩子,其他方面也很突出,比如興趣愛好,因為成績好,有能力,有時間去涉足別的領域,而父母也相對支持,所以他們會發展得更為全面。

再有一點,這些孩子的自信心相對更強,當然從另一個方面說也是缺點,可能在面對失敗的時候有較弱的抗擊力。

從我十幾年的職業生涯的經歷去看,在同等職位上,就平均水平而言,985的畢業生成長得更快一些,達到的高度也更高一些。


應屆生哪裡吸引企業?

無論你們的簡歷寫得多麼精緻,在HR眼裡都沒什麼價值,唯一能入眼的大概只有社會實踐,除此之外就剩下院校和專業了。社會實踐這個東西,誰都有,除非你特別出色,否則並不是什麼加分項,專業呢,對口就可以,所以最後的關鍵就是院校了。現在的求職絕對是一個買方市場,尤其是一線城市,985滿大街都是,而且都是白菜價,早就不是什麼天之驕子了,花差不多的錢,為啥不招一個985?

在你有真正的工作履歷之前,誰能證明你的工作能力?那麼只能看院校和學歷了,前者說明你前一階段的努力程度,後者說明你現在具有的知識高度。新人入職就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依舊考究的是學習能力,而985本身就可以證明這種能力,所以保險起見,企業會傾向選擇985而非普通院校。能力未知,所以只能看學習能力,成績好的學習能力應該好,成績好的考入的學校好,所以選好學校的...你看,雖然有失公允,但的確是招聘最保險的思路。


算不算歧視?

算!既然設立了普通院校,專科,就應該提供公平的就業環境,雖然高考落後了,但不見得綜合能力和潛力就不如人,給機會,給時間,很多人是可以證明自己的。就用畢業院校來設置門檻,這和年齡,性別,地域一樣,都是歧視!

但是,這種歧視至少目前沒有被約束,我注意到新出臺的政策裡面對招聘做出了很多要求,比如不得有性別歧視,必須寫明待遇,但並沒有提及學歷和院校歧視,所以至少目前,我們無法要求企業剔除這種歧視。

換一個角度,如果不看院校和學歷,那麼對於985和高學歷的人而言,也是一種歧視和不公平。在人生的前一段,他們付出更多,或者得益於勤奮,或者得益於天賦,他們收穫了更好的結果,那麼這種更多更好的付出,在第一次進入職場的時候,是應該得到回報的。說得直白一些,我們學習是為了進入好的院校,是為了將來可以有一份好的工作,在沒有其他因素干擾的情況下,這就取決於個人的天賦和努力,而好的工作就是對這種天賦和努力的獎勵。

別人努力學習的時候你在愜意,然後別人去了985,你去了普通或者專科,那麼如何要求就業的時候忽視之前的一切呢?這是不是不公平?!


其實,從一生的角度去衡量人生,總是公平的,你在一個階段付出得多,那麼在收穫的時候就會體現出來。我們不要去感嘆所謂的不公,應該多看看自身的原因,同時也不要為一個階段的不公而沮喪,這是一場馬拉松,起跑的時候慢了一些沒關係,後邊請加速,請堅持,總會跑到前面。


那一地的簡歷是對你前一段人生的否定,是對你之前的努力程度的否定,是對你之前的態度的否定,但不是對你一輩子的否定,之前吃苦少,後面就要加倍自律,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用這種價值去填平院校的落差,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因為院校的落差,招聘的歧視總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無法改變。


愛陪娃的熊叔


首先,我聲明,我不是985211畢業生,只是一個普通一本生。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了,我對任何大學都沒有偏見。我單位二百多職工,大致上講,學歷、品質、能力是一致的,中專、技校畢業的是一個檔次,什樣的事都能做出來,其次是普通二本生,說來也巧了,我單位共有三位來自某二夲師範的同事,三人相差各十多歲,三位在品質上基本上是不勞而獲的人,三位都喜歡在背後捅別人刀子,三位都是人見人躲的角色,不愧是同一所學校畢業的,難怪其母校一天不如一天,也是有原因的,與其相反,我單位比我年長的名校畢業生,人品能力頂呱呱,人見人誇。這難道是一種巧合嗎?不是,他們各自代表所畢業學校的校園文化,校園應該培養有品質有能力的大學生,而不應培養陰謀家,我希望那所沒落的二本師範,覺醒吧,認真審視自已,否則會沒落的更快。這是我身過的事,也是我個人的看法,不喜勿噴。


厚德一丁


冤枉,本人做過一回HR:“看了5000份簡歷,普通高校、985沒幾個人真合適,全是菜鳥,怎麼選?貼985、211標籤的至少不笨,其餘PASS,省時省事兒!”話難聽,卻是真話!

為啥“只招”985?先從應屆畢業生簡歷說起,因為除了大學名稱,真不知道還有什麼能看

企業想看的是你有沒有技術經驗,來判斷招來後是否立馬能幹活。但是,99%的大學生(包括985)僅會點兒基礎知識、技術皮毛,沒有項目經驗。那就只能對不起了,直接根據大學名稱篩選,把985、211的簡歷收下,其他的丟掉,一是因為反正招來都要培養3-6個月才能幹活,985學生起碼通過高考篩了一遍,至少不笨;二是因為按學校名稱檔次篩選省事兒,不然5000份簡歷得看到猴年馬月。令人欣慰的是,幾乎所有大學生都很誠實,項目經驗一欄是“無”。不過撒謊也沒用,隨便問兩個專業問題就拆穿了。這就是為什麼在大家印象中,500強企業只招985學畢業生。純屬不得已而為之!

什麼樣的畢業生500強企業爭著要?

極個別大學生,大二大三就開始跟著學校專家做項目、參加電子設計大賽,甚至畢業前已經有實用型成果了。別看才22歲,項目經驗豐富、專業技術過硬,堪稱“老鳥”,畢業時直接被企業點名,高薪請走。我當年的一個同學,成績還不如我,但人家數據庫技術深耕了4年,甚至有企業想購買他的成果,畢業時直接被某世界百強企業點名。這哥們兒起初還在猶豫要不要去,HR直接到寢室來做他的思想工作,這就是區別,你不服不行!

最後,條件這麼“苛刻”,在讀大學生該怎麼辦?

高中以分數論成敗,那是因為分數高了能考上好大學,高中可以提高知名度,老師可以拿獎金。但企業不看分數,要的是你有經驗,有技術,能幹活。而大學是以技術和項目經驗論英雄,有真本事就能進名企。

粗看企業的要求既苛刻又矛盾“又要年輕,又要有技術經驗,這不是扯淡麼,經驗不得等畢業後慢慢來?”“那些非985、211畢業生不活了?”其實,最初我也對此嗤之以鼻,但代價是被現實狠狠的扇了一巴掌。大四那年參加雙選會,空有985王牌專業頭銜,肚裡沒貨、心裡發虛 ;還好我醒悟及時,研究生階段洗心革面、稍微學了點兒乾貨,不至於一敗塗地。

我們已回不去17歲,一切不能重來,只能用自己的感悟和經歷來告誡在讀大學生:把高中那股學習勁頭延續下去,努力學習,練好真本事,不要眼裡只有課本。最終決定你命運的不是大學檔次,而是你自己,這跟是不是985、211無關!

四筒爸爸傾心鉅獻,該不該關注?

頭條號四筒爸爸,大學教師、教育與職業規劃專家,伴您一路成長、成才。


四筒爸爸


自2000年高考改革以來,我國大學生越來越多,也不像從前那樣畢業了還包分配工作,於是現在的大學生們,一到了3、4月份,還沒開始畢業季的時候就要開始忙著四處找工作了,不停地參加各種各樣的招聘會、面試會等等,那樣競爭激烈的場面肯定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雙選會,雙選顧名思義就是雙方的選擇,而大學校園的雙選會則是由畢業生與單位之間相互選擇,雙方都願意的情況下才可以簽訂的三方協議。它給了用人單位一個大大的人才庫,同時也為大學生們都提供了一個更大、更安全的就業平臺。


找工作投簡歷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豐富的閱歷,自然的,學校是不是名校就成了應試官們的首先條件,相應的,剛畢業的大學生也正是沒有豐富的閱歷投遞簡歷的時候也會傾向於知名的大公司,而不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這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說到遍地的非名校簡歷就確實是不應該了,這是最基本的尊重的問題,是對他人最基本的禮貌,正如前面提到的,是雙向的一個選擇,簡單的談話後覺得不合適,可以明確地告訴前來應聘的學生們,而不應該將他人的簡歷隨意地扔在地上。


而對於大學生們,等到真正進入社會,到了實實在在的職場中就會明白,學歷、名校那都不是最重要的了,企業在學校和在社會招聘中是不一樣的,從面試時的第一印象到工作經驗要求,面試者的言行舉止,溝通能力,工作中對待工作內容的態度,上手速度,是否可以獨擋一面,獨立完成工作才是企業最關心的問題。所以,年輕的學子們,不要擔心,只需要拿出當初高考時學習的精神,認真工作,你的明天一定會很美好。


決勝網



看到這個題目,雖然已經畢業工作19年,但當年大學畢業之際的求職經歷任然歷歷在目的感覺,最近10來年,作為企業用人部門的負責人,每年都會去參加應屆畢業生的秋季招生,換了一個位置和視角,這麼多年的感受,剛好談談我的看法吧。


我想從兩種不同的視角來談談這個問題,不定義對錯,只想換位思考。


站在被否定的學子和學校的角度來看這個事情,可能會有這麼一些想法:

1、我們學校雖然不是985、211,但也是二本里面很不錯的學校了,比上雖然不足,但比起很多二本、專科學校,我們的名氣、生源質量和教學質量已經不錯啦;

2、我在學校裡面也是很優秀的,你看我的績點排名也都是年級前五,年年拿國家獎學金,學生會副主席,社團負責人,在同齡人(我的同校同學)裡面,我已經很努力很不錯了;

3、我參加的社會實踐也很多啊,各種社團、義工、校外實踐,我都會積極的參加,而且你看我的表達溝通也不錯,我挺有自信的;

4、985學校也就那麼多學生,也不夠你們企業來分的,而且985也很多學渣啊,很多也沒有我努力和優秀啊;

5、雖然以前沒有考上985、211的名校,不代表我現在不是、未來不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啊,不給我面試的機會,是你們的一個失誤啊;

以上不是我隨便YY出來的,而是我在作為招聘負責人在和一些應聘學子、學校招生辦老師溝通的過程中獲得的一些反饋信息,我自己是99年畢業於國內第一批211的學校(也是第一批985),所以並沒有這種心態,但一樣經歷過被人當面扔簡歷的事情。😂


站在用人單位的角度,看看企業和招聘負責人是怎麼想的。

1、你一個二本、專科的學生,當年在中學年代最應該努力奮鬥去考一個更好的大學的時候,你不夠努力,拼不過你的那些考上985、211的同學們,你現在憑什麼讓我覺得已經更加努力、更加出色?

2、985、211裡面聚集了最優秀、最努力、最積極向上的一幫學生和最有學術能力和資源的優秀教師,這樣的群體裡面,整體的學生素質、專業知識掌握的水平、視野、對自身的要求,一定是更高的,作為用人單位,人才是最重要的,我為什麼不去努力追求更好、更優秀的學生,而要招聘二流、三流學校的學生呢?為什麼要冒這個險?我的企業憑什麼不應該擁有更好的新生力量來幫助企業發展壯大?

3、這麼多年的面試經驗告訴我們(招聘面試官和負責人),985、211的學生素養、知識全面性和紮實性、視野和思路,確實要比其他二、三流學校的學生整體上強出太多了,既然有機會爭取更優秀的學生,我為啥要浪費時間在沒那麼優秀甚至可能很差的學生身上呢?

4、用人單位的校招人員對學校的學風是有了解和對比的,優秀的學校往往有更好的學習風氣,學生整體會更積極向上,而二、三流的學校裡面,魚龍混雜,學生反而更注重社交、社團的各種活動,忽略的學業和專業技能本身,上課的時候,985、211的學生會去抓緊時間佔座位和複習,二、三流學校的學生更多是上課睡覺、聊天、上網、打遊戲,下課以後各種娛樂活動,學生對待自己和學業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對待未來職業、工作的態度;

5、對於985、211院校和其他院校的生源,打個比方,去兩個池塘下網撈魚,一個池塘裡面大部分都是大魚,也有少量的小魚,另一個池塘裡面大部分都是小魚,只有少量的大魚,但是一網撒下去和撈上來要花的功夫是一樣的,撈到大魚的份量和總的收穫卻截然不同,那我為啥不去大魚多的池塘撈魚呢?

6、每年的校招季就那麼1、2個月的時間,那麼多的企業都在抓緊時間搶人,往往一個學校或者一個高校較為集中的城市之有7-10天的時間,需要開展招聘宣講會,參加招聘會,組織海選、筆試、面試,對於招聘人員來說非常的辛苦,那怎麼在這麼有限的時間內拼過其他競爭企業,儘早招到心儀的優秀學生呢?那肯定先要海量篩選簡歷,沒有太多其他的方法,最簡單粗暴的就是看學生的學校;

7、面試官和招聘人員在收簡歷的時候通常會和學生有一些初步的1、2分鐘的接觸溝通,在這個溝通的過程中,其實會已經對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知,行還是不行,會有個初步的判斷,畢竟,面試官真的是閱人無數了,有沒有料、有沒有潛質、是不是想要的菜,如果判斷覺得沒必要繼續看簡歷和麵試了,多半就把簡歷給扔了,不然還得費時費力的搬回酒店處理,真正的累的半死啊;

8、面試官真的很辛苦,身體累,心更累,而且作為一個職場人,面試官也只是在儘自己的本分,儘量在有限的時間裡面招到想要的學生,但是,真的沒有義務去為太多的學生提供面試的機會,畢竟,招聘不是做公益;



說到最後的一些話:

1、年少不努力,不足夠的努力,長大之後真的要付出太多的代價,要重新獲得認可,需要比曾經比你優秀的人努力10倍100倍;

2、雖然過去的成功不代表以後的成功,過去不優秀不代表未來不優秀,是很多求職學生尤其是非985、211學校的二本、專科學生經常掛在最長自勉和解釋的話,但說真的,努力、優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從小在成長的過程中培養出來的習慣,太多的解釋真的沒有用的;

3、你是985、211的學生,你也不要得意,我見過太多985學生整天打網遊不務正業,學業成績拿個60分就萬歲,也不參加社團實踐,也不願意在課餘自學擴展知識面的,這種人雖然能夠靠學校的名氣大概率的爭取到一些面試機會,但基本上活不過面試第一輪;

4、我曾經在面向大二、大三的暑期實習生招聘中碰到一個非常出色的中山大學計算機的大二學生(下學年升大三),這個學生在面試的過程中溝通非常的簡練清晰,目標明確,只關注實習的企業能夠提供哪些機會和空間,對於實習期的工資根本不問,溝通之後瞭解到更多,這個學生大一就開始組隊進行軟硬件課題研究,以他為組長的三人團隊(團隊的另外兩人是他寢室的同學,也果斷簽約了)拿了全國比賽的決賽入圍名額,後來去騰訊參加決賽獲獎了,這個學生的知識涉獵很廣,都是自學自己研究,目標導向性很強,後來我招進來安排在一個產品研發團隊,暑假不到2個月的實習工作時間,這小子一個人完成了一個創新子產品的技術選型和開發定型工作,比很多工作了5-8年的老員工還牛,人家才大二不到20歲啊,後來這孩子考了美國的研究生出國了,知道什麼是差距嗎?這就是我看到的優秀學生和普通學生的差距。

5、很多二本、專科的學生覺得,我學校一般,但是我可以多參加社團活動,鍛鍊口才、社交能力,我在很多社團都擔任了職務,未來一樣有競爭力,這種想法錯嗎?也沒錯,但是我認為本末倒置了,如果你的專業知識都沒學好,基本的技術面試都過不了關,基本的技術崗位工作都不能合格的擔任,你想靠口才和社交打天下?以前面試的時候會有群面的環節,往往會發現一些學生在群面的時候刻意的表現自己,但真到下一輪面試的時候,弱點、缺點全都暴露出來了;

6、非985、211的學校也一樣有金子,我也同樣從二本、三本的學校裡面招到過非常優秀的學生,曾經在西安找到過兩個孩子,非常的努力,自學專業知識,自己找項目做實踐,為人謙遜、有目標、有執行力,在我的團隊裡面成長的很快,當然,也飛的更高,現在一個去了騰訊做產品研發,一個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我這麼說,是要讓學子們知道,是金子肯定會發光,但是你得自己努力擦亮自己;

7、多多體諒企業的招聘人員吧,我之前每年最辛苦的時候不是做項目、出差、熬夜的時候,而是校招的那段時間,幾乎每天只能睡3、4個小時,每天一睜開眼就是組織招聘宣講會、組織海選筆試、群體面試、單個面試、複試,還要篩選一份份的簡歷,筆試閱卷,拖著沉重的筆試試卷和收回來的簡歷在不同的學校之間和酒店來回的穿梭,我曾經有過從早上8點不間斷面試到晚上10點的經歷,中間沒有吃任何東西,就為了給孩子們更多的機會,也給自己更多的機會來爭取找到想要的學生,對於簡歷被扔掉的問題,真的非常理解,現在的孩子很多沒學到多少實際的東西、實踐也少,但是簡歷做的很厚實,又是銅版紙,又是塑料保護套,看起來很精美,但實際上既浪費錢、又很重,很多面試官確實很直接,當場就會篩選,留下的簡歷放到左邊的抽屜,放棄的簡歷堆到右邊的地上,我們還算好的,這麼多年來一直本著理解孩子們的情緒和保護隱私的原則,都是把簡歷扛回酒店,篩選以後人工的方式撕掉,我有好幾年都是一個人撕掉了1米多高的簡歷,那種經歷真是痛不欲生啊。


說了這麼多,希望大家能夠對這種事情有一個客觀的瞭解,也能有更多的諒解,畢竟,這是個充分競爭的時代,你不優秀,有怎麼能抱怨別人看不上你的簡歷呢?

***************************

我是二胎孩子的全職爸爸,帶娃休息間隙,偷空答個題,放鬆一下被小傢伙蹂躪的神經,就是這個樣子。😆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啦~


元寶爸的育兒日記


“公平”這個詞從來都不是絕對的,只能是相對的,就像985大學雙選會現場那些遍地被遺棄的非名牌大學生簡歷,讓人看著不免有些憤憤不平。但985大學雙選會的做法真的算是歧視、真的代表著不公平嗎?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雙方各執一詞罷了。985大學雙選會只招985畢業生算不算歧視,似乎已成楚河漢界之勢。

只招985大學生算歧視。部分人認為,985大學雙選會對於非名牌大學生簡歷置之不理甚至遍地遺棄,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歧視。這分明就是看不起來自非名牌大學的學生,儘管他們在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同樣比不上985大學的學生。就因為他們是非名校畢業生,只這一條,就將他們一巴掌拍死,沒有絲毫情面可言。好像,“非名校畢業生”這個標籤已經將他們和985大學生區分開來,在他們之間形成了界限,也形成了障礙。

只招985大學生不算歧視。部分人卻認為,這不算歧視。好的機會總是留給有才華的人的。985大學生其實並不像表面上那樣只是比非名牌大學生學習好,同樣地,他們的閱歷也非部分非名牌大學生所能及。而且,可以這麼說,非名牌大學生可能在做事上更懂得堅持、勤奮、努力,但你不能說985大學生就比不了,他們如果在做事上和非名牌大學生一樣地堅持、勤奮、努力呢,再加上“成績優異”,豈不是輕鬆秒殺非名牌大學生?所以,相比之下,對於二者,它們更加傾向於985大學生。

智聯校園 邱嘉欣學生回答

智聯校園是智聯招聘旗下校園人才交流與大學生職業發展招聘中心,旨在幫助大學生更快更好成長,如果想加入我們結識更多優秀大學生,可以私信留言,智聯校園期待你的到來。


智聯校園


我不認為普通大學沒有撥尖人才,但985大學確實是非常努力優秀的一類,我兒子就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攻讀航天工程專業,談談我對985大學感想。兒子上北航,怕他沒家長管荒廢學業,微信中告訴兒子,別沉迷遊戲,我兒子回覆:那有時間玩啊!白天上課,晚上教授部署實驗任務或學術課題,兩個人一組,每個組的題目不一樣,想抄也辦不到,所以晚上或星期六不是在實驗室做實驗,就是在圖書館找資料做課題。如果結果不對,教授就是一頓責罵。一般985教授都有國家科研任務,學生大三大四已經幫助老師搞科研課題研究,或者在大公司、科研單位實習,見識要開擴的多。所以985的大學生常在圖書館實驗室攻讀,二本三本的圖書館實驗室看不到幾個人,動手能力要強的多,這就是大公司願意招985學生的原因,因為小學到高中就是最優秀的,在大學時也是最努力學習的,老師也是最優秀的,視野動手能力也是最強的。


小白兔108


如果你上過985就知道自己很low了,我原來在211讀大學,省裡最好的大學,相信我我也很努力,不比任何一個人差,後來考進北京某985,我才發現自己大學那點資源就像玩一樣,現在都不好意思提了,我知道985是什麼樣子的,因為我在這裡呆過,所以我承認我和這些學生有差別,這種差別最明顯就是資源所塑造的能力,簡單說一個例子,985的學生會有很多的國家或者橫向項目去做,或者和一些現在很厲害的科技公司合作,也或者有機會和一些該行業泰斗級別人物面對面交流,也或者教你的老師本身就是泰斗,一個人所掌握的資源估計是一個普通學校的總和都不止,你們覺得專科或者一些普通的學校有這種機會嗎,一些大公司認都不認的你,而且那些好一點企業裡面的那些人也差不多都是這些學校的,他們也會認可自己的學校的人。。自己多想吧,我覺得這是一個因果的關係,不要只看到企業歧視的結果,也應該看到原因,原因是我們該努力的時候沒有別人那麼努力也或者自己不適合。我也覺得即使把一個普通學校的學生放在這樣的氛圍中你也不一定能待下去,沒有知識和水平,這裡會是摧殘你人性的監獄。還是做適合自己的事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