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爱因斯坦牛的同事:爱因斯坦计算通宵的问题,他心算30分钟解决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毫不疑问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公认的20世纪拥有最聪明大脑的人。但是,请注意了,如果你真的有机会回到同时代去问世界顶尖科学家“谁最聪明”的问题,那你会得到的答案极有可能不是爱因斯坦。会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比爱因斯坦牛的同事:爱因斯坦计算通宵的问题,他心算30分钟解决

历史:冯·诺依曼

先来解答为什么说冯·诺依曼其实要比爱因斯坦聪明。冯·诺依曼确实绝顶聪明!他和爱因斯坦是所处在同一个时代的人,而且也在同一个单位里工作,即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当时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是美国搞研究的地方,加上当时是各国学者、教授赴美搞研究的小潮流,因此汇聚了一堆世界一流的人才。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里,一起工作的同事就认为冯·诺依曼远比爱因斯坦更聪明,这是与他们一起工作的同事们的切身体会,这是第一点。而且周围工作的同事个个都是万里挑一的聪明人,比如恩里克·费米是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再比如理查德·费曼是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他们都认为前者比后者更聪明。

比爱因斯坦牛的同事:爱因斯坦计算通宵的问题,他心算30分钟解决

能找出爱因斯坦和冯·诺依曼嘛?

更牛气的是第二点,有时候研究所里这些聪明绝顶的同事们需要用计算机忙活通宵达旦才能解决的问题,当然也包括了爱因斯坦,冯·诺依曼居然依靠心算花30分钟就能解决了。不得不说,冯·诺依曼实在是绝顶聪明!

比爱因斯坦牛的同事:爱因斯坦计算通宵的问题,他心算30分钟解决

当时改造第一台极其复杂计算机的冯·诺依曼

现在说说冯·诺依曼的成就或者说是贡献。看完实在也是令人震撼和佩服不已,先看:

1.被称作“计算机之父”,提出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von Neumann architecture),后世的计算机处理器的系统结构都是按照着冯·诺依曼划定的框架来制作的,并不是后人不想突破该框架而是实在难以突破,但这也是冯·诺依曼超越时空智慧的体现。

2.被称为“博弈论之父”,22岁博士毕业、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约翰·纳什是冯·诺依曼的学生。

3.我们高中数学里的必修内容:线性规划,就是冯·诺依曼发明的。

4.建立数理统计的理论基础,这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可以简单理解为概率论。

5.完善测度理论、格理论、集合论。

6.提出量子逻辑和量子机。

7.提出冯·诺依曼代数。

8.发明连续几何学。

请注意,在做出如此多学术成就的同时,冯·诺依曼还身兼美国官方原子能计划的主要负责人身份,另外还有身负美国氢弹工程科研的重托。

谈完冯·诺依曼的贡献,不得不再说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而且在任一数学和理论物理领域都相当的精通,今天的话形容他就是“全才”。计算机领域尊他为“计算机之父”,上面所列举的冯·诺依曼的每一项贡献都处在这一个水平上。

比爱因斯坦牛的同事:爱因斯坦计算通宵的问题,他心算30分钟解决

儿时的冯·诺依曼

最后,我们来小聊一下冯·诺依曼的小时候。如此神奇人,他的孩提时代会是怎么样的呢?冯·诺依曼从小就似乎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和优异的数学天赋,6岁的他就能用心算去算8位数的除法,8岁更是掌握了微积分,10岁仅数月读完世界史并且还能和大人聊军事理论和政治理论,12岁就能读懂和领会了波莱尔的《函数论》。(你可能见过历年高考高分的学子,但比冯·诺依曼聪明的人,真没有)

最遗憾的是,这个拥有最聪明大脑的人和许多悲剧的天才一样:英年早逝。冯·诺依曼并不长寿,年仅54岁就与世长辞了,但是非常有限的人生里却给人类的文明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冯·诺依曼最值得我们敬佩的是,这位天才非常的专注。被科学界称作20世纪最具科学头脑的冯·诺依曼,在他并不长的生命里,他一辈子的角色都是技术专家,并没有像很多名副其实的学者那样跨界当政客,或者涉足金融搞钱,甚至没有沾边文坛当作家。

冯·诺依曼在病榻上最后的时间,除了家人和朋友,还有当时美国军政两届的要员陪伴在侧。这应该就是美国对这位远超出同时代人的巨人科学家以敬意陪伴走完最后的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