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舍利到底是什麼?來看看科學的解釋

佛教所稱呼的舍利就是遺骨,舍利(梵語 Sarira 的音譯,意為“遺骨”).舍利的真正意思就是人的遺體火化以後未完全焚燒乾淨的個別骨頭.

使舍利成為佛教的專有名詞,是和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骨灰處理有直接關係.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圓寂後,根據他的遺囑,他的遺體被火化.當時北末羅、南末羅等八個國家搶分了佛陀的舍利.為了保護、供養舍利,這八個國家各自建立了一座寶塔.幫助“八分舍利”的婆羅門人和遲到的孔雀部族人,又為存放舍利的罈子和火化釋迦牟尼佛遺體的炭灰另外建立了兩座寶塔.

後隨著佛教向中國傳播,其中部分釋迦牟尼佛的舍利也被帶到中國.傳說中的舍利到底是什麼?來看看科學的解釋

以上歷史傳說,已為近代的考古發現所證實.1987年8月24日,在法門寺院內的十三級寶塔崩裂,考古學家在幾年的發掘整理中,發現了供奉在地宮後室內的“八重寶函”中的四枚佛指舍利.其中三枚是“影骨”,是人工仿製的.一枚是佛的舍利,即火化後的佛指遺骨.這是舍利到底是什麼的最真實的證據.

所以舍利就是火化以後的遺骨.並不是很神秘的物質.

但是,由於自我國明代以來,佛教開始了世俗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舍利也被神秘化了.舍利被認為是某種修煉得道的結果,其實這裡缺乏一個簡單的邏輯思考,歷史流傳下來的釋迦牟尼佛的舍利確實是一部分沒有火化完的遺骨,那麼那些自稱信仰釋迦牟尼佛的人在火化後怎麼會出別的東西來呢?

徒弟超過祖師不是不可能,但不應該是在宗教神性上.因為這裡會產生一個極為荒唐的矛盾.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並且告訴大家,達到他的水平就是佛.而釋迦牟尼佛的骨灰和常人一樣,也是遺骨.只不過漢語是音譯稱為“舍利”.如果有些佛門弟子的骨灰中產生了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還聲稱是修行佛法的結果,顯然,這些佛門弟子的修行成果達到了釋迦牟尼佛沒有達到的程度,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沒有成佛呢?

所以,如果提舍利一詞,科學的解釋就是火化遺體後的遺骨.如果有人看到骨灰中除遺骨外還有別的什麼,那我認為至少不能說是舍利,似乎用別的稱呼最好.傳說中的舍利到底是什麼?來看看科學的解釋

舍利子是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結晶而成的。事實是隻在佛教徒中見到,而從未在什麼膽結石病人身上見到。 舍利子是什麼?

它的各種神奇現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結石: 學醫的應該明白結石的外觀以及物理性能.結實主要成分是鈣質或金屬鹽沉積,形態和水垢相似,也易碎(所以可以用超聲破碎石),這些東西在高溫下都會變成粉末狀的的氧化物。 大德的舌,心,等沒有骨質的軟組織也可火化不壞形成舍利子,連唸佛鸚鵡的舌頭也能成舍利。 何況體內結石數量極少,否則會危及生命,但是大德有時候出現舍利子的數量非常驚人(數十到上萬都有),而且色彩和形態各異。有那麼多“燒不化結石“的人,能活嗎?傳說中的舍利到底是什麼?來看看科學的解釋

世界上素食主義者成千上萬,為何並無 舍利子 出現?佛門弟子不計其數,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有 舍利子 呢?一些學者認為, 舍利子 可能是一種病理現象,類似膽結石、腎結石之類。這種解釋也難自圓其說,不少患結石症的病人,死後火化,無一例有 舍利子 存在,況且出 舍利子 的高僧生前幾乎都是身體健康、安詳自在的長壽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