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怕大打小,這個項目爲啥擔心小打大?

都怕大打小,这个项目为啥担心小打大?

第57屆國際滑冰聯合會大會昨天在西班牙塞維利亞舉行,會議期間將對多項提案進行表決。國際滑聯大會首日便就提高女子單人滑參賽最低年齡(由15歲提升至17歲)的提案就行表決,但最終因贊成票數未達到3/4而擱淺。這不是國際滑聯第一次調整參賽年齡,20年前曾將最低參賽年齡由14歲提升至現在的15歲。

關於花樣滑冰最低參賽年齡限制一直是備受爭議的問題。過去一段時間,荷蘭、美國、意大利等國家針對這一問題向國際滑聯建議修改規則,提議將包括奧運會、世錦賽在內的花滑主要賽事女子單人滑最低參賽年齡從15歲提高到17歲。

當地時間6月4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開幕的第57屆國際滑聯大會上,各代表就這項提議進行了表決。最終,因贊成票未達到總投票數的3/4,該項提案未能通過。

“這是個正確的決定。在大會上不做出提升運動員進入成人組比賽的年齡限制的決定,這個提案並沒有準備好,也真的不成熟。”俄羅斯花樣滑冰協會主席亞歷山大·戈爾什科夫稱國際滑聯未通過該項提案是正確的決定,“這樣重要的提案在做出投票之前必須得到論證和討論,但我們不理解的地方是為什麼強調17歲,而不是16歲?在下一屆大會,這個提案當然可以再一次提出,但是現在說這些還太早。”

都怕大打小,这个项目为啥担心小打大?

金妍兒20歲拿到冬奧會冠軍已屬“大器晚成”。

這之前,很多花滑專家表示尚未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相對於成年組選手來說有一定的優勢,冰上的技術動作對於年紀較小、體重較輕的女孩來說比較容易掌握。

“最近幾年,女子單人滑成年組比賽被青少年不斷挑戰,這也給成年組比賽帶來了很多變化,但這些變化讓大家看到青少年和成年組沒有太大區別,所以一部分人就想到提高成年組參賽年齡。”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花滑世界冠軍佟健稱現行相關規則已實施多年,花滑市場也已經適應和接受了這一現象,“現在突然說要改變年齡反倒讓外界看起來很奇怪,這一提案否決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不是國際滑聯第一次討論參賽年齡問題。1997年瑞士洛桑世錦賽,年僅14歲的美國選手利平斯基獲得女單冠軍,並打破了挪威選手桑·赫尼亞保持了70年之久的紀錄。1927年達沃斯世錦賽中,赫尼亞奪冠時的年紀為14歲10個月12天,而利平斯基奪冠時的年齡為14歲9個月12天。

都怕大打小,这个项目为啥担心小打大?

利平斯基14歲時便獲得世錦賽冠軍,15歲拿下冬奧會冠軍。

利平斯基1997年世錦賽奪冠時,她的身高只有1米47,體重為35公斤。小巧的身材讓利平斯基在完成動作時更為輕鬆,她在世錦賽中成功地完成了全部5種三週跳,並率先完成了後外三週跳連後外三週跳這個女子項目當時難度最大的跳躍動作。那一屆世錦賽,利平斯基輕鬆奪冠,分獲亞軍、季軍的則是17歲的關穎珊和20歲的陳露。

不過利平斯基的這項紀錄很快便永留史冊,國際滑聯隨後便更改規則,15歲以下選手不能參加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等大賽。但並這並未影響到利平斯基出色的職業生涯,她在1998年長野冬奧會又以15歲的年紀輕鬆奪冠。

也正是從1998年長野冬奧會開始,6屆冬奧會中有4屆花樣滑冰女單冠軍都是由青少年女選手獲得,而且奪冠年紀都在18歲以下。今年平昌冬奧會上,年僅15歲的俄羅斯選手扎吉託娃完成了罕見的勾手三週接後外三週的連跳,一舉戰勝奪冠大熱門梅德韋耶娃,第一年轉入成年組便拿到了冬奧會冠軍。

都怕大打小,这个项目为啥担心小打大?

扎吉託娃轉成人組第一個賽季便拿到了冬奧會冠軍。

近幾年,俄羅斯是花滑人才輩出,15歲的扎吉託娃還不是年紀最小的一個。今年青少年花滑世錦賽中,年僅13歲的特魯索娃又冒了出來,她在自由滑中歷史性地完成了兩個四周跳。在自由滑中,特魯索娃的技術分達到了92.35分,這個分數遠超扎吉託娃在平昌冬奧會上的得分。

作為第一個在比賽中完成四周跳、而且是兩個四周跳的女選手,特魯索娃被視為女子單人滑超級新星。但在很多專家看來,特魯索娃在經過青春期和身體發育後很難再完成四周跳了。

都怕大打小,这个项目为啥担心小打大?

13歲的特魯索娃已能完成兩種四周跳。

“青少年選手技術提高確實比較快,成年組則相對比較慢,這跟形體、體重有一定關係,但是並沒有強關聯。”在佟健看來,特魯索娃屬於天才型運動員,任何一個人想要複製她的成長經歷幾乎是不可能。

至於青少年選手身體發育後無法完成更高難度動作,佟健並不這麼認為。“年齡大的選手在技術方面的提升不是不可能,只是現在青少年選手進步太快,讓大家有種錯覺,只有小的時候才能把動作練出來,大了就練不出來了。”佟健稱如果身體控制得好、訓練得當,身體發育後同樣可以突破一些難度,“花樣滑冰是一個綜合門類的項目,即使年輕時突破的難度再大,年紀大了你會發現花滑其實還有編排、表演和表現,並不單單是技術層面。”

都怕大打小,这个项目为啥担心小打大?

佟健稱年紀越大,對花滑的理解越到位。

佟健稱對花滑這項運動的理解也是15歲和17歲選手之間最大的差距,“17歲的女孩子對音樂、舞蹈的表現以及對內容的呈現會更為成熟。畢竟,花樣滑冰除了競技,還有跟藝術、文化的結合。如何去理解故事、理解主人公、理解音樂,可能年齡比較大,效果可能更好。”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佟健稱選手會發現努力方向不只有跳躍,還有音樂、舞蹈等其他方面要補的課,“這個時候,側重點又迴歸到體育跟文化的集合,這也是花滑跟其他很多項目不一樣的地方。如果只比技術的話,我覺得跟年紀沒有太大差別。”

國際滑聯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新週期內已著手調整評分規則,降低跳躍等動作的基礎分值,穩定性將愈發重要,“降難度、抓完成”將是未來的大方向。

圖/視覺中國

歡迎朋友圈分享

——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