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台暴利風波 茅台反駁壓制農民傳聞

種10畝高粱掙不到1瓶茅臺? 茅臺反駁壓制農民傳聞

貴州茅臺反駁“壓制農民”不實傳聞,2018年高粱收購價提至8.2元/公斤,年均2000多萬元補助糧農

貴州茅臺暴利風波 茅臺反駁壓制農民傳聞

日前,在茅臺利潤、市值高升的同時,一位自稱貴州仁懷地區的農民在網絡上發佈了一篇寫給茅臺公司高層的公開信,質疑茅臺收購高粱7年不漲價,糧農種10畝高粱掙不到1瓶茅臺錢。

對此,茅臺方面近日回應稱,上述網絡信息並不屬實。茅臺公司多年來一直以遠高於市場平均價格的優惠條件向農民收購有機高粱,2018年每公斤有機高粱收購價上調1元,至8.2元/公斤。而在2006年-2017年,茅臺集團對糧農的補助年均投入可達2467萬元。

在扶貧攻堅方面,茅臺集團還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十二五”以來累計投入90億元對貧困地區開展公益慈善、精準扶貧、環境保護、興辦教育、改善交通環境等幫扶措施。

高於市場價收購有機高粱

仁懷市有機原料中心和茅臺集團原料基地相關信息顯示,2017年,仁懷市及毗鄰地區有機高粱基地經過多年發展,認證面積已達到91.98萬畝,種植面積42.5萬畝,覆蓋仁懷市、習水縣、金沙縣、遵義播州區共10.1萬農戶,產量達到9萬餘噸。

“長期以來,茅臺一直堅持以遠高於市場平均價格的優惠條件收購有機高粱,10餘萬戶農民成為直接受益者。”茅臺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東北高粱市場價為3元/公斤,普通高粱市場價為5.4元/公斤,茅臺對有機高粱基地農戶的收購保護價則為7.2元/公斤,遠遠高出市場價。因此,上述幾個地區的十多萬農戶僅種植有機高粱,戶均收入就可達8900元。

此外,茅臺對2018年每公斤有機高粱收購價上調1元,達到8.2元/公斤。“僅上漲部分,茅臺對有機高粱的採購成本就將增加1個億以上。”上述負責人表示,涉及的農戶僅種植高粱,戶均收入就將達到1萬元左右。

“一畝地產高粱600斤到800斤,每畝地能增加好幾百塊的收入。”聽聞茅臺糧食收購價繼續上漲,66歲的種植戶陳華棟計算道。種植有機高粱十餘年的他見證了多年來茅臺高粱收購價格從最初的每公斤2.8元一路漲至今年的8.2元。

年均投入2000餘萬補助糧農

仁懷市有機原料發展中心主任趙遠航告訴新京報記者,茅臺高粱基地採取“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種子、生物製劑都是免費提供,有機肥則是茅臺出一半,農戶自己補一半。

茅臺方面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茅臺對基地農戶免費投入有機高粱種子、有機肥、生物製劑、綠肥等,每畝共計投入90元左右,實際農戶成本僅為勞動力成本。

“赤水河邊生長著全世界身價最高的高粱,播於清明收於重陽,種一季不到150天,也不花費太多勞動力。”陳華棟稱,“種高粱不算費事,一畝地平均10個人工上下。一個人管一畝高粱地,從種到收花費的時間也就是十來天。”

2006年-2017年,茅臺投入有機肥、有機高粱種子、綠肥種子、有機認證及培訓費用、生物製劑、殺蟲燈、生產獎勵及風險保障金、硬件設施建設以及試驗示範、宣傳、管理、仁懷小麥基地建設等費用共計29604萬元,年均投入2467萬元,戶均投入244元。

給歉收農戶增加糧食補貼

“目前來看,沒有比種高粱更好的高效替代產業。”趙遠航告訴記者,高粱種植是仁懷的富民產業。高粱是小雜糧,是地方特色產業,與同季糧食作物相比效益更高。

在當地農民看來,高粱全身是寶,光是可以做成工藝品和家用生活品的穗莖,每畝地就可以賣上200元。

趙遠航稱,“與茅臺簽訂的合同是每畝500斤,執行的時候一般都是應收盡收,產多少收多少。”而據陳華棟介紹,2013年大旱,當地高粱畝產減到200斤左右。但隨後,茅臺對糧農進行了補助,合同內執行收購的部分每公斤補助2角;因旱減產無法執行收購的部分,每公斤補助3角。

茅臺方面表示,在高價收購有機高粱幫助種植戶脫貧致富的同時,茅臺給當地農戶的生活也帶來了諸多改善。如路好走了,水乾淨了,來鄉村旅遊的遊客也多了,給當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工作機會。

“工業反哺農業”做好家門口扶貧

“多年來,茅臺集團投入巨資履行社會責任,助力實現同步小康”。茅臺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二五”以來,貴州茅臺集團累計投入90多億元用於公益慈善、精準扶貧、環境保護、興辦教育、改善交通環境等方面。

在精準扶貧方面,茅臺集團按照“黨委領導、支部共建、全員參與、精準實施”的總體思路和“交通推動、金融撬動、產業帶動、人才促動”的幫扶措施,發動廣大員工和上下游合作方採取“一對一,N+N”的方式,參與脫貧攻堅。

據介紹,為幫助貴州省道真縣脫貧,茅臺集團對其累計投入1億多元,幫助該縣貸款3億元,貼息約5000多萬元,建成“小康路”800公里,支持道真縣實施了大磏鎮文家壩小康示範村創建、食用菌大棚產業發展、脫貧攻堅培訓等一批產業扶貧項目,減少貧困人口近3萬人,全縣小康實現程度達91.66%。

此外,茅臺方面因地制宜,拓展幫扶領域,以貴州省仁懷市和丹寨縣為重點,實施工業反哺農業,自加壓力做好“家門口”的扶貧;對仁懷市連續4年投入2000萬元、累計投入8000萬元,開展黨建、教育、醫療和基礎設施四大扶貧行動,幫助仁懷市2萬戶、6.5萬人貧困人口脫貧。

與此同時,茅臺公司還安排專項資金1億元,於2018-2019兩年間,支持貴州省務川縣極貧鄉石朝鄉脫貧攻堅。茅臺同時出資1750萬元,為西部地區小學捐贈《新華字典》;出資1900萬元,為貴州山區孩子建100所“希望食堂”;從2012年起,每年捐資1億元開展“國酒茅臺·國之棟樑”大型公益助學活動。至2017年,茅臺已累計捐資6億多元,共計資助了12.3萬名農村貧困家庭大學生圓夢大學。

正是基於上述行動,茅臺集團先後榮獲中國慈善領域最高政府獎“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捐贈企業”,“精準扶貧年度典範企業”、“貴州省社會扶貧先進集體”、“中國最受尊敬企業”、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金鼎獎”,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2017中國最佳企業實踐獎”等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