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李彥宏:中國人更開放,願用隱私換效率?此類言論無恥至極!

劉強東和六六的事情剛剛平息沒幾天,李彥宏昨天在一場論壇上發表的:“

中國人更願意用隱私換效率“的言論引起了網友熱情且激烈的討論。小編就倆字兒“無恥!

還是沒明白的同學可以聽一下現場的視頻

李彥宏在論壇上說

我們越來越重視隱私問題以及數據的保護問題。在過去幾年,中國也越來越意識到這個問題,在不斷增強相關法律。我想中國人可能會更加開放,或者說對隱私問題沒有那麼的敏感,如果說他們願意用隱私權交換便捷性,很多情況下他們是願意的,那我們就可以用數據來做一些事情。但我們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看完以後小編陷入了沉思,呃我們什麼時候願意用便捷性交換隱私了

百度李彥宏:中國人更開放,願用隱私換效率?此類言論無恥至極!

我們明明是被強迫的

下載一個APP,如果不輸入手機號根本不能使用

註冊一個騰訊視頻的賬號,竟然還要提交身份證的正反面

就連下載一個地圖APP,他竟然還想獲取我們的電話和讀取短信的權限。

如果你不同意?那好吧,這個軟件你將沒辦法正常使用。

我們這是自願用隱私權換便利性嗎?我們是不得不用隱私權換便利

百度李彥宏:中國人更開放,願用隱私換效率?此類言論無恥至極!

而犧牲隱私的我們換來的真的是便利嗎?

我們的隱私可能會換來無數的廣告推送

我們的隱私可能會換來經濟損失比如近期發現的大數據殺熟

我們的隱私可能會換來死亡比如16年的魏澤西事件

但有一句話李Robin(彥宏的外國名)可能說對了:中國人對隱私權沒有那麼敏感。

為了幾毛錢的紅包,註冊一個賬號

為了一個保溫杯,透露自己的手機號

為了幾塊錢讓朋友圈的朋友幫你砍價,允許主辦方獲取你的信息。

這些事情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我們不得不承認許多人是樂意拿一些隱私去換取一些蠅頭小利的。

但對於隱私不夠重視並不是百度一家造成的,而是整個環境所導致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國現在正在逐步進行網絡實名認證,如果各大企業將收集到的隱私信息能夠做好保密措施,不對我們的信息進行其它商業活動,大家反應可能也不會這麼大。

但是事實上並不能,去年京東洩露的50億條公民信息,讓小編記憶猶新。

與此同時,小編想到目前身陷數據洩露風波的扎克伯格,為了道歉他用六份英國報紙和三份美國報紙對信息洩露表示歉意

百度李彥宏:中國人更開放,願用隱私換效率?此類言論無恥至極!

報紙頁面用大字體寫到:我們有責任保護你們的信息,如果做不到,我們就不配提供服務。

這句話,小編同樣要送給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家們:我們既然不得不把隱私交給你們,那請你們好好保護我們的隱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