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限制玩電腦、遊戲的孩子大部分都考上重本了,反而一般考上大專都難?

郭嘉文G


首先,題目內容不敢苟同!我接觸到的學生中,玩遊戲把自己毀了的佔絕大多數,特別是前幾年的黑網吧玩DNF,LOL,現在的手機玩王者,毀人無數!

其次,我的孩子現在讀初二,我的管理方法是堵不如疏,他算是個小學霸吧,也喜歡玩遊戲,在家,手機,電腦,平板隨便他玩!但有條件,時間限制:週一到週五手機不能開機,不玩遊戲,主要培養自制力和以後初中畢業後到高一級學校,面對遊戲有免疫能力!

最後,看看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1 英語對話,你聽不懂,聊歷史,你說不知道,聊名著,你說無聊,談數學,你說頭痛,你聊起遊戲,神彩飛揚,好吧,我就安靜地看你牛逼。

2 永遠記得有一次在深圳的一個書店裡,一個約莫十四歲左右的男孩子問服務員有沒有《戰國策》,我以為他是要《三國無雙》之類的遊戲,那是2006年,服務員把他帶到古籍櫃,他居然就去看了,那些玩遊戲的,你玩的,真的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不玩遊戲你覺得和別人沒法聊,只能說你的圈子也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

3 我只告訴孩子我所走過的彎路,掉過的坑,不讓孩子走歪路,其他的自由發揮,後輩沒必要什麼都向我們學習。我本科學歷,我女兒才讀完小學,我發現她除了社會經驗不如我外其他方面的知識一點也不比我少,語言表達能力不知比我強多少。世界就是一個大戲臺,每個人唱好自己那段就好了,後面的戲自然會有別人來唱。

4 別人孩子會的東西,你的孩子學不會,你的孩子會的遊戲、唱歌別人分分鐘學會,你會誰該更擔心。

5 比爾蓋茨就是家裡完全不管他玩電腦,導致大學輟學。家長要警惕,悲劇不能重演;

6 會玩的孩子,更會學習,優秀的孩子學習能力更強,學習有方法,玩也有技巧,唱歌,美術,體育都喜歡。

7 小的時候你不讓孩子見見世面,等到將來長大了以後,突然接觸到這方面東西的時候,他會控制不住的。那個時候他已經有獨立的思想,已經不是你當年想說相關的小朋友了,你怎麼辦,你根本管不了了。

8 孩子上小學的時候,週日早上討了一元錢去家門口的遊戲室玩格鬥97,一個上午沒有回家,一個遊戲幣二角,一元錢還沒玩完,一上午占人家一臺機器。後來怕孩子玩遊戲不回家,送了一臺ps1給他,玩了沒兩天看到孩子做在地板上,大夏天空調房間脫掉上衣包住遊戲搖表把在玩,感覺很奇怪,一問才知道雙手拇指的皮都磨掉了。遊戲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好在後期的引導比較好。玩遊戲是好是壞真不敢妄加論斷。後來孩子大學期間一個宿舍的同學都是通宵玩遊戲,唯獨他正常睡覺,按照孩子說的,這些同學玩的都是小兒科,我在初中的時候都玩的比他們高級,沒有癮了。想想孩子初中一年級的時候家裡電腦幾個月都不關機,在家架設私服遊戲,吸引同學加入。直到現在有時還在一直問,當年爸爸媽媽為什麼不支持培養他學習計算機,現在一定有很高的計算機水平。


遊戲大咖王


有那麼多的孩子,因為玩遊戲而荒廢學業,特別是高中生,初中還是學霸,上了高中就變學渣,原因是玩遊戲。

同時,那些最終考入重點大學的學生,卻沒有沉迷遊戲的,甚至從來不玩遊戲。 遊戲儼然成了影響學業的罪魁禍首,但是玩遊戲又是趨勢,無法阻止,該如何處理好這兩者的關係?

這確實是一個好多家長都感覺到糾結的問題,一方面各種遊戲廣告鋪天蓋地,很多還打著益智的旗號,另一方面是孩子因沉迷遊戲荒廢學業,迷失網吧,甚至違法犯罪的報道也屢屢見諸報端。

作為一名關注此類問題多年的高中班主任,以下三個方面可供參考。

1.學業很重要,勞逸結合才有效。

中國曆來就是一個重視教育的國度,時至今日,孩子的教育幾乎都成所有家庭的頭等大事。重視沒有錯,但是方法是否妥帖得當就值得商榷了。

因為重視,所以可能就給孩子很大的壓力,要求過於嚴格。 有些家長很信奉古人的教條:“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本來,學習是一件艱苦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注意科學用腦,讓孩子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就算孩子求知慾旺盛,主動性強,長此以往,也可能對學業產生牴觸心。

所以,在督促孩子學習的時候,還是要做到勞逸結合,張弛有度。

2.如果孩子已經熱衷於遊戲,疏通是比堵截更有效的解決方法。

在電子設備高度豐富的今天,如果讓孩子完全杜絕電子遊戲,那應該是不可能的,就算家裡嚴格管理和要求,孩子在外面更廣闊的環境裡接觸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而有些氛圍比較民主的家庭的做法就值得我們借鑑,比如我一個親戚家的孩子,有段時間就有點沉迷遊戲,家長就跟孩子約好遊戲時間,並且監督執行,最終也考入了211,孩子的表哥也玩遊戲,但是在之前也考入華科。

但是,這並不能說明玩遊戲就能考入重點大學,這隻能說明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對孩子成才的重要性,所以不能看到表現就盲目模仿。


3.家長對沉迷網絡遊戲的危害性,一定要有充分的認識。

網絡遊戲畫面精美,情節扣人心絃,不斷的過關獎勵讓玩家充滿成就感,所以很多人玩遊戲的確一發而不可收,對孩子來說,會嚴重影響其專注力的培養,也會讓他對其他的事情提不起興趣。

而且,WHO在今年年初宣佈,該組織將在今年發佈的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中,加入“遊戲成癮”,並列為精神疾病。可見其危害之巨。 所以對孩子從小就應該做好引導,有時候要採取強制手段。


如我親戚家,在孩子考入大學之前,就堅持在家裡沒有接入寬帶。堅持幾年,效果非常好。 遠離遊戲,理性看待遊戲,讓初中的學霸在高中還是學霸,而非快速便為學渣。一定要提高自制力,能力做最好的自己。


優學優考策略


我們很多父母,總想用我們有限的人生經歷來限制我們的孩子,給孩子設立了很多的條條框框,甚至用各種補習班擠佔孩子的時間。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社會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如果用我們有限的經歷和眼光去看未來,真的不知道將來的社會到底是怎樣的。用今天的經驗去引導孩子的明天,不知是禍是福。

紀伯倫(生於1883年)是黎巴嫩著名作家,被稱為"藝術天才"、"黎巴嫩文壇驕子",是阿拉伯文學的主要奠基人。他寫過一首關於孩子的詩,至今讀起來仍然讓人深受啟發。讓我們一起來追尋這位偉大作家、詩人的靈魂:

注:之前引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愛玩的孩子與不愛玩的孩子的差異,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所引用的例子可能不妥切,現已刪掉,僅保留能夠表達我中心思想的文字。請網友們見諒!


多哈心理


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導致孩子的命運也不同。孩子的各種習慣養成通常與父母有很大關係,尤其在青少年時期,對於孩子玩遊戲,玩電腦的行為很多家長都很頭疼。但是不是每個家長的處理方式都是正確的,而這些將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進而影響考大學。所以說,如何才能把握好這個限制的度非常關鍵。


首先,家長要了解孩子有種逆反心理。如果在幼年,孩子的意識形態發育不完全時,家長過度干預防止其接觸遊戲,很有可能會使孩子對遊戲電腦的好奇心更重,進而揹著家長進網吧,沉迷於遊戲。


其次,很多家長大都對遊戲有一種偏見。其實有些益智遊戲對於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組織能力都有好處,有助於大腦開發。同時,有些競技類遊戲也有助於孩子規則意識以及反應能力的養成。


再來,家長也要換位思考一下,通常大人在工作之餘還有放鬆,別說孩子了。在枯燥的學習過程中,有一些娛樂的消遣也很正常。只要與孩子規定好每天的玩樂時間,這件事情就能有個良性的發展。


最後,對於孩子玩遊戲這件事,家長不能表現出過度反對。而是要以一種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告訴他什麼是正確的做法。如果一味的反對,孩子只會覺得你不尊重他的愛好。另外,也要引導孩子適當發展其他有益的興趣愛好,以免他因為無聊而拿遊戲消遣時間。


決勝網



這個問題我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孩子為什麼喜歡玩遊戲,然後再看父母怎麼引導可以促進孩子的成長。


孩子喜歡玩遊戲一般來說有三個原因:1、學習壓力大,通過玩遊戲放鬆心情;2、生活比較單調,缺乏其他的興趣愛好;3、在好朋友中尋找歸屬感和獲得認同。


父母們要理解孩子心理的需要,TA們需要適當地放鬆,需要除了學習之外更豐富多彩

的生活內容,更需要同伴的友誼。這就是為什麼被適當地限制,孩子反而學習成績好,強行壓制孩子,與遊戲完全隔離開,反而影響孩子學習意願的原因。


但是電子產品類遊戲通常都製作得很精美,孩子玩手機的時候能夠被色彩絢麗的畫面和生動立體的音效深深吸引,加上關卡設計得扣人心絃,每過一關都能得到及時的鼓勵,讓孩子成就感十足。所以,孩子很容易被手機遊戲奪走注意力,甚至開始沉迷。父母應該怎麼引導呢?


最有效的方法是幫助孩子找到TA喜歡做的事情,並且發展為興趣和愛好。當孩子對外部世界充滿好奇心,對很多事情都想嘗試,生活被興趣愛好填滿時,對於遊戲的依賴就會大大降低。


在玩遊戲的時間安排方面,父母可以利用“制定家庭規則”的方式來適當地限制。比如,對於小學生來說,規定所有家庭成員,每天在家使用手機的時間累計不能超過1小時,除了週六週日其他時間不能玩遊戲等,視情況而定。


最後提醒父母的一點是,孩子一生的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父母給孩子做好的榜樣,是最重要的。


有關孩子玩遊戲的問題,大家可以在手機的應用商店裡下載《蘭海說成長》APP,裡面的視頻課程包括0-6歲、6-12歲、12歲以上三個年齡段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的具體方法。


希望回答可以對你有用。


超級育兒師蘭海


您能考慮到這個問題,相信您在教育孩子上也花了不少心思。一味地管教約束對孩子的教育起不到積極的作用;引導孩子,讓好習慣成為孩子內在的一部分才是最好的方法!


首先電視、遊戲、手機都是我們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家長不必像對待毒品一樣,防著孩子接近它們,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把它們也當成正常的事情,不沉迷其中。

過度的管制只會讓孩子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加重他的探索慾望,最後就形成了越管越管不住的奇葩局面。這樣還會破壞家庭關係,使孩子產生逆反,把不滿發洩到學習身上,產生厭學情緒。最後就像你說的大專也沒考上。

我覺得正確的做法就是孩子想看、想玩,就讓他心安理得的去做,不要一邊玩著一邊揹著負罪感。

關於如何減少孩子看電視、玩手機,我回答了很多簡單說幾點:

1、最重要就是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2、好習慣要從小培養,多小,兩三歲。比如用陪伴,親子游戲,閱讀等代替看電視玩手機。不要等養成習慣了再去克服,就不容易了。

3、給孩子自由,讓他自己去做主安排。只要家長引導的好,大部分孩子都是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

養成了習慣,閱讀對孩子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你會發現在閱讀中長大的孩子智力水平選高於電視機前長大的孩子。


寶媽小八卦


遊戲名字嗎阿才知道的,你也沒有啊我的意思就是在學校的老師嗎我阿彌勒啊!巴了就沒有什麼⊙∀⊙?什麼都沒看到過來看一下你就沒有去哪裡還有多少錢啊孩子好好工作吧嗯嗯好的老婆你是不是傻嗎我的意思了就知道欺負我沒有發現我遊戲大學屋頭沒得啥子哦


用戶282771224


你以為你不讓他玩他就不玩了呀,現在玩遊戲多方便呀,一個手機就可以玩。你越管他,她就越想玩。而且越容易入迷。

一直沉迷在遊戲的世界裡那還有心思學習,聽課也會分心學習成績當然就不好了。整天都想方設法的多玩會遊戲。

倒不如允許他玩會時間不要太長控制好他,這樣他能光明正大的玩了,也不會整天想辦法偷玩了,對遊戲的迷戀也會降低。你在和他約法三章,只要學習好就可以玩學習不好就不允許玩。這樣他就會反過來因為遊戲而去學習了。


小人物6632


讓孩子適當玩玩遊戲其實並不是壞事,但一定要注意要適當玩不要讓他玩的時間太長要不容易沉迷。

玩遊戲需要動腦子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子腦子靈活會活學活用知道想辦法,遊戲關卡過不去了孩子就會自己想辦法開動大腦去想怎麼才能過去這關,這樣也開拓了孩子的思路。將來遇到事情時也知道想辦法來解決不會聽天由命。

玩遊戲好處是有的但一定要利用適當的時間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讓他玩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小時。因為遊戲很容易上癮有很多孩子就是對孩子放任隨便他玩結果沉迷進去了。沒心思學習光想玩遊戲,在家裡不讓玩就去黑網吧。甚至曠課逃學去玩沉迷在遊戲的世界裡無法自拔。所以家長朋友們一定要監督好孩子,玩遊戲可以但一定要適度。


搞搞901


玩遊戲容易上癮容易沉迷,一接觸遊戲就一心只想玩遊戲耽誤學習這是很多家長們頭痛的事情。

你不讓他玩並不一定是正確的方法,那樣會讓他對遊戲更好奇更渴望。但是你不讓他玩,他就會去偷偷玩,不讓你知道。

這樣玩的就會更投入更容易沉迷。每天心裡想的都是怎麼偷偷玩遊戲怎麼玩好他不被發現,那還有心思學習。學習成績自然就會下降了。

倒不如允許他去玩但不要玩的時間太長,至於玩多長時間取決於他學習成績的好壞。

這樣他要想多玩會遊戲就會自己想辦法把學習搞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