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都已經那麼尷尬了,專科怎麼辦?

夢神視界


高考就像是一個分水嶺。有人去了9865,211高校,有人去了二三本學校,有人去了專科學校。在職場中,學歷確實是工作的“敲門磚”,但並不是唯一的硬性指標。

雖然我同意在招聘時用人單位確實不應該只看中應聘者的學歷,也要檢測實際工作能力。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重點學校出來的畢業生與專科生相比是有很大的優勢。

學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應聘者的知識含量。再者,重點大學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條件都是遠超於專科學校的。如果有讀過大專的人,一定深有感觸,在自己身邊的人大多對學習沒有什麼興趣,很多人只是為了拿一個畢業證而已。

有時候班裡有一個學習特別努力的人,可能大家還覺得他不合群。從學習氛圍就可以看出,專科與本科的明顯差別。再者,高考就像一個“篩子”,優勝劣汰,優秀的人被篩選出來,差生只能被淘汰。

無需抱怨社會為什麼這麼殘酷,這就是現實。人總有高低之分,要怪只能怪自己當初為什麼不努力學習。但是讀專科就一定沒有希望了嗎?不是的。即使你是專科你還有很多出路。

首先你就應該認識到自己與本科生的差別。既然已經落後別人一大截了,就要抓緊趕上。趁自己還有機會,你可以抓緊學習,專升本的機會還是很大的,只是自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另外,你可以選擇一份好的專業,最好是技術方面的,經常實踐,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不要灰心,現在有很多公司對學習的要求是大專及以上學歷。

雖然你不一定有優勢,但是你還有機會。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也是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

再者,考公務員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這是一個全新的平臺。只要你好好準備考試,你不一定比那些本科生差。以前在網上還看到有網友抱怨說,自己是某985學校畢業的學生,畢業後考上了公務員。

但是沒想到自己一個辦公室的,都是大專生,還有二三本的學生,他覺得心裡有些難受。覺得自己白學了。我們先不考慮這名網友的心理感受。這個問題說明什麼?即使你是大專生你依然有機會,趕超那些本科生的。

但是不要抱有僥倖心理。你必須認清現實,人家能考上重點大學,就說明人家在一定程度上比你有優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只能相信勤能補拙。

為了不落後別人,你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就好像在跑步比賽中,即使有人比你領先,但是你把我好自己的頻率,咬牙堅持,不放棄,你依然有反超的機會。厚積薄發,考驗的是你的耐力。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就算全世界都不看好你,你不能看輕你自己。專科生也是有出路的。

——END——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這樣的情況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許多企業都學乖了,嘴皮子上抹蜜,“我們重能力不唯學歷,學歷不代表未來”。實話告訴你,他們根本不會去三本大專學校去招生。就算網申,他們根本不會看三本大專學歷的簡歷。因為,對他們來說,從烏央烏央的本科生中挑選合適的人才,遠比從更廣大的三本和大專生去篩選,效率高、成本低、風險小。說真話,10個重本和10個三本,未來十年成功率,還是前者要大,所以,企業這麼做,也是追求大概率。

一本、二本、三本、民辦、大專、中專、技校,這個學歷的設置體系,雖然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但也自有它的道理,不同層次的學歷,也有不同的培養方向。一本二本更多的是培養管理、技術、經營型人才,三本大專,更多側重於培養實用技能型人才,中專側重培養幼師、護士等專門技能人才,技校更是培養挖掘機、美容美髮、廚師等實用通用人才。這個社會,本來就是多層次分工的。這個話,大家不愛聽,但事實就是如此。

企業招聘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都設置了“一本”的學歷門檻。三本和大專,在招聘門檻前,輸在了起跑線(職場火鍋希望你們不要輸在終點線啊)。不是有一個段子嗎?高中畢業生對考上大學的同學說,我去創業了,四年後你到我公司來打工。還有更搞笑的,高考失敗的同學對考上大學的同學說,四年後我在工地等你。如果畢業就失業,大家可能都輸在了終點。

大專生,只要放平心態,不要拿自己的弱項去與一本生的強項對比,而是踏踏實實學好一門技術,將來的發展未必比一本生差。大專生的弱項,就是學習能力,你非要與一本生攀比管理和經營,你學過他們也拼不過他們。但你的強項是技能的專業性啊,比如,你學會了數控機床維修,你就是藍色金領,掙的錢比高級白領還多。

最後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了。我們當年高中畢業,有考大學的,有考大專的,有考職業學校,有考中專的,有考技校的。記得考大專的那批就在那裡罵,等於上了一個高級技校一樣,學的都是實用的專業技術。我有一個同學,就鑽研計算機修理技術,同時自學最先進的計算機硬件知識。他不爭不鬧,也不抱怨,就是練好本事。現在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的技術總監,年薪300萬。我們那一批一本生,混得最好的年薪30萬。

大專生怎麼了?未來一定是一個人工費很高的時代,什麼最貴?人工費最貴。好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大專),如果踏準了時代的脈搏,學習了人工智能、數控機床等高薪職業,畢業之後搶成香餑餑,未來十年,年薪百萬的藍色金領越來越多。


職場火鍋


隨著近幾年來高校的擴招,本科生的人數也一再超越峰值,本科生也變得越來越不值錢。用人單位對應聘畢業生的學歷要求也越來越高,本科生尚且尋不著一個好出路,那麼專科生的前途又在哪裡呢?


1.專注自身,勿與他人論長短

從業多年來,我接觸過很多專科畢業的學生,從與他們的言談交流以及日常工作上可以看出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卑的心理。平日工作上因為各種原因出現差錯內心的懊悔感通常是本科生的多倍,其實我懂得這種心理存在的原因。任職同一個工作,可是我與本科生在基礎上就不是一個層次水平。我如果犯錯誤了,我還能有機會繼續這份工作嗎,這通常是大部分專科生存在的一個心理。

但是拋棄所有的疑慮和害怕,將自己手頭的工作做的完美,做的漂亮才是專科生所必須認知的。本來在起點就已經輸了本科生一截,就更要在後天培養,先放下與本科生的比較,將自身做好。


2.就業方向不同,培養方向不同

本科生所培養的人才主要還是以通識教育為主,偏向於理論工作。而專科生將來的就業方向偏向於實踐,以操作為主。比如說獸醫這個分支,本科生有動物醫學,動物科學等專業,而專科只有牧醫一個專業,專科的理論知識也有,只是實踐部分偏多。

現代社會,日益增長的工作崗位比不上本科生的擴大速度,人才缺口仍然是高技術型人才,社會理論型人才已經接近飽和。而且像一些需要紮實的基礎知識作為鋪墊的航天航天,應用物理,軟件工程等高新技術專業,是不對專科生進行招生的,本科生也仍需深造。


3.專科仍需要提高自身類別

高考改革這幾年來,許多省份已經不進行三本招生了,所以專科生的所佔比例可能會更大一些。而且專科的社會認可度相對較低,許多專業證書的考級所需要的最低學歷水平都是本科水平。所以為了今後的發展,專升本對於專科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況且就業與繼續深造二者之間影響其實是不大的,線下線上都有許多培訓機構可以提升自己。在職場上,實戰能力是大於文憑這一張紙的,但是文憑是敲門磚,敲不開工作的大門,徒有一身本事卻無處實施,不是很可悲嗎。


所以上文三點,專科生能明白自己要做什麼嗎?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回答系原創,權益受保護,請勿抄襲、搬運。


優學優考策略


在職場生活中,學歷確實是門檻是敲門磚,對剛剛畢業的職場新人來說更為重要,但是檢驗個人是否成功是以一個人的能力和實力為標準的,並不能把學歷作為唯一因素來判斷一個人的未來。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重點學校出來的畢業生與專科生確實有很大區別。很多優秀的公司根本不會把這種機會留給專科生,從而,專科生就輸在了起跑線上。這並不是代表社會有不公平現象,恰恰相反,這正是社會公平現象所在。當然,凡事都有個別情況,撇開這些個別案例來看,高考就是一個大的分水嶺,考上重點本科與普通三本專科的學生,確實存在極大區別。



這種區別就是環境對人造成的影響。舉個例子來說,重點本科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更努力學習,他們討論和競爭的都是雅思、托福考試或者各種考研補習班。但對於專科生來說,普遍形成了一種好吃懶做,混日子的學習氛圍。即便有同學想要通過自己努力考本、考研深造,時間久了,這些理想也會在這種環境中消失殆盡。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來,各個專科學校讀重點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甚至連本科學校也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目的就是為社會上培養不可或缺的專業技術型人才。所以,專科生通過自身努力也能獲得社會認可。學力決定你的下限,能力才決定你的上限。不管是什麼學歷,努力最重要。更多問題歡迎關注交流,成長路上我們一起前行!


許悠然


我感覺專科也沒什麼的啊,我是14年高考失利,上專科,現在大三實習,學的是旅遊管理專業,現在在帶團,祖國各地的走,各地帶團,旅遊不花錢不說還掙錢,有什麼不好麼?無論211.985,三表,還是專科,主要看什麼專業,看你自己的個人能力,要是自己不上進,啥學校都白扯,說白了學歷只是針對國家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等有用,對於私人企業看得還是能力吧。

舉個例子,你是老闆,一個研究生,一個專科生同樣在你單位工作,專科生一個月給你帶來一萬利潤,研究生一個月一千利潤,你說你留哪個?

所以不能證明學歷高就有發展,就掙得多,事在人為,最主要的就是靠自己。


奮鬥中的95後


首先,我也是一個專科生,現在就讀於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在杭州下沙!我讀的是會計專業,將來大二可能會有銀行的訂單班來我們學校招生,我們學校出過五千個銀行的行長!

第一,作為一名金融類院校的專科生,畢業後大多會選擇金融類的行業,因為我就讀的是會計專業,所以可以去做銀行的櫃檯或者客戶經理,當然,想去銀行的本科生比比皆是,但是,雖然你是專科生,只要你在技能方面有毅力並堅持練習,就能在人群中突出自己,為銀行招聘人員錄用,我記得我上一屆的學長因為在技能比賽方面獲得了當地的技能尖子稱號而被銀行破格轉正錄取,所以,不怕你是專科生!就怕你自己不努力,只要你努力在人群中突出你自己不同於其他人的特點和能力,你就有機會!第二,作為學會計的我,考一些其他的比如證券,基金類的證書也能讓我在人群中提高競爭力,初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師等,還有一點我覺得很重要的是自己在社會上的閱歷和經驗,大學生最缺的就是這個,所以說要珍惜各種實踐活動和實習機會,鍛鍊提升自己,在就業中提高競爭力!


小生講大咖


我專科畢業,90後,從沒把自己當成大學生,安徽人,13年畢業來到瀋陽,從廣告公司最底層人員幹起,月薪800元,基本不夠吃飯的,去批發市場批發了5箱掛麵,10瓶老乾媽,早上和晚上都是吃這個,中午不吃飯,住的宿舍,一個月80元,每天和時間別的業務員在公司看視頻,我出去跑業務,就是掃樓,意思就是每層每戶的敲門,每天規定自己必須見到100個客戶,就這麼跑了一年多,15年7月份辭職,自己創業,一個人,沒有任何員工,一個14.6平米的商場檔口,一臺電腦,一個辦公桌,甚至連座機都沒有,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憑藉之前自己積攢的客戶資源,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將信用,服務周到,質量好,這就是客戶給我的評價,雖然現在還不怎麼樣,但是最起碼得比大部分同齡人強,16年4月份買房,僱傭員工4人,年後打算入手一輛10萬左右的車,因為正在考駕照,年收入大約40萬左右,依然感覺自己窮,因為外地人在瀋陽並不容易生存,與老婆從大學時期在一起,共6年不到,無論我有錢沒錢,她一直默默支持我,裸婚,沒有要任何彩禮,丈母孃和老丈人也十分講究,感激不盡,如今媳婦懷孕5個月,明年當爹,雖然有時生意不順,但是想想現在自己也還可以。我說這些不是想說明什麼,只是平時也沒人傾訴,在瀋陽真的沒什麼朋友,基本都是生意夥伴,在這裡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但是也覺得值得!奉勸同齡人或大或小的,只要肯奮鬥吃苦,並找對方向,你的人生真的可以很精彩!特別是在外地奮鬥的,一定要努力,因為除了你自己,沒有任何人能幫助到你!


皮志高的老爹皮長山



老師跟我們說,銀行願意招研究生和專科生,專科生用來做櫃員,研究生用來做預備幹部!

我因為學歷,我被一個重本985/211保研,在上海工作的律師這樣說,說如果我是二本會考慮我,感覺被侮辱了,沒學歷真的讓他說的沒發在大城市生活!

也因為學歷跟男朋友吵架。男朋友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醫生世家,爺爺是中醫,哥哥在天津血研究院,,,,反正就是從爺爺輩開始家裡的基本上都是醫生,用他的話說,自己家人都夠開個醫院了。在他面前有過自卑,所以對他的一些字眼特別敏感,他有時候說到面對的階層,我會覺得特別刺耳。

因為高考我們進了最不好的學校。但我們不是螞蟻,我們有改變的權利,也有改變的能力。我每次有些迷茫時,都會告訴自己,我現在的自卑。他日用最自信的微笑,跟你站在一個水平線上。

可能我文字表達的不好,因為太晚了,我困了,思維不夠轉了,晚安,


curiosity默


來自大專學校的學生,缺的不是智商和努力,真正缺的,是機會。機會少,導致眼界窄;眼界窄,導致放不開;放不開的最後,更多人選擇了將就和穩定。

誰不想過得好一些?誰不想在未來可以光鮮亮麗?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是不相信,是沒有機會,人家看都不看就跟我們說“不好意思”時,我們又不能脫下鞋子甩他們的臉。

很多人努力了,但機會還是有限。

大學三年沒睡過懶覺,努力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

其實很多都是沒有明確方向的努力,但即使沒有方向,也只能竭盡全力。

誰都要強,不想差別人太多。

寫到最後,還想說,我就是那個大專生,我一直在用自己笨拙的努力,實現著自己的小小理想。我回到了農村,從事著農業,認真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也許我做的,在別人眼裡都不算什麼,也許我努力的終點,最後也只是別人的起點。

但我就是不服輸,他們都說這是死路一條,但我就想把我愛的事情做到極致。

我承認,作為大專生的我們,也許在專業知識上比不過本科生,但我們也有自己最特殊的優勢。

人生路漫長,最終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寶媽smart


但是專目前的困局,其實是我國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造成的,過渡迷信學歷所帶來的後遺症,當然學歷在很大程度上是最能公平提現一個人學識的標準,但是正是因為這種癥結所在,造成我國目前專科教育發展速度較蠻的情況,全社會的注意力都被雙一流所吸引,那麼還有多少人來關注“專科教育的發展”,專科教育從國外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的專科教育發展比我國要好的多,已經能夠形成產研作一體化發展,而且我相信隨著各個國家提出製造業迴歸、工業2.0等轉型升級,專業性技術工人缺口將會越來越大,以後哪裡能夠提供大量的技術工人和研究室,哪裡就將迎來大量企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所以我覺得不能把專科和三本化為一類,他們的分工不同,三本的尷尬在於它的核心上與一本、二本是一樣的,只是三本的師資力量,口碑較一二本差距大,但是專科與本科培養的人才目的是不同的,拋開學歷因素,專科培養的是大部分的藍領階層,是技術工人,從未來來看,我國要構建新時代社會形態,那麼將技術工人地位提高是必然的趨勢,而且隨著技術不斷升級,相應的待遇必然升高,參照國外目前藍領技術工人年平均收入比大學本科高出1.5個百分點,所以說三本尷尬和專科其實關係不大,所以在讀的專科朋友,不要灰心,不要妄自菲薄,踏踏實實學好技術,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