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非遺墜子戲保護成果展演在深澤縣舉行

長城網9月6日訊(記者 張曉明 通訊員 翟海靜)墜胡聲聲震九皋,粉墨登場豔滹沱!2018年9月6日上午,深澤縣石油工人俱樂部座無虛席,由河北省文化廳指導,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河北省藝術研究所、石家莊市文廣新局、中共深澤縣委、深澤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河北省戲曲類非遺傳承與發展研討會暨國家級非遺深澤墜子戲保護成果展演,在這裡隆重開幕。

国家非遗坠子戏保护成果展演在深泽县举行

“深澤墜子戲”圖片展。 記者張曉明 攝

開幕式在“深澤墜子戲”圖片展中拉開了帷幕。一幅幅新穎獨特的紀實攝影圖片展示了深澤墜子戲的發展史及近年來墜子戲保護與傳承工作的成果。

開幕式後,觀眾欣賞了深澤墜子戲專題片《墜子心韻》和國家級非遺深澤墜子戲保護成果展演中的8個優秀劇目。

国家非遗坠子戏保护成果展演在深泽县举行

墜子戲《繡兜兜》 記者 張曉明 攝

今天出演《定計》的兩位演員張國玉與張濤濤是父子倆,他們全家老少都痴迷於深澤墜子戲,被認為是梨園行裡的特殊典範。

除此之外,馬裡中心小學學生表演的《大愛無疆》引人注目。據瞭解,馬裡中心學校是深澤墜子戲輔導基地,也是深澤縣“非遺”戲曲進校園的重點學校之一。該縣文化館、墜子劇團每週都派專業教師到學校對小學生們進行墜子戲輔導,先後編排了多個戲段,既提高了孩子們對“非遺”戲曲的興趣,又培養了一批墜子戲小演員。

国家非遗坠子戏保护成果展演在深泽县举行

展演現場的觀眾。 記者 張曉明 攝

多年來,深澤縣委縣政府從師徒傳承、家庭式傳承、戲曲進校園傳承、群眾文化傳承等多方面著手加大力度對深澤墜子戲進行傳承和保護。2008年7月,深澤墜子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深澤墜子戲第二代傳承人年近八旬的張正平、段玉榮夫婦也應邀來到現場,他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講述了深澤墜子的起源、困境和創新等發展歷程。段玉榮表示,深澤墜子能夠走到現在,離不開縣委、縣政府政策、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他們希望“老演員要做好傳幫帶,廣泛吸收新學員、新演員,不斷創排新劇目,反映新時代新生活”。

下午2點,在縣政府會議樓第四會議室召開了河北省戲曲類非遺傳承與發展研討會,省市政府領導以及專家學者就戲曲非遺文化的傳承開展了熱烈討論。

“改造劇目不僅僅是提供正能量,作品還要有筋骨和溫度”,河北藝術職業學院院長龐彥強在研討會上對劇種改造和劇種發展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像‘耍碗’這種戲曲絕活要發揚光大”,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一級編劇陳家和認為戲曲絕活能夠增強戲曲的生命力,同時他提出建議,戲曲發展“千萬別貪大求洋”。

“風格一定要接地氣”、“城鎮化與生活化相結合”、“要培養出角兒來”……大家紛紛發言,把研討會推向了高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