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一旦開徵,怎樣影響你的生活?

房产税一旦开征,怎样影响你的生活?

忙著喜提新車,無暇更文。體會到搖號不易,開始關心油價。

想起一個網友總結的當代人群的三大傻:我沒車,油價越高越好;我沒房,房產稅要多收;炒股的沒好人,股市崩了最好。

說這話的人簡直成精了,這幾天房產稅的消息又鬧翻天。

還是談談這個流量話題吧。

1.

這些年,房價的一路走高,怨聲載道。

關於房地產稅政策出臺的聲音每年都會有,以前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現在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特別是"不動產登記全國聯網",似乎離實錘更近了。

畢竟房價太高把大家都拖瘦了,沒錢怎麼拉動消費,怎麼打毛衣戰,這是火燒眉毛的大事。

那麼,房地產稅真能降房價嗎?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好像房產稅一來房價就要跌,樓市就要崩盤。

真實情況是不是這樣呢?不見得。

房地產在中國非常特殊,背後的利益關係很複雜。別的不說,明面上的,現在樓市的市值總量佔到中國經濟體量的20%以上,垮掉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管理層也不願意看到。

不僅政策方面不會允許,按照正常的市場秩序也不太可能。

在我看來,像一線大城市房價就很難降下來。

道理很簡單,一線城市的吸引力在那,特別是學校、醫院這種配套設施非常完善了,這些東西不像活動板房,說搬就搬。也不像流動人口,看到風向不對就能撤。

學校、醫院這些不會跑,需要這些資源的人就不會走,換言之,一線的房子永遠是緊俏的。

如果你投資房地產收益遠遠超過房地產稅的時候,繼續把炒房作為重要的生財工具,尋求高回報率,這是沒毛病的。

起碼短期內,房價還是會微漲,盈利空間尚可。

哪些地方的房價會降呢?首當其衝的是一些小城市。

這也不難理解,假設我在深圳福田區和廣東中山市各買了一套房子,現在房產稅徵重稅,一旦開始徵稅,持有成本就增加了。我肯定要抓大放小,中山的房子我可能就拋售了。

一言以蔽之,在經濟不發達、人口沒那麼密集的城市,如果你有多套房子,未來兩年可以考慮逐步轉手。

這樣一來,一些小城市的供應量增加,需求減少,降價是肯定的。如果你考慮返鄉置業,到時候可以撿個白菜價。

最糾結的是剛需,這種特殊關口該不該買房呢?

我的建議是剛需在任何時候都應該買房,越不買就越買不起。

就像你30歲再買25歲喜歡的那條裙子,已經一點都不期待了,對嗎?

2.

根據官方的解讀,房地產稅法草案有望今年12月份初審。預計2021年,像北上廣深圳這些地區就會率先開徵。

大家最關心的是到底會怎麼徵?

現在有這麼幾種猜測,也只是猜測。

首套房免徵,這是無產階級普遍期望的,但是沒有太大可行性,首套房如果免稅,一線城市會被捧上天,三四線城市直接被拋棄。等於按下葫蘆起了瓢,這跟國家調控是相違背的。

從首套房開徵,這套標準就比較狠,全線覆蓋,一個都別想跑。

絕大部分家庭買一套房已經花光了幾代人的積蓄,再徵稅可能又要節衣縮食。

從兩套房開始徵,這個是公認比較合理的,二套房本身炒房的動機就在裡面,應該敲打敲打。

但是也有難度,這樣做可能會直接導致大部分炒房客拋盤,有啥後果呢?恐慌情緒直接導致樓市的泡沫被戳破,房地產投資算是到頭了,不利於經濟發展和穩定,這是一步險棋。

再把條件放寬一些,從手裡有三套房以上的房姐房叔開徵,誰讓這部分人為富不仁,掌握了大部分財富呢。

截胡這部分人倒是大快人心,但是這部分人這麼有錢,房產稅還真不在乎,不排除他們越壓制越炒,就像買奢侈品徵稅一樣,我估計這部分人都不帶怕的。

總的來說不管怎麼徵收,總有部分人群的利益要受損。

特別對於手裡有多套房子的土豪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如果是囤了地段比較好,又是一線城市的房子,這倒沒什麼可愁的,大不了少賺點。

怕的是什麼呢?一時腦熱買了酒店式公寓啊,郊區別墅的。

這類房子的利用率本身就不高,到時候想找個接盤俠都困難。

最極端的情況是加槓桿買多套房,負債率非常高的。月供遠現金流是個很大的問題,會生活會變得比較痛苦。

房產稅可是每年都要交的。

至於無產階級,損失的只有鎖鏈,還是靜觀其變吧。

我比較好奇,到底是希望房價下降的人多,還是希望房價上漲的人多。

原創不易,承蒙不棄,本公眾號長期專注各種生活理財諮詢分享,副業專注各種情感問題解答。歡迎騷擾~

*小貼士:房產稅大概率以省為單位來進行,也就是你可能在每個省內都有一定的免徵額度,這樣一來,異省購房大概率可免徵房產稅。有條件的炒房客現在可以考慮多換幾個城市買房。

換個方式,從知乎知笨投資

笨投資正式入駐知乎平臺

-----End-----

聰明錢,笨投資。公眾號:touzi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