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公開諷刺李嘉誠,李嘉誠收購了他的公司,卻依然讓他做總經理

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香港生意場上曾經有著非常多的英國人。其中有不少英國人曾經在香港呼風喚雨。在1979年之前,香港商界幾乎都被英國人給壟斷了。當時香港四大家最大的公司,分別是怡和、會德豐、和記黃埔、太古。這四家英國公司也被稱為四大洋行。

曾公開諷刺李嘉誠,李嘉誠收購了他的公司,卻依然讓他做總經理

不過在這一年李嘉誠成功收購了和記黃埔,成功改變了華弱洋強的局面。說起和記黃埔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物,他就是英國人韋理。韋理是香港著名的職業經理人,他有著公司醫生的美譽,他曾經救回了許多瀕臨破產的公司。

和記黃埔是由英國祈德尊家族創辦的公司,由和記洋行跟黃埔船塢兩家公司組成,從六十年開始就香港最大的公司。祈德尊家族一直在香港大舉撈金,然後把資產轉移到了世界各地。因為拓展太快,祈德尊家族在60年代遇上了巨大的資金問題,最後無奈把和記黃埔抵押給了匯豐銀行。

曾公開諷刺李嘉誠,李嘉誠收購了他的公司,卻依然讓他做總經理

匯豐作為銀行方,不會去直接控股和記黃埔,他們一直希望給和記黃埔找一個老的東家,但是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於是匯豐就找來了公司醫生的韋理,讓他去管理和記黃埔。

當時和記黃埔債務連連,韋理加入之後對公司進行了重組,讓這家公司重獲新生,並且市值達到了60多億,再次成為了香港最大的公司。

韋理當時春風得意,志得意滿。不過1977年香港發生了這一件大事,當年李嘉誠偷偷在市場上收購股價低迷的九龍倉公司。九龍倉是屬於怡和洋行的資產,當時也是因為經營不善,而導致股價低迷。李嘉誠看準時機偷偷在股市上收購九龍倉的股票。

曾公開諷刺李嘉誠,李嘉誠收購了他的公司,卻依然讓他做總經理

李嘉誠的目標是控股九龍倉,然後把旗下的物業拆掉,用來發展房地產。不過當時有一個好事的財經記者發現了李嘉誠的行為,於是在報紙上公開了這一消息,一時間各路人馬湧入市場,搶購九龍倉的股票。九龍倉的股票被推高了許多,這個時候怡和洋行也趕緊佈局反收購。

李嘉誠耗資千萬收購了九龍倉20%的股份之後,依然無力再進一步收購。如果放棄的話,李嘉誠就達不到控股九龍倉的目標,那麼收購行動就會失敗。這個時候世界船王包玉剛也看上了九龍倉,李嘉誠趕緊找到了包玉剛,兩個人在怡和旗下的文化酒店見面。

兩代華商俊傑,一起策劃了一出震動歷史的事件。李嘉誠把手裡的九龍倉股份以低於市場價三分之一的價格賣給包玉剛。由包玉剛正面跟怡和洋行正面對抗,李嘉誠則獲利5000多萬現金,同時由包玉剛牽線搭橋,收購匯豐手裡的和記黃埔的股份。

曾公開諷刺李嘉誠,李嘉誠收購了他的公司,卻依然讓他做總經理

包玉剛當時是匯豐的董事,也跟匯豐有20多年的交情。包玉剛出面幫忙,加上那幾年李嘉誠在香港商界的好名聲,最終促成了1979年李嘉誠以6億多的價格收購了和記黃埔20%多的股份。李嘉誠一躍成為了和記黃埔的大股東。

當時匯豐給了李嘉誠非常優厚的條件,匯豐給李嘉誠的價格不僅低於市場價的一半,而且讓李嘉誠可以分期付款。最後李嘉誠僅僅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就控制了市值10億美元的和記黃埔。李嘉誠也成為了香港第一位收購四大洋行的華人企業家。不久之後,包玉剛又擊敗了怡和洋行,控股了九龍倉。

當時韋理對李嘉誠非常不服氣,其一就是韋理不服華人,其二韋理認為和記黃埔是他救活的必須讓他來控股,其三是匯豐給了李嘉誠非常優惠的條件。

曾公開諷刺李嘉誠,李嘉誠收購了他的公司,卻依然讓他做總經理

韋理在媒體上公開諷刺了李嘉誠,韋理說李嘉誠幾乎是空手套白狼獲得了和記黃埔。不過李嘉誠對於這個公開諷刺自己的韋理卻顯得非常大方。李嘉誠當時並沒有取代韋理,自己去做總經理。他依然讓韋理主持公司,自己只是任非執行董事。這麼一來許多股東都非常佩服李嘉誠。

李嘉誠在兩年之後又增持了股份,控股了30%多的股份。加上兩年之內李嘉誠不拿和記黃埔的一分錢工資,所有開銷都自己花費,也贏得了不少的人心。這個時候李嘉誠才把韋理踢出公司,然後用另外一個英國人馬世民擔任總經理,自己任集團主席。韋理之後聯手劉鑾雄,收購了華人置業。

曾公開諷刺李嘉誠,李嘉誠收購了他的公司,卻依然讓他做總經理

其實李嘉誠的用人之道非常值得推薦。馬世民也是一個桀驁不馴的英國經理人,但是他卻非常佩服李嘉誠,足足幫他工作了十幾年,其中幫助李嘉誠收購了赫斯基能源等公司。

除了馬世民外,霍建寧、袁天凡等商界奇才,也都願意為李氏工作,並且幫李嘉誠賺到了不少錢。袁天凡甚至公開說,除了李嘉誠之外,自己不會為任何一個富豪家族賣命。

他曾公開諷刺李嘉誠,李嘉誠收購了他的公司,卻依然讓他做總經理,李嘉誠的氣量才是他成為華人首富的關鍵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