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高薪搞養殖,420畝稻田青蛙、稻蝦、稻魚今年收入有望達560萬元

中國水產頻道報道,炎炎夏日,酷暑難當。四川榮縣長山鎮真武山腳下那片田野裡,一個壯漢蹲在田埂邊靜靜的看著田裡蹦躂的青蛙入迷,臉頰上流淌的汗水也忘記了抹一把。他就是流轉土地420多畝養殖青蛙、蝦子、魚類的德勝村村2組村民張文君。

辞高薪搞养殖,420亩稻田青蛙、稻虾、稻鱼今年收入有望达560万元

辭去高薪的張文君

張文君今年33歲,本科文化,10年前在雲南和貴州從事食品營銷,每年收入40萬元。2015年,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他辭去了高薪的營銷工作,回到家鄉長山鎮,在鎮黨委政府和村組幹部的協調下,在家鄉德勝村流轉土地420餘畝,開始了青蛙、稻蝦、稻魚養殖。

辞高薪搞养殖,420亩稻田青蛙、稻虾、稻鱼今年收入有望达560万元

張文君養殖的青蛙

“這片100多畝的稻田裡,已經賣了青蛙3萬多斤,還有10多萬斤;這片80多畝的稻蝦田塊裡,已經賣了6000多斤蝦子,還有1萬多斤;這片200多畝的稻魚田塊裡,有3萬多斤藏在水底的魚兒;目前正在收打的水稻,預計總產量30多萬斤。目標是,今年實行收入560萬元。”很有把握的張文君介紹。

張文君告訴筆者,2015年回鄉流轉土地後,把多年的積蓄200多萬元灑在了稻田的基礎設施上,建好田埂、水渠等設施後開展了稻蝦和稻魚種養,去年開始的青蛙養殖。他不懂青蛙養殖技術,便於養殖專業技術人員合作,現在看來養殖效果和銷售效益還不錯,因為青蛙的批發價26元一斤,雲南、重慶、成都、內江、自貢等地的客戶通過網上發佈的信息,慕名找到田邊批發青蛙、蝦子等。

“今年除去所有投入,純利潤預計可實現140萬以上。”張文君做了收益預算。其實,張文君在自己養殖致富時,還帶領了周邊村民發展水產養殖,同時讓20多個當地村民長期在蛙田、蝦田、魚塘務工,每月支付勞務費用5萬多元。

2、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3、如需轉載本網非原創(獨家)文章,同樣建議註明該文章的出處和作者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