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ikana:關於留洋球員回歸中國聯賽的看法

Asaikana:关于留洋球员回归中国联赛的看法

剛才看了會評論,就留洋迴歸的問題,球迷普遍噴的比較厲害,我一直沒怎麼評論,今兒就囉嗦一把:

先甩看法,我反對不分青紅皂白就狂噴留洋迴歸的現象:

(1)很多球員出去的目的就是以後有一天鍍個“留洋”的金回來,並且很多經紀公司就是專門從事這樣的“留洋鍍金”生意。從球員角度來說,留洋可以接受國外訓練體系鍛鍊,更可以為自己的簡歷上添上亮眼一筆,且不必受到國內轉會費泡沫影響,自降身價,以後回國更容易找到工作,同時萬一夢想成真打出來也不用回國了,是一舉多得的好事。總之請注意,極大多數的留洋球員,並非是被國外球隊主動相中的,而是各方面促成的“機遇”,這樣的留洋,最終回國毫無意外。

(2)從俱樂部層面說,國內好球員已經瓜分殆盡,從效率上來說,與其花大價格從國內俱樂部挖人,不如轉向未受國內轉會市場泡沫影響的留洋球員。換位思考一下,身為足球俱樂部投資者,顯然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這條“物美價廉”的路徑。

現在的留洋模式,打個比方,我看起來就和現在中國家長熱衷於送小孩去國外留學一樣,有一些可以在國外從此落地生根飛黃騰達,但更多的人也是看中國內市場選擇回國創業或帶著“海歸”的光環投奔國企,這種留洋完全是家長的一種試驗性、賭博性的投資,我為你規劃了你一條路,怎麼走,更多的是要靠留洋的人自身努力。

我們應該從中國足球的兩方面來看待留洋現狀的利與弊——中國球員的水平,和中國聯賽的水平。

中國球員的水平,實事求是的看,和綜合國力不成正比,整體仍處於世界落後水平,連世預賽亞洲12強都進不去的我們,沒什麼理由去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如果21歲還沒法進入歐洲一流聯賽的一線隊,我覺得回來踢球也沒什麼問題,畢竟球員最重要的培養階段(12-16歲)和發展階段(16-20歲)已經過去了,剩下的只需要正規的比賽磨練了,再廝混在一些歐洲低級聯賽或者預備梯隊,那和回國也沒什麼多大區別,對於對方球隊來說,也願意出售超過20歲的非歐盟球員,儘早套現或為自己的球隊瘦身。

中國聯賽的水平,中超甚至中甲,現在大牌外援逐漸增多,競爭程度也越來越激烈,引進的外教團隊也大大的提升了球隊的技戰術和訓練水平,一些俱樂部還會不斷組織球員去國外參賽,因此選擇回國也一樣能接受到比較正規的歐洲式訓練保證,並不比在歐洲低級聯賽或者預備梯隊踢球要差。實際參觀過歐洲低級別俱樂部的人應該能感受到,很多俱樂部的軟硬件水平,與同國高水平球隊之間差距相當明顯,如現在留洋熱門的葡萄牙低級聯賽,很多俱樂部的訓練設施和供中國球員鍛鍊的聯賽的競技水平甚至不如中乙球隊。

不可一棍子打死一片,不分青紅皂白罵俱樂部毀人才或者罵球員貪戀錢財不思進取。中國球員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在歐洲聯賽立足的,中國足球也不是簡簡單單靠送一大堆球員去海外踢球就能飛速提升的,光看錶象沒有任何意義,留不留洋肯定不是足球水平整體提升的決定性因素。

總之,我的觀點:對於歐洲俱樂部主動相中並培養的留洋球員,或在事業上升期和擁有穩定出場率的情況下,不宜挖回國內踢球。具體來說,就是我反對兩種情況:一是像當年孫繼海鄭智楊晨那樣正處於在歐洲聯賽一線隊的巔峰時期的球員;二是正在歐洲優秀俱樂部青少年梯隊進行培養的19歲以下球員。你把這樣的人挖回來,我覺得這真是耽誤中國足球了。屬於兩者之間的,比如長期在歐洲低級別聯賽、或超過20歲仍無法獲得一線隊穩定位置的球員,應儘早回國接受職業足球鍛鍊。在我看來,把球員送出國踢球一點錯也沒有,踢不出來趕緊回來也一點錯都沒有,這就是足球轉會市場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

(本文作者為中國足球研究院022、TransferMarkt中國區管理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