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講「五勞所傷」會生病,看看你占了「幾勞」?

《素問·宣明五氣》中提到:“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的五勞實際上都是因為某種活動過“久”引起的,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過猶不及。

中醫常講“五勞所傷”會生病,看看你佔了“幾勞”?

典籍中提到的這視、臥、坐、立、行,都是人生命活動的五種體態,有靜有動,有勞有逸。生命活動既不能過靜過逸,也不能過動過勞。過靜過逸,久臥、久坐則氣血不流通,會傷及人身。過動過勞,久視、久立、久行,超出了人體的正常調節和耐受範圍,亦會損傷人體。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醫認為,很多疾病的產生並非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不斷累積造成的,即便是像坐、站、看、行、臥這種日常生活中最最常見的活動,一旦過了度,就會對身體不利,久而久之,慢性病就要找上你了。

中醫常講“五勞所傷”會生病,看看你佔了“幾勞”?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五勞實際上是很容易被我們忽略的,也因此才會積勞成疾。如果我們從小處著手,注意日常細節,生活就會更健康,更快樂。這“五勞”的錯誤行為,都是平時我們最容易犯的。今天跟著掌門師兄一起來看看我們犯了幾個?

五勞之一:久視傷肝

黃帝內經當中提到的五勞,這第一條準確的說應該是久視傷血,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很多人都是用眼過度,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長時間的玩電腦、看手機,甚至把它們當作精神食糧。事實上長時間的做這些事情,很容易導致視力疲勞,就是所謂的久視傷血,而中醫經常講,肝開竅於目,肝得穴而目能視。

中醫常講“五勞所傷”會生病,看看你佔了“幾勞”?

經常如此,就會損傷肝之精血,不但會導致近視。輕則造成眼乾眼澀、視物不清,嚴重的就會出現頭暈眼花、臉色蒼白等症狀。而且這種損害不僅僅只是對於眼睛有害,長久如此就會傷及肝臟。為什麼久視會傷肝呢?中醫認為,肝主血,由於肝臟的經脈聯繫於目,人的視力又有賴於肝氣疏洩和肝血滋養,故有“肝開竅於目”、“目為肝之外候”、“心主血脈”之說。因此,如果長時間用眼過度,傷害的就不只是眼睛了,肝臟也會受到影響,同時就會造成血的調節功能出現問題。

因此需要長時間用眼的朋友可以選擇跟肝臟有關的穴位,比如肝經的募穴期門穴、肝經的原穴肝俞穴,排肝毒的太沖穴、肝膽相表裡,艾灸章門也是好的。此外,適當的刺激睛明穴、光明穴和陽溪穴。睛明穴是太陽穴膀胱經之第一穴,膀胱經之血由本穴提供於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視,變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穴”。艾灸光明穴,可疏通眼絡,養肝明目。陽溪穴善治顏面疾病,最善緩解頭痛及眼痛酸脹。

五勞之二:久臥傷氣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白天忙忙碌碌身心疲憊,如果晚上有一個優質的睡眠,第二天起床後就會精力充沛。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我們在白天消耗的是陽氣,晚上睡眠就把這個陽氣給補回來了。

中醫常講“五勞所傷”會生病,看看你佔了“幾勞”?

很顯然,適當的休息可以幫助我們恢復體力與腦力,同時也可以養氣。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古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這樣的生活方式本身是比較健康,符合我們身體的自然規律的。不過,今天能按照這種方式生活的人越來越少。很多人都是夜貓子,過著“黑白顛倒”的生活。晚上熬夜,白天精力不足,倒頭就睡,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往往是越睡越困。

中醫認為,久臥傷氣,本來適當的睡覺是可以養氣的,但是這樣的補覺、過度睡眠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因為過度睡眠很容易讓人氣血不暢,臟腑功能活動開始減弱,經脈難以流通,氣血凝滯不行。結果不但陽氣沒補回來,連氣都被傷到了,經常會出現精神不振、倦怠乏力、食少納呆、頭暈氣短等氣虛的症狀。因而,我們一定要養成早睡早起、規律睡眠的習慣。

五勞之三:久坐傷脾

這五勞的第三條,黃帝內經上所說的是“久坐傷肉”,說的是長時間坐著不動的人,皮肉會失去滋養,使肌肉鬆弛,四肢疲倦無力,時間久了連身體的簡單運動都會出現困難。

中醫常講“五勞所傷”會生病,看看你佔了“幾勞”?

從中醫的理論來說,脾是主四肢和肌肉的,因此久坐不但會影響到我們的肌肉,更重要的是會影響到我們脾臟的功能,脾胃一旦受到損失,食慾不振啊、消化不良啊等症狀就會隨之而來,而脾主運化和吸收,進一步就會影響到我們身體整體的免疫力。

這樣的情況如果持續,血液流通就會受阻,很容易患上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冠心病、腰肌勞損、痔瘡等疾病。因此,如果你是久坐不動的“上班族”,平時一定不要坐的時間太長,工作40分鐘到一小時左右,可以起來走一走,倒杯水或者活動活動,這樣對身體很好,平時的話,可以多吃一點像蓮子、山藥、薏苡仁這樣的食物。

對於久坐的人來說,如果艾灸的話,可以選擇足三里、脾俞、胃俞、太白、中脘這樣健脾的穴位,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是強壯身體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中脘穴是胃之募穴,可以說是胃病的萬能藥,經常施灸就可以強壯脾胃。

五勞之四:久立傷腎

大家可能聽過久坐會傷脾,膽不一定聽過久站也會不好。事實上黃帝內經上說的的“久立傷骨”什麼意思呢?生活中很多人都需要長久的站立,比如說餐廳的服務員,商場的售貨員,動車上的列車員等等,一般這樣的人都會有腰痠腿痛的問題。因為一直一直的站著,保持同一個姿勢會讓骨骼的運動和屈伸出現障礙,從而出現關節疼痛甚至變形。

中醫常講“五勞所傷”會生病,看看你佔了“幾勞”?

因為久立會影響氣血的運行,使部分組織和細胞的營養失調,出現氣滯血凝,導致某些骨骼關節發育畸形或活動障礙。也會引發腰痛、腿軟、足麻等症狀。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也就是說,骨骼主要是由腎臟來管理的,久站不但會引起腰痠腿痛等關節疾病,時間久了,還容易導致腎臟的損傷。

因此,可適當食用黑色食物,因為黑色入腎,像黑木耳、黑豆、黑芝麻、蠶豆這樣的食物都可以滋補腎陽。如果需要久站的朋友,需要艾灸的話,就可以選擇一些補腎的穴位腎俞、腰陽關、命門、太溪穴等穴位。

五勞之五:久行傷筋

中醫講,肝主筋,其華在爪。意思是說,筋附於骨節,營養來源於肝臟。由於筋的收縮舒張,全身的肌肉關節活動自如。

中醫常講“五勞所傷”會生病,看看你佔了“幾勞”?

《黃帝內經》認為筋與肝關係密切。其一,同氣相求。木曰曲直,而筋主屈伸,人體關節的屈伸、肢體的運動,關鍵在於筋之弛張而形成的屈伸,類同“木曰曲直”之性,故筋之功能與肝有關。其二,生理方面,筋膜能夠正常發揮其功能依賴肝之精氣的濡潤、溫養。

久行傷筋說的是:適當的走動、運動,可以使人體經筋更加柔韌強健,運動靈活。但是像運動員這樣長期的疲勞運動,就使筋肉處於一種緊張和疲勞狀態,變得脆弱,容易受傷,長久如此,甚至可能出現筋肉、關節的扭傷、挫傷,導致運動障礙。

久行之人可以經常艾灸肝俞(補肝)、太沖等肝經穴位來養肝,同時艾灸承山穴、委中穴、承筋穴等穴位來緩解肌肉的疼痛和不適。

其實,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五勞所傷”提示我們:什麼事情都講究一個度,健康的生命活動應該動靜結合、勞逸適度。實際上我們也可以舉一反三,這5種活動只要適度,完全沒有害處,相反可以變成“五養”,適視養血、適臥養氣、適坐養神、適立養骨、適行養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