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人人都说厦门是一座小资的城市,

连海风里都充满了文艺调调。

但哪怕是最文艺的厦门女生,

都抵御不了它的诱惑,

愿意为它踏入湿漉漉的菜市场,

挽起长发,坐在低矮的板凳上。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厦门人吃沙茶面的习惯,

从小养成,不分时段。

选料,烫面,加料,

淋上一直沸腾的沙茶汤,

最后浇上一勺花生酱来升华香气,

仅仅六十多秒之内,

一碗地道的沙茶面就上线了。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很多外地人来厦门,

都不懂怎么吃沙茶面。

如果老板问你:

要15块的还是20块的?

那你可以坚决地告诉他: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真正的沙茶面,

加料完全是free style,

猪肝、猪心、大肠、小肠、瘦肉、米血……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除了肉,海鲜也逃不过被“沙茶”的命运。

大虾、鱿鱼、花蛤、海蛎、老蛏、鱼丸……

在这闽南版的麻辣烫里,

海里的一家人都要整整齐齐。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新鲜多样的配料,

仅仅勾勒出沙茶面的诱人外形,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用猪大骨和鸡等熬成鲜美的高汤,

然后加一种重要原料——沙茶酱。

汤色红亮,甜香爽口,味鲜浓郁,

抿上一口,便意犹未尽,还想再来一口。

油面挂汁,和沙茶汤底是最佳CP。

吸饱了汤汁的猪肠、豆腐和鸭血,

更是能治愈一天的好心情。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两百多年前,

闽南沿海耕地少、人口多。

为生存,求发达,

不少人下南洋,放手搏一把。

当他们活着抵达东南亚,

发现当地烤肉串齐刷刷一种辛辣味,

印尼话叫Sate,中文译作沙嗲,

口感繁复,却意外地治愈。

后来这种异域风味,

跟着南洋客一起衣锦还乡,

被饮茶成风的闽南人叫做“沙茶”。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沙茶是沙嗲的中国本土版,

但两者的口味有明显不同。

沙茶酱多用比目鱼、虾米等原料,

砂糖调味,口感微辣重咸;

沙嗲酱普遍用椰糖调味,辛辣偏甜。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当年下南洋的华侨,

既有来自福建的,又有不少潮汕的。

现在我们吃到的沙茶酱,

分为福建和汕头两派。

这两地的饮食精细,

口味上也有微妙差异。

潮汕火锅店蘸牛肉用的沙茶酱里,

往往加入当地特色的虾酱和豆瓣酱,

口味比福建沙茶更浓郁,

很多时候也略偏甜。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沙茶面的背后有一个关于“家”的传说。

相传在18世纪,厦门普陀山脚,

住着一户人家,以打渔为生。

父亲早逝,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一儿子出海捕鱼时被风暴卷走,

十年来杳无音讯,

老母亲哭瞎了双眼,失去了味觉。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幸运的是,

儿子被商船救起,流落到印尼。

几经周折,儿子返回厦门,母子团聚。

有一天,儿子买来母亲爱吃的花生,

细细研磨,撒在面条上。

恰巧家里的盐用光了,

儿子翻出南洋带回的沙嗲粉,

混合进面汤里。

没想到母亲大赞面条好吃,

甚至她的味觉也渐渐恢复了。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后来儿子把这款面拿到市面售卖,

渔家靠岸后总要吃一碗热腾腾的沙茶面。

一碗因孝心而诞生的面越来越出名,

也成为厦门小吃中的招牌。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许多老字号在十几年前还是路边小摊,

等到长大后,带朋友回家乡逛吃逛吃,

原来的小摊已开了分店。

唯有沙茶汤的味道未变改,

依旧浓郁,喝到底仍不觉口渴。

漂泊在外的游子,到了寂寞夜深,

心和胃几乎同步思乡:

“四里的沙茶面、公园西门的土笋冻、

劳松的扁食、1980的肉粽……”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兰州有多少家牛肉面馆,

厦门就有多少家沙茶面店。

在1997年底,

吴再添沙茶面被评为首届中华名小吃之一。

“乌糖”、“四里”、“大中”和“月华”

四家主营沙茶面的小吃店,

更成了厦门沙茶面的“四大金刚”。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哪家的沙茶面最好吃,

每个厦门人都有自己的标准。

有的喜欢重口味,

面汤上浮一层红油最佳;

有的偏爱小清新,

点单时要一半沙茶一半清汤。

至于沙茶面里的“标配”,

到底是鸭血豆腐,还是虾仁猪腰,

更是一提就要battle的话题。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一碗沙茶面,

外地人来吃的是名气,

本地人来吃的是乡土味。

普通人吃的是配料的滋味,

吃货们品的却是汤头的美味。

厦门|沙茶面,凭什么占据了厦门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