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練書法也有兩三年了,一直筆畫掌握的不好,運筆方面就是感覺找不到技巧,應該怎麼辦?

靈狐49


運筆找不到感覺,大都與姿勢與執筆不正確有關。



看了您的習作,可能碑體臨得比較多,似乎還有些隋碑誌的意味……。

至於筆畫,則用筆太沉,提不起來,愛拖筆,顯不出隋碑誌的空靈之感。

還有您可能是懸肘書寫的,但還沒達到隨心所欲的境地,行筆較慢,所以在結體方面過於平正、刻板、遲滯並缺少體勢。


解決的方法建議幾點:

在懸肘運腕的基礎上,加強指力的運用,要能轉、提、切,起筆時多些藏、露鋒,行筆、轉折時多些承接搭連的變化,適當加快運筆速度;在學碑體的同時,參練一些趙孟頫的楷書及行書,以增加些結體的體勢;還有就是多讀帖,多琢磨,自會增強眼力,提高審美水準。

相信隨著時間積累,您自會突破瓶頸,達到另一番境界的。






臨池管窺


你好,根據你的圖片來分析,你存在的問題如下:

第一,運筆的速度很緩慢。運筆速度緩慢,是由於開始階段的能力不足,慢慢養成了的一種固定書寫速度。遲緩的運筆,致使筆畫滯澀。改變現在的書寫習慣,嘗試加快速度。
第二,沒有層次感。層次感的產生,是靠書寫節奏的


而產生。當你能夠快速的運筆以後,便要學會節奏的控制。節奏非快非慢,是快慢結合。(可參考音樂中的節奏來領悟)
第三,臨帖觀察不仔細。我們臨帖學習,因為學習能力的問題,不可能要求一個兩三年的人臨寫的多好,但是,對筆畫的基本分配,應該有準確的安排。筆畫的間距、方向,至少應該和字帖中的一致 。如果很容易就能看到的問題都不能發現,更精細的筆法細節就更難以觀察出來。耐心細緻的觀察以後,再下筆,能提高你的結構能力。
第四,起筆的方法不對。一個筆畫的成敗,起筆起到決定性作用。下筆的角度、方向、輕重、轉折、頓挫,每一個環節上出現失誤,這個筆畫後面就不用再寫。建議觀看書法教學示範,直觀的感受加上示範人的講解,對你的起筆方法,會有正確的指導幫助。

第五,運筆的提按頓挫,是表現書法筆畫變化的手段。點畫整齊劃一的一般粗細,直接影響了書法的質量。學會輕重緩急的運用,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第六,臨帖不要雜。初學書法,以專攻一家,精研細琢,去體會筆法的變化,看到每個筆畫,知道用什麼筆法去完成。今天臨一樣,明天又臨另一樣,今天臨寫的尚未體悟出來,明天的字體又和今天的筆法相沖突。最後不知所從。在沒有悟通書理以前,專攻一家,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上是我對你存在的問題分析和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子衿tjk


書友你好!首先我也是一個寫字愛好者,練習毛筆字也只有2年左右!對於評價二字實不敢當!我只能發表一下自己對寫字的看法,從你所寫的字型結構及運筆的意向來看應該是學的歐楷吧!可以看出你現在急於求成的是結構,要知道歐楷最基本的特點是筆劃;每一個筆劃的運筆都是有技巧的!例如:戈勾,垂露豎,懸針豎,柳葉撇,豎勾跪筆彈鋒等就不一一道來了,就這些筆劃都得長時間練習才能掌握的!只有仔細臨帖練好筆劃才能進入歐楷大門啊!這一步是每一個學習毛筆字的人不可省略的步驟,筆劃練好了再研究結構,此時再寫字最少4分形似, 對於歐楷結構要找到每個字的重心,簡單說就是找到每個字裡筆劃與筆劃之間的對應點,細讀帖!多練習!祝君成功!加油!膚淺意見不到之處望諒解!










浪子無緣


我學書至今整好兩年,平均每天不少於3個小時,有時候時間允許的話,早上醒來就開始寫,直到晚上睡覺。體會下來,感覺每天時間練得不夠的話,手上的感覺難以形成肌肉記憶,尤其剛開始練基本筆畫階段,每次寫上1個多小時以後,才能進入狀態。不知道您是否每天堅持寫,每次能堅持寫多久?假設您每天寫,可是每次只能寫一會,個人感覺功夫下得還不夠



K155大黑


臨帖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對於這種問題,我認為你應該想想,如果要臨好字帖會涉及到哪些因素?而我認為每部書貼都是外部環境和內在因素共同造就的結果。

做到這一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情景的再現,想象一下那位書法家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懷著什麼樣的心情,自身在什麼樣的水平下,從拿筆到書寫的動作有什麼變化,在書寫過程中的有什麼心情變化從而寫出的這樣的作品。

所以,若要要臨帖以假亂真,我認為影響臨帖效果的因素有以下這些:

客觀因素包括政治環境、社會環境、筆墨紙硯。

主觀因素包括當時的心境、心情、技能和熟練度。

如果認為我說的不全面,希望大家在評論中補充,集眾人之力幫助大家。

對於題主問題的回應

抱歉,知識淺薄,沒看出題主臨的什麼貼……

那麼拿我來說,我目前在臨唐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



1.首先要搞懂背景。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是唐太宗為表彰三藏法師去西域求取真經而後翻譯而作的序,唐高宗李治記錄,有唐代著名書法家僧人懷仁在內府蒐集王羲之各書貼中的字編成,於公元672年(即唐高宗李治咸亨三年)製成。此時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已去世,而咸亨三年西南蠻起事,高麗起事,吐蕃蠢蠢欲動,大唐的影響力因唐太宗去世略有減小。由於唐太宗因功績顯赫,只有王羲之的書法成就可與之相配,因此唐太宗極愛王羲之書法。我認為唐高宗是在借李世民所著的《王羲之聖教序》威懾四方,鼓舞百姓大臣。


而懷仁作為當代著名書法家,與玄奘法師同為僧人,以對唐太宗和玄奘大師尊重的心態在內府選取王羲之作品中的字集成《聖教序》,威而不顯,莊重且盡顯高手風範,全篇30行,2400餘字渾然一體。

2.讀貼

⑴讀貼先要切合懷仁當時的心態。尊敬,一絲不苟。

⑵然後先搞清楚字的筆畫順序,預先想好怎麼運筆才能寫出預期效果。


例如:
草字頭應先寫兩橫,這樣更易牽絲;寺應該最先寫豎或者最後寫豎,其餘筆畫一氣呵成;金下面的結構如果先寫橫豎,其餘一筆呵成更顯連貫和流暢,否則會顯得機械、不自然。

⑶確定好第一筆的起止點、邊沿線和弧度後,其它筆畫的起止點、轉折出只需找到與其它筆畫起止點和轉折出的交點(正如三點確定一條直線,三點也可以確定一個筆畫),最好一個筆畫找出三個交點,然後並記憶即可,隨即一氣呵成,要有節湊,動靜結合。




如:如果要記住豎鉤寫一個筆畫,只要在其轉折點、起筆、收筆點畫十字線,往上下左右找交點,這樣就可以找到許多參照。

⑷以後再反覆糾正。

3.反覆練習

臨帖實際是對字帖的一個記憶過程,如果能記住每一個字,那麼離成功已經不遠了。臨帖不是機械的抄寫,不是隻要寫的遍數越多越好,一定要對整體和單個字具體的分析。只有讀懂才能學懂技法和規律,從而靈活運用。我建議練習時先寫大字後寫小字,先大字可以更易發現錯誤,及時糾正,練習小字可以更好的練習筆畫之間的起承轉折。同時應該加快書寫速度,在快中求準,這樣你會發現的所寫的筆畫更加自然,平滑,好看,畢竟古人在寫字時一定是比較快的,實用意義更強。

以上皆為淺見,如有異議,歡迎質疑,相互探討。希望美好的背後有你們的支持,求關注


志在書法


字練的很好了,說實話字寫得很有力量,比我寫得好,我是外行,只想與書家談談一些想法。例如:練兩年練什麼?練十年練什麼?練一輩子練什麼?

換一種說法,用筆正確,熟能生巧,用筆不正確,熟練的毛病怎辦,結字正確,熟能生巧,結字不在正確,熟能生醜怎辦?

用筆正確誰會告訴我?

只能從墨跡入手,智永的千字文很好。可研究借鑑。

結體問題比較麻煩,為什麼?米芾曾經寫了三四張書法,後面感慨只有三四字滿意,可見,大書法家也有的字結體有問題。問題在哪?啟功看了後說我看都挺好,沒啥毛病。可見結體的難度有多大。

怎辦?自己悟!

最後,我認為米芾的招數比較好,那就是集古字,啥意思,挑著練字(我更喜歡研究字)。研究一個字誰寫的最好就臨那個字,不管門派碑帖好就拿來成為自己的。

用筆正確……結體完美……邊練邊研究……行、楷一起研究重點在行書……學以致用利用好字寫短句,記日記一句話日記…日積月累十年後我不敢想結果……您呢?


醜書學


我練了四個月,每天四個小時,雖然寫的還有很多問題,但也不會像你那樣。為什麼呢?絕對,有效,足夠長的練習時間;用正確的筆法一個一個的練筆畫,不成功就沒有下一步;結體,找共性,特點,規律,再加時間。總結,在正確的方法前提下,練習時間只看你每天寫多少個小時,說自己練了幾年,那說明不了什麼!現在你可以想一想了,我上面說到的,你都做到了嗎?不言而喻!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祝你成功朋友。



起源之地


兩三年到這個程度確定有點問題。看你筆劃只有捺腳找到感覺了。書法中的筆劃猶如蓋房子的磚,磚七扭八歪,質量不過關是斷斷蓋不出好房子的。所以趙孟頫說結字因時相傳,筆法千古不易,意思是字形結構因時代而變遷,但筆法是不變的,這麼說並不是筆法比結構重要,而是初學階段筆法更需側重,先過筆劃關。方法很簡單,也不著急臨字,先從點橫撇捺開始,寫好了橫再寫撇,寫好了撇再寫捺,以此類推,相信會比較快的解決問題。一家之言,共勉!


李明春40


練習書法兩三年,寫成這樣,進步應該說是很緩慢的了。建議你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改進:

一、選一本古人碑帖認真臨習。在你的字中,取法不太明確,比較雜亂,練習書法應該先專後博,先從一家入手再及其餘。

二、臨帖方法要正確,要臨帖與摹帖相結合,臨可練筆法,摹可得字形,二者有機結合,方可形神俱備。

三、多看展覽,多看原作,多與志同道合的書友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四、學習一點書法史、書法美學及書法基礎知識,從理論上更好地理解書法。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根據你的情況,

一、字體的結構沒有掌握;

二、基本筆畫也沒有掌握;

給兩點建議,先定型結構,然後定型筆劃。

一、臨摹,先不要用趙體字,最好是選用歐、顏、柳、黃自元、姚孟起、胡問遂的字體,放大到9×9cm格子用,描紅,堅持,堅持描,一直到你肌肉和腦子記憶牢固後,能脫體。

二、多去網絡視頻看看別人是如何運筆的,把不好的筆劃單獨練習,只要不斷的用心總結,相信會有不錯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