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和總經理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蒲仙傳韻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別人名片上的頭銜是總經理或者董事長,這兩種稱謂有區別嗎?到底有什麼區別呢?聽有書君慢慢道來:

01任命的方式不同

在一般的中小企業,總經理通常就是一個公司的最高領導人或該公司的創始人,整個組織裡職務最高的管理者與負責人,公司的一把手。

這類型的企業一般不會有董事會的存在,因此也不會有董事長這個職位。

相對於一個大型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制公司來說,企業內部通常會有董事會的存在。

所有的股東自然成為股東會的成員,是公司的所有者,真正的主人。

正常情況下,股份制企業裡是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董事會和監事會。

董事會常設負責人一名,就是董事長,由全體董事投票表決,半數以上通過即可。

總經理則由董事會直接聘用,在董事長的領導下,直接完成董事會制定的具體工作計劃。

由此可以看出:董事長和總經理的任命方式是不一樣的,董事長是由董事會選舉產生,進入公司的章程。

而總經理是由董事會聘用的,董事會對其有直接的任免權。

02職權不同

由以上任命方式的不同可以看出,董事長和總經理在公司的地位是不一樣的,雖然他們的工作都受到監事會的監督。

但董事長對總經理的工作有監督指導權力,也有任免權,是總經理的上級領導。

總經理負責帶領公司員工,完成董事會擬定的工作計劃。

03職責範圍不同

董事會由全體股東或職工民主選舉的董事組成,負責執行股東大會決議的常設機構。

公司董事會是公司經營決策機構,董事會向股東大會負責。

董事長作為董事會的一把手,公司的最高領導者,其職責具有統籌、組織、協調的性質。

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召開股東大會和董事會,和董事會成員一起制定公司的經營管理策略和發展方向。

董事長一般不參與公司具體業務的管理,也不進行個人決策,只在董事會開會時才享有與其他董事同等的投票權,其工作對股東大會負責。

而總經理是董事會直接聘用人員,是公司經營活動的直接踐行者,對董事會負責。

在股份制企業,總經理通常不是董事會成員,他們只是職業經理人,董事會開會時,頂多是列席參加,沒有表決權。

04薪酬待遇不同

通常情況下,董事長也是公司的股東之一,除了正常的工資薪酬之外,也承擔公司的盈虧。

而總經理是聘用制,通俗地說就是高級打工者,職業經理人,只有薪資待遇,不承擔企業的虧損,當然也沒有資格參與公司的利潤分配。

05對企業的影響不同

董事長作為董事會的最高領導人,在公司決策和經營方向的選擇上,有著較大的影響力,策略的對錯,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發展。

短期效果就是決定公司產品暢銷與否,長期效果就是決定公司的走向和生存年限。

總經理作為公司經營活動的直接參與者,能力的好壞,相對來說,只對公司的近期目標有較大的影響。

總經理就好比戰場上的先鋒,帶領士兵殺敵,而董事長就好比是指揮官,負責制定作戰計劃,排兵佈陣,指揮戰鬥,是整場戰鬥的靈魂。

由以上幾點可以看出:董事長和總經理之間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但它們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

有書君認為,最大的區別是薪酬制度不同。

董事長除了正常的工資收入外,還要承擔公司的盈虧狀況,而總經理只是按聘用合同領取工資。

從這個角度來說,也可以把董事長看作是公司的主人,而總經理則是請來幫忙的工作人員,按勞取酬。

從薪酬制度的不同,決定了他們在公司地位和職權等其他方面的不同。


有書共讀


董事長:


董事長是公司董事會的領導,公司的最高領導者。其職責具有組織、協調、代表的性質。董事長的權力在董事會職責範圍之內,不管理公司的具體業務,一般也不進行個人決策,只在董事會開會或董事會專門委員會開會時才享有與其他董事同等的投票權。


CEO的權力都來源於他,只有他擁有召開董事會,罷免CEO等最高權力,他掌握行政權力。


一般具有以下職能:


1、一般是董事會的成員之一,承擔主席、主持、召集人等職能,但在中國公司法的框架下,董事長的法定權力其實和其他董事差不多是一樣的,在董事會的表決中只有一票。  

2、由於董事長有召集董事會等程序上的權力——這種程序上的權力是其權力超出一般董事的地方。  

3、當公司沒有董事會,只有一名執行董事的時候,這名執行董事通常在名片上也印製成董事長。這裡的董事長,其實是以一人而行使董事會的權力。  

4、董事長的權力其實往往不在於這個職銜本身,而在於其常常為公司大股東、實際控制人。


總經理:


董事總經理表示他既是董事會成員之一的董事,又是負責經營的總經理;若僅僅只是總經理職位,至多隻能列席董事會,無法參予表決。


一般具有以下職能:


1、經營事務:全面負責公司經營事務;  

2、建章立制:制定具體的公司經營規章;  

3、人事任免:所有公司高管以下(不含高管,高管一般指副總級別以上管理人員)的任免權。


董事長和總經理最大的區別:


1、董事長是在董事會的層面發揮作用,職權更務虛,一般是參與制定公司的戰略,作為公司代表人等等。但強勢的董事長也常常會“越權”,一竿子插到底。  具體職權如何,根據公司法和章程及議事規則來確定。  


2、董事長和總經理權力大小其實不一定。大家印象中好像董事長權力更大,其實就如上面所說,其權力可能並非來源於董事長的職銜本身。董事長如果能控制董事會,那麼就有能力任免總經理、副總經理和其他高管。如果不能,那麼總經理的權力可能更大。  


3、討論總經理的權力還有值得一提的有意思的一點。總經理對於副總、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秘書以及章程規定的其他高管,只有提名權,而沒有任免權。因此,總經理的權力大小還受其他高管權力邊界的影響。由於總經理權力很大,這是一種制衡的手段。


36氪


曾經在一家央企待過,今天正好跟大家聊聊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區別這個話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是如果想要全面的分析,其實還是有些複雜的,畢竟國企和私企的差別還真的不是一點點,各個企業組織機構設置也總是不盡相同的。比如在私企裡面,一般董事長是老大,總經理是老二,這種架構現在看來已經成為主流模式,一般企業的老闆就是董事長,總經理充其量也就是職業經理人,乾的好,未必能升任董事長,乾的不好也隨時可以被裁撤。當然前幾年國美電器的案例想必很多人都記得,就是職業經理人個人勢力和威望達到一定地步後,對董事長而言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那麼在國企裡面呢?我記得以前我對國企的組織架構比較感興趣,經過多方瞭解,也慢慢理清了一些角色的設置。比如現階段,我們很多國企裡面真正的一把手理論上講應該是三個人,分別是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或總裁,但是一般企業同時有三位主要領導的話,很明顯不利於科學和高效的決策,於是,現在很多國企採用的大都是雙首長制,所謂雙首長制,其實就是由一人肩挑黨委書記和董事長,由一人擔任總經理,雖然理論上黨委書記和董事長是一把手,總經理是二把手,但是很多年前的廠長經理負責制還未完全轉變過來,所以很多總經理其實也是一把手,董事長和總經理同時作為企業主要領導在各自授權範圍內開展工作,不存在總經理對董事長負責(理論上需要),因為董事長和總經理都要對上級出資企業負責。這種雙首長制,有一個很大的弊病,就是如果兩位主要領導不合,從而內鬥不斷的話,那麼對企業來說,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也是巨大的。



更多職場精彩話題,點擊關注職場問答達人九品職麻官,同你一起聊聊職場那些事兒。

九品職麻官


對於上班族,對公司的基本構架一定有所瞭解,一般按照股東會--董事會--董事長--總經理結構存在,董事長一般兼任公司的法人代表,處理董事會日常事務並簽署代表公司的文件,總經理根據授權從事管理工作。兩者之間有很多不同,但是最大的不同是職權範圍不同。


董事長的職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董事長對公司的董事會或者董事局負責,是公司的直接負責人,是公司的最高領導者,在公司裡擁有最高的威望,擁有最豐富的人脈資源。2.董事長利用其擁有的資源和人脈,為公司長遠的發展,提出戰略規劃。3.董事長要有獨特的眼光,通過其多年的從業經驗,能夠從員工中,挑選出合適的人選(總經理),幫助其做好公司管理。4.董事長對公司的一切事物負責,具有大局意識,擁有最終的決策權、所有權和監督權。


總經理的職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總經理作為公司行政職權的最高負責人,在公司中有一定的權威性,負責公司的經營事務、規章制度制定和相關人事任免。2.總經理要根據董事長的戰略規劃制定出詳細的、實施性比較強的方案,幫助董事長處理一切大小事務,保證公司各部門正常運轉。3.總經理對董事長負責,具有統籌的格局,擁有公司的經營權、行政權和部分事務的決策權。


董事長把握大局去決策,總經理落到實處去實施,前者只要保證大方向不會發生錯誤,後者及時做出具體的規劃,那麼整個公司就可以正常良好的運轉。雖然二者在職權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二者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


決勝網


董事長和總經理的最大區別是:

第一波區別:

董事長可以滑雪,登山,旅遊,環遊世界。

總經理要披荊斬棘,披星戴月,埋頭苦幹,幹到披麻戴孝。

第二波區別:

總經理要幹什麼大事,都要先問候董事長的臉色。

董事長有什麼情緒,總經理必須全盤接受,點頭哈腰。

第三波區別:

董事長背後有大老闆,或者董事長本身就是大老闆,一家公司的董事長基本可以理解成公司大老闆。

總經理撐死了是大管家,管家誰不會,你不管自然有別人管,不聽話,換你沒商量。

暫時說這麼多,更多關於財務和職場的內容,請看本人新書《坐上財務總監》

第四波區別:

董事長談想法,總經理要有做法

董事長講未來,總經理面對現實


張澤鋒



最大的區別就是買官的都直接找董事長,基本沒人理會總經理,或者大錢送給董事長然後象徵性的給總經理送點兒。二,公司對外聯繫尤其是對集團公司或政府主管部門的好事情一般都是董事長出面,棘手的事情都甩給總經理。三,年底到下級單位或分公司調研一般都是董事長帶隊,這個大家都懂得。四,公司的財務和人事任免都是董事長親自抓,然後公司的日常工作都交給總經理了,最忙最累的高官一般就是總經理了。哎,在國企幹了幾十年可惜現在才搞明白,尤其是第一條明白的太晚了。


更上層樓望



很多人搞不清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區別,但實際上這兩個職位區別還是很大的。這裡我就來說一下。


董事長


先來說一下產生過程。董事長是董事會的成員之一,承擔主席、主持、召集人等等職能。在中國公司法的框架下,董事長的法定權力其實和其他董事差不多是一樣的,在董事會的表決中只有一票


因為董事長有召集董事會等程序上的權力,所以這種程序上的權力是其權力超出一般董事的地方。當公司沒有董事會,只有一名執行董事的時候,這名執行董事通常在名片上也印製成董事長。


總經理

總經理由董事會選聘/委任,並向董事會負責;其職權範圍主要有三塊:經營事務,全面負責公司經營事務;建章立制,制定具體的公司經營規章;人事任免,所有公司高管以下(不含高管,高管一般指副總級別以上管理人員)的任免權。



實際情況


下面再來結合實際的工作,給大家形象地說一下。


首先,董事長通常有重大事務的最終決策權,屬於公司的老大,一般參與制定公司的戰略。在很多公司,內部走流程的時候,都需要董事長簽字。


另外,董事長通常兼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而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可以代表企業。董事長的權力往往也不在於這個職銜本身,而在於其常常為公司大股東、實際控制人


其次,來說說總經理。總經理是公司業務執行的最高負責人。股份公司的總經理是由董事會聘任,對董事會負責,並且在董事會的授權下,執行董事會的戰略決策,實現董事會制定的經營目標。



薪人薪事,極致好用的人力資源系統。

薪人薪事百萬HR聯盟


董事長和總經理的最大區別!(老闆必懂)

古人云:一陰一陽謂之道,管理的道也是如此。


一.管理中的陰陽之道



1、一個感性的老闆在煽動,一個理性的總經理在執行。

2、一個外向的老闆在激勵,一個內向的總經理在操作。

3、一個董事長在思考,一個總經理在實踐。這才是完美的配合,才是成長的必備。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管理的道也是如此。

二.管理忌六心



1、私心,必讓你威信掃地;

2、貪心,必讓你立場錯亂;

3、妒心,必讓你喪失理智;



4、偏心,必使團隊內訌;

5、疑心,必使同伴離散;

6、粗心,必然功敗垂成。

需要的是公心、恆心、耐心、細心、小心、操心。當老大是不容易的,哪怕只是個小主管。

三.管理者十大素質



1、處事冷靜,但不優柔寡斷;

2、做事認真,但不求事事“完美”;

3、關注細節,但不拘泥於小節;

4、協商安排工作,絕少發號施令;

5、關愛下屬,懂得惜才愛才;

6、對人寬容,甘於忍讓;

7、嚴以律己,以行動服人;



8、為人正直,表裡如一;

9、謙虛謹慎,善於學習;

10、不滿足於現狀,但不脫離現實。

需要的是公心、恆心、耐心、細心、小心、操心。當老大是不容易的,哪怕只是個小主管。

四.如何讓下屬對你忠誠?



1、一中心原則:績效。

2、六授權步驟:解釋工作重要性、說明主管要求、界定職權範圍、協商最後期限、下屬反應、追蹤控制;

3、七職場原則:彙報工作說結果、請示工作說方案、總結工作說流程、佈置工作說標準、關心下級問過程、交接工作講道德、回憶工作說感受!


如是黃金搭檔諸如華為任正非和孫亞芳、步步高段永平和沈煒、陳明永。

任正非和段永平都作為企業精神領袖作戰路佈局,孫亞芳、沈煒、陳明永等戰術上指揮三軍攻堅,如此黃金搭檔造就今天的商業帝國地位難以撼動


不僅如此,把股權分光的任正非和段永平,為什麼企業反而越做越大?一直是商界樂道探究的話題。



很多企業家談論股權籌劃,他們第一反應就是股權激勵。其實股權激勵不能超過10%,如何發揮另外90%股權價值,大部分企業家完全沒有概念,就握在幾個創始人手中睡大覺!

下面是寫給企業家朋友的一段話!(僅限企業家觀看)

企業家強則企業強!企業強則國強!而企業的核心命根"股權"往往被企業 家們忽略掉了

他們的成功告訴我們,做大生意必須找對合夥人。如今單打獨鬥的年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年代是合夥的年代,賺小錢靠個人,賺大錢靠團隊,股權分配、股權激勵、眾籌融資、股權併購是企業的一次深刻變革。


蒲仙傳韻


經過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相信大多數人對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區別是基本清楚的。現再簡要回答下。

二者的身份不一樣

董事長是企業的所有者之一,總經理是董事會聘請來管理企業的,企業的管理者。

二者產生的方式不一樣。

董事是企業為了決策從各股東中推選出來的,推選出來的董事組成公司的董事會,董事會董事再通過選舉產生董事長。

總經理是由董事會聘請,可以由企業董事兼任,也可以從外部聘請。

二者的崗位職責和工作內容不一樣。

董事長主持召開董事會會議,對企業進行重大決策,規劃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對企業管理者的業績進行考核,對管理者進行審計、監督和命令等。

總經理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擁有人事任免權和企業重大行政事項的決策權,對企業的經營業績負責。


部落酋長劉飛洲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董事長和總經理在職務和業務上有本質區別。一般來說,一家公司的董事長是這家公司最大的股東和創始人,在業務上董事長主要負責公司整體的戰略的規劃和制定。除此之外,如果公司還處於發展階段的話,董事長需要負責公司整體的融資計劃和戰略。

而總經理也分兩種,一種是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來擔任,一種是外聘職業經理人來擔任。總經理的職責是在執行層面的,也就是說董事長制定了公司的整體戰略目標後,由總經理來負責執行。所以,公司所有員工的工作都是由總經理來調配分工的,總經理需要對項目負責,在項目週期結束以後對董事長彙報戰略完成情況和細節。

前面說到總經理聘用的兩種情況,一種是公司聯合創始人直接擔任,這種情況下總經理在公司是持有股份的,而另外一種就是純粹的聘用職業經理人,這種情況下,總經理是沒有公司股份的,而是直接按薪結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