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和奕澤IZOA,你怎麼選?

車行派


汽車平臺的概念現在已經很為人熟知,從大眾早期的PQ34到現在的MQB,還有沃爾沃的按摩養生(SPA)平臺,豐田現在正主推TNGA架構,全新凱美瑞讓我們領略了這個全新構架在轎車上的魔力,是時候輪到SUV了。

一汽豐田奕澤跟廣汽豐田C-HR就是TNGA出品的第一批SUV,被豐田寄予厚望,在國外,C-HR早就成了該級別的爆款車。到了國內,豐田當然還是要一車二賣,不然國企寶寶們哪來的奶粉錢?車子當然是不錯的,但也並非毫無破綻,畢竟完美如神車五菱宏光也有跑不過秦的時候。

顯微鏡才能分辨出的外觀差異

講真,現在國人已經完全接受了合資車企的雙子星戰略,如日系的冠道跟URV,繽智跟XRV。當然最令人髮指的還是大眾,朗逸跟寶來,帕薩特跟邁騰,桑塔納跟捷達,無休無止,無窮無盡,大眾雙子星車型最大的區別是前臉到底有幾道槓,深深的侮辱了設計師這個稱謂。

豐田也搞雙子星,卡羅拉跟雷凌都賣得很好,外觀差異當然比幾道槓要大很多,也成功的營造出一個偏向居家一個偏向運動的差異感。但在奕澤和C-HR上很反常,差異是不存在的,克隆技術瞭解下。

車身的大燈,保險槓,尾燈這些容易誕生差異的地方,奕澤和C-HR幾乎完全一樣,就連大燈燈體內部的LED數量都是相同的。硬是要拿著放大鏡玩大家來找茬,那就是前下格柵的造型不同,另外,尾標不同,一個是廣汽豐田C-HR,一個是一汽豐田IZOA。

此外,奕澤前槓最下面多出了個銀色的小裝飾板,這種技術含量的差異在汽車工程上,大概價值5毛錢。

定價跟配置雞賊

奕澤和C-HR前後腳發佈,其中奕澤的價格區間為14.98-17.58萬元,C-HR為14.48-17.98萬元,乍一看沒什麼特別。而且奕澤只有三款車型,C-HR居然一口氣發佈了八款,貌似消費者第一時間會去廣豐的4S看看先。但實際上由於這兩款車的0差異,豐田給兩個馬仔的定價和配置方案是精確計算過的。

首先C-HR的八款車型,實質上是四款車型為主幹,然後各個配置都衍生了特別版,特別版不增加配置,僅僅是包圍的造型不同,所以就當C-HR只有四款配置就OK了。就算是這樣,單獨看奕澤或者C-HR,會發現購買有點選擇困難,像奕澤次頂配跟頂配居然差了1.7萬。或者價格差距不大,買不到很想要的配置,比如15.58萬的C-HR沒有真皮跟方向盤,15.88萬的奕澤恰好就有。

這樣一來,你想挑到最心儀的車,不是在一家店談就行的。必須同時跟一豐跟廣豐的銷售談,因為反正外觀,內飾都是一套模具,只有配置有差別,兩家店所有車型加在一起才能選到最合適的車型,總覺得這樣好累!

動力過於系統單一

TNGA架構動力總成都是硬貨,凱美瑞那一套就不用說了,人見人愛。奕澤和C-HR的2.0自吸發動機同樣也是尖貨,有著目前在售車型最高的41%熱效率,這是能讓歐美廠家耳根變紅,手心出汗的數據。所以歐美車全面渦輪增壓了,還能有個噱頭。

豐田不是沒有渦輪發動機,1.2T的卡羅拉雷凌國內賣的很好。大眾的精髓是顫抖的雙離合,而豐田的精髓就是混動。目前在售的很多豐田車都有混動版本,接受度也很好。C-HR在海外同時提供1.8混動和1.2T發動機的動力總成,為什麼國內沒有了?

1.2T動力的缺失,讓豐田只能通過加配的辦法提高2.0的售價,讓奕澤和C-HR的裸車價格到了十五六萬的區間,自然有很多人喊價格偏高。另外請問沒有混動車型是什麼個意思?不提供混動的豐田車就像吃日本料理配滷煮,該有的味道全無。

能帶來班房體驗的後排

很多年來,豐田車都是均衡的,特別是在空間上面。幾乎聽不到說豐田哪款車空間很擁擠的說辭,日系車本來就很擅長偷空間,在軸距比對手更短的情況下都能提供更為充裕的乘坐感受。奕澤和C-HR軸距都是2640mm,一般情況下這個數據是很OK的,距離CRV也才20mm。

但奕澤和C-HR恰好就是不一樣的煙火,由於駕駛艙後移加上瀟灑的轎跑式車頂設計,奕澤和C-HR最後呈現出來的後排空間很不豐田,完全被軸距比它們小的本田SUV壓制。特別是後排的窗線過分上揚,導致後門玻璃可視面積極其的小,坐在後排會有坐牢一般的壓抑感。

結束語:豐田是有著悠久歷史的老油條,但在豐田章男上臺以後,全面開始拋棄中庸油膩的標籤,開始以很激進的設計去迎合市場的年輕化。所以奕澤和C-HR才能以如此石破驚天的顏值出現在大家面前,甚至在媒體試駕時敢於拿Q3做對比。但,小鮮肉也不是神仙,也要吃飯上廁所。一臺車夠帥的同時,難道不能更好用嗎?一大幫造車新勢力首先就會跳出來表示不服!


二師兄玩車


奕澤與C-HR說白了就是一對雙胞胎車型,就是比兄弟還親長得還要像的那種。這兩臺車到底有多像呢?


從外觀上來看,僅僅在下進氣格柵的紋路上能看出區別。C-HR是蜂窩狀的,而奕澤是橫條狀,僅此而已。

兩款車雖然長得非常像,但是在定價以及配置上還是有一些差別的。兩款車的起售價都是14萬+,但是C-HR的入門價格比奕澤低了5000塊。這五千塊體現在配置差異上,就是奕澤的入門版比C-HR的入門般多了ACC自適應巡航,主動剎車以及車內9英寸的中控大屏。

如此看來,這5000塊的差價可以說是非常超值了。所以,如果你預算不是太高的話,那直接選奕澤14.98萬的最低配就好,畢竟這臺車的標配的配置已經足夠高了。除了上面提到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以及中控大屏之外,奕澤與C-HR一樣,全系標配了包括膝部氣囊在內的10個氣囊。除此之外,奕澤的最低配還給配上了自動大燈,對於一臺所謂乞丐版車型,如此配置非常的不乞丐,所以如果這臺車能買到的話,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

至於其它配置的車型,兩款車的配置整體都有提高,但是取向卻不盡相同。

先來看奕澤,比最低配奕動版貴9000塊的奕馳版,多了皮質座椅、真皮方向盤、倒車影像、前霧燈以及無鑰匙系統。我個人覺得,為了這些配置增加9000塊預算有些不太值。畢竟除了無鑰匙系統不太好解決之外,其它的配置進了汽配城50米內全能解決。

奕澤的頂配車型奕炫版,比最低配的奕動版貴了兩萬六。這兩萬六除了換來了上面9000塊的配置之外,還多了變道輔助、自動空調、可電動摺疊及加熱的後視鏡以及LED大燈。雖然這些配置挺實用,但是讓我多花兩萬六買這些東西,我一定會拒絕的。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奕澤全系都沒有天窗這個配置!有沒有一絲絲的小驚訝?

至於C-HR,這款車的車型可就多了,全算下來一共十個車型。不過,除去各種特別版之後,就剩下了四個版本。

其中14.48萬的精英版,基礎配置也不低,但是少了不少主動安全系統。15.58萬的領先版,比奕澤的奕動版貴了六千塊,相比之下在配置上多了無鑰匙系統、前霧燈、自適應遠近光燈、倒車影像以及車機內置的導航系統。六千塊買到這些配置算不上超值,但也可以接受。

在領先版的基礎上,再加一萬塊,就可以升級到豪華版。這一萬塊你能買到自動空調、LED大燈、前後雷達以及皮質方向盤。雖然都是很實用的配置,但是個人覺得性價比一般。C-HR的頂配車型,也就是旗艦版,售價17.98萬。又比豪華版貴了一萬四。這一萬四 落實到配置上只有皮質座椅、變道輔助以及後視鏡加熱。所以,除了土豪之外,頂配C-HR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考慮。

綜上來看,把奕澤與C-HR眾多車型橫向對比的話,我最推薦的還是奕澤14.98萬的奕動版,價格合適配置夠用,性價比非常之高,就是不知道這款車大家能不能順利買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