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孩子不需要補鈣!孩子補鈣誤區,您了解多少?

在媽媽圈裡,補鈣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然而,內地媽媽對孩子補鈣這件事上的認知卻和香港媽媽有很大不同。

在孩子補鈣這件事上,很多內地媽媽顯得有些"過分擔憂",甚至在網上也流傳著很多孩子由缺鈣引發的症狀表現:寶寶容易出汗、頭髮少、出牙晚、身高長得慢等的問題,為了不讓寶寶輸在"補鈣"的起跑線上,不少媽媽們會額外給孩子吃鈣質補充劑進行補鈣。(旅醫網——您的心腦血管健康服務專家。)

然而,香港媽媽對孩子補鈣這件事上卻顯得雲淡風輕,很少提及,更不會貿然給孩子補鈣。

孩子補鈣實屬“罕見”,寶寶不需要額外補鈣

寶寶容易出汗、頭髮少、出牙晚、身高長得慢,不能總是因為這些就懷疑孩子缺鈣,相反地,這些現象跟缺鈣都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衛生署2010年的一份嬰兒及小童飲食調查顯示。香港小朋友的鈣攝入量十分充足。每天飲用360-480毫升牛奶的兒童,83.2%鈣攝入量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標準。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攝入量,鈣的適宜攝入量每天為:

0~6 個月齡:200 mg

7~12 個月齡:260 mg

1~3 歲:700 mg

對一歲以內的寶寶,主要的食物就是母乳 / 配方奶,母乳或配方奶中的鈣(每 600 毫升中就含 200 毫克鈣)就能滿足孩子的需求,而且利用率也更好,只要寶寶吃好喝好,生長髮育情況也好,就不需要擔心寶寶會缺鈣,更不用額外補鈣。

到一歲以後,鈣的主要來源有奶類、綠葉蔬菜、豆類等,飲食均衡,各類食物都吃,均衡飲食,完全可以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鈣,還能幫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美國兒科學會也不推薦給健康的孩子用鈣片之類的補充劑來補鈣。(旅醫網——您的心腦血管健康服務專家。)

嬰兒是以母乳或配方奶粉為主要食品,而且中國內地的飲食結構跟香港並沒有太大差異,因此,不管是在內地還是在香港,孩子的飲食中並不缺乏鈣,無需再補充其他鈣質補充劑。

所以說,只要孩子好好喝奶,乖乖吃飯就一定不會缺鈣!

孩子是否缺鈣,這些檢查不靠譜

Ⅰ 通過骨密度高低判斷

所謂骨密度檢測,檢查的是骨骼中礦物質的含量,而鈣是人骨骼中的主要礦物質,因此我們常常會用骨密度測試來判斷一個人缺不缺鈣。

但是,兒童是否缺鈣,並沒有一個所謂的標準,嬰幼兒應該要有相應的骨密度參考範圍,但目前由於干擾的因素很多,在技術上還沒法確定判斷兒童骨密度的專有標準。所以,臨床上一直在拿成人的標準來判斷孩子的骨密度。

兒童的骨密度本身比成年人來的低,又一直拿成人的骨密度標準來衡量處在快速生長髮育期的孩子,測出來的骨密度自然會比較低。

所以,這種連標準都沒有的骨密度測試,是無法判定孩子是否缺鈣的。

Ⅱ 通過測血鈣判斷

人體99%的鈣都在骨頭和牙齒中,只有1%的鈣遊離在組織液和血液裡,鈣的有效存在區域並不在血液。

正常情況下,人體血鈣水平受生長激素、鈣降素等激素調節,當血液中的鈣含量不足時,骨骼中自動遊離出一定的鈣去補充血清中的鈣,只有在極度鈣缺乏時血鈣水平才略有下降。

《中華兒科學雜誌》就曾刊文明確指出,血鈣水平不能不能用於判斷人體鈣營養狀況。

99%的孩子不需要補鈣!孩子補鈣誤區,您瞭解多少?

因此,以血液中的鈣含量判斷孩子是沒有意義的。

即使缺鈣也不一定需要補鈣

母嬰保健品的醫生會通過臨床診斷,比如看嬰兒是否發育遲緩、容易骨折,前胸下方有凹下坑等,來判斷嬰幼兒是否應缺鈣或維生素D而患有佝僂病。

如果認為有可能患病,孩子會被轉介給專科醫生。而專科醫生判定是否缺鈣,還要看X光檢查、血生化檢查、尿液檢查等結果。

因此,當孩子被判定缺鈣時,父母不能僅憑几個簡單的指標或者醫生的臨床初步診斷,就貿然為孩子補鈣。只有找到缺鈣原因,確定如何補鈣才能對症下藥。

即使醫生確認嬰兒缺鈣,也不能簡單地一補了之,造成缺鈣的原因有很多,譬如可能是缺乏維生素D影響鈣吸收,也可能是甲狀旁腺激素異常,這種激素對身體吸收鈣質的機能有影響。

什麼情況下才真的需要服用鈣劑補鈣?

一般認為判斷嬰幼兒缺鈣較好的參考標準是:

Ⅰ 根據營養師對嬰兒日常膳食的分析,鈣攝入量在推薦量的70%以下;

Ⅱ 其次是具有如骨鈣化不良、X-型、O-型腿等佝僂病相關臨床症狀及體徵顯示缺鈣;

Ⅲ 最後是排除維生素D缺乏。

而關鍵在於,上述三點必須同時滿足,才能判斷可能缺鈣,此時才有可能在飲食補鈣的同時,服用鈣劑。

補鈣過量的危害

99%的孩子不需要補鈣!孩子補鈣誤區,您瞭解多少?

如果孩子本身並不缺鈣,一味給孩子補充鈣劑的話,就很容易造成孩子體內鈣過剩,直接的後果有便秘、加重腎臟負擔甚至引發腎結石、骨骼以外器官鈣化等。(旅醫網——您的心腦血管健康服務專家。)

鈣還會影響其他二價陽離子在腸道中的吸收,尤其是對於孕婦、嬰幼兒、缺鐵或者缺鋅的患者來說,鈣對其他二價陽離子的拮抗作用需要引起一定重視。如果不缺鈣又胡亂給寶寶補鈣,反而可能會導致寶寶便秘,影響鐵、鋅的吸收。

假如患了某些疾病或者選擇特殊膳食和生活方式,僅靠日常食物無法滿足鈣的需求量時,醫生可能會推薦額外補充鈣劑,這種情況下還請謹遵醫囑。(旅醫網——您的心腦血管健康服務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