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号虽是量子通讯卫星,但并未实现超光速通讯,只是种加密手段

大家好,欢迎收看量子科普第41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量子通讯的事

墨子号虽是量子通讯卫星,但并未实现超光速通讯,只是种加密手段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中国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这是一颗应用于量子讯通的卫星,卫星发射成功后便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量子讯通技术是以量子缠绕为基础的,既然量子缠绕感应速度已经超越了光速,那么量子通讯技术是不是实现了超光速通讯呢?是不是量子通信技术将彻底颠覆相对论中光速最快的理论呢?

首先来说,量子通讯技术的确以量子缠绕现象为基础的,但是量子通讯技术却没有实现超光速通讯。

墨子号虽是量子通讯卫星,但并未实现超光速通讯,只是种加密手段

量子缠绕是指处于量子缠绕态的粒子,相互之间似乎"心有灵犀",无论相距多远,对其中一个粒子的干扰会瞬时地影响到量子缠绕态中的其它粒子,根据近期各国物理学界对于量子缠绕的感应速度测量结果来看,量子缠绕的反应速度至少是光速的4千万倍,而4千万倍还仅仅量子缠绕感应速度的最低极限,那么量子缠绕之间的感应速度是不是已经超越光速,进而打破了光速最快的理论呢?

墨子号虽是量子通讯卫星,但并未实现超光速通讯,只是种加密手段

虽然量子缠绕的之间感应速度要远远大于光速,但这并不等于量子缠绕就已经超越了光速,因为处于量子缠绕状态下的粒子所做的运动存在失序性和随机性,类似于一个概率事件,我们即无法控制它、也不能提前测量它,所以量子缠绕不能视为一种信息传递,也就不能打破相对论中光速是宇宙中物质运动最快速度的定论。

既然量子缠绕不可控制,也不可能提前预知,那量子通讯技术又是怎么来的呢?

墨子号虽是量子通讯卫星,但并未实现超光速通讯,只是种加密手段

准确来说,目前的量子通讯技术全称应该为量子加密通讯技术,我们的传统通讯方式无非是声波、电磁波、光电通讯等等,这些通讯技术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很容易被盗取、破译,而量子加密通讯技术是保护电磁波通讯的加密手段,它几乎是绝对安全的,因为在量子力学中,微观粒子具有叠加状态(参考薛定谔猫),如果不进行实际测量,就无法得出微观粒子的实际状态,但是一旦处于叠加状态的其中一个微观粒子被测量,那么量子纠缠的波函数就会立即崩塌,量子纠缠状态就会结束,进行通讯的双方就会发现,所以量子通讯无法被窃听、盗取。

如果不进行测量,而是直接复制通讯中的量子缠绕信息呢?

墨子号虽是量子通讯卫星,但并未实现超光速通讯,只是种加密手段

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量子缠绕是一种随机性的概率事件,微观量子具有不可被复制性,所以说使用量子加密通讯技术对于电磁波通讯进行保护是十分安全的,但归根到底,量子通讯并没有实现超光速通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