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網際網路時代的未來學習中心

高端求解/互聯網與面向未來的教育①

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正引發全球新科技革命,教育領域深受影響。互聯網因其超越時空、信息海量、使用方便等特點,在使教育更加公平、更加優質、更加國際化等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面對互聯網提供的多元教育服務,傳統教育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中國教育應該適應和滿足新時代社會發展的要求,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技術,探索人才培養新規律,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教育。為此,本版開設“互聯網與面向未來的教育”欄目,約請專家撰寫文章,深入探討面向未來的教育。——編者
朱永新:互聯網時代的未來學習中心

兩千多年前,孔子有兩大教育理想,第一大理想是“有教無類”,這是關於教育公平的問題;第二大理想是“因材施教”,這是關於個性化教育問題。為了這兩大教育理想,人類幾千年來一直在努力、在推進,但是一直沒有真正實現。如今,互聯網時代的科學技術為實現這兩大教育理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我認為,未來的學校會被學習中心取代,教育從形式到內容都會發生深刻的變化。

朱永新:互聯網時代的未來學習中心

1.未來學習中心的外在形式

未來的學校會成為一個學習共同體。從學校外在的形態來說,它會變成一個以學習中心為紐帶的學習共同體。現在的每所學校在一定意義上講都像信息孤島,未來的學習中心則是由一個個網絡學習中心和一個個實體學習中心構成的學習社區。

世界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學校也是一個開放的體系。未來的學生可能在一個學習社區的不同學習中心學習,在這個中心學習數學,在那個中心學習藝術,在另一箇中心學習科技,而且這些學習中心可以是跨區域的。

2.未來學習中心的內在本質

未來學習中心會從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轉向真正以學生的“學”為中心。

以學習為中心,就必須去標準化,必須個性化、定製化。因此,個性化、定製化將會成為未來學習的主要形式,學生不需要完全按照千篇一律的標準化學習內容來學習。每個學生可以自己制訂學習計劃,確定學習節奏,明確學習內容。

上個世紀60年代在美國開辦的瑟谷學校,倡導個性化學習。學校沒有安排系統化課程,由學生自己提出學習計劃,自己招募學習夥伴,學校派老師教學。美國的另類學校(ALTschool)基本理念就是個性化學習,每個學生有自己的課程表,每個月會收到老師的個性化評價、診斷和建議。

未來的教育仍然會有國家課程,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把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文化傳統,作為國家課程的重要內容,對學生提出基本要求。但是,我認為學術方面的要求會更加人性化,學生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東西。

3.未來學習中心的學習時間

未來的學習中心,學習的時間會更加彈性化。

未來學習中心是全天候開放的,也沒有固定的寒暑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安排學習時間。這樣,學習中心的設施會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教育資源會進一步集約化。

我們現在的教育資源浪費嚴重,大部分中小學和大學校舍利用程度低。其實,傳統的學校生活節奏與節假日安排,與工業化的生產方式適應,甚至與傳統的農業社會也有很大聯繫,是以成年人的工作為中心設計的。學習是一個連續性與非連續性的統一,學生的學習記錄可以保留在學分銀行和不同的數據中心。學生可以根據父母的工作特點來安排何時學習、何時休息、何時度假。

4.未來學習中心的學習內容

未來學習中心的學習內容將進一步定製化。一方面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學習標準,另一方面根據學生的天賦潛能和個人興趣設計個性化課程,從補短教育走向揚長教育,對優秀學生和天才學生提供學習支持和獎勵,對困難學生和後進學生也會提供幫助和支持。

我一直認為,最好的教育是幫助每個人成為最好的自己,把每個人的個性、特長、潛在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未來的基因技術、心理學和腦科學會為人的自我定向提供更多可能性。

未來究竟應該給學生提供什麼樣的課程?這幾年新教育實驗一直在研究未來的課程體系,我們主張要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我們研發的生命教育課程,是從幼兒園到高中的系統性、基礎性課程。我們把人的生命分成三個維度,自然生命、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自然生命關注生命的長度,社會生命關注生命的寬度,精神生命關注生命的高度。為了拓展人的生命長度,我們要把關於個人安全與健康的知識和技能教給學生。為了拓展人的生命寬度,我們要把如何成為受歡迎的人的社會交往技能教給學生。為了拓展生命的高度,我們要把培養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作為重要的內容。

在生命之上,我們設計了關於真、善、美三個板塊的課程,對應的是智識課程、公民課程和藝術課程。

比如,智識課程主要包括大科學課程和大人文課程。在未來,小學和中學的科學課不應該是割裂的,而應該是螺旋式上升的,圍繞著大科學的概念展開。而藝術課程整合藝術學科內容,把電影、戲劇、設計、雕塑、建築等藝術樣式整合成一門大藝術課程,面向所有學生。每個人都需要具有藝術精神、藝術思維,具備基本的藝術知識和藝術創造能力。

5.未來學習中心的學習方式

混合學習與合作學習將成為未來學習中心的主要學習方式。

藉助於智能設備而生存與發展的時代已經到來,人機結合的學習方式會發揮更大作用,認知外包的現象會更加註重方法論學習。

所謂混合學習,是說未來的學習主體是一個人機結合體。未來的學生將不再只是藉助於自己的身體來進行學習,而是藉助於外腦、藉助於人工智能等來學習。所以,認知外包現象會成為重要特徵。也就是說,很多過去需要用傳統學習方式來解決的問題,如查找資料、整理歸納等,可以委託機器來完成。

所謂合作學習,即基於項目式、主題式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團隊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團隊學習、合作學習,對提高學習效率,對於調動學習積極性,對於共同探究問題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未來的學習方式會發生很大變化。

利用網絡學習會成為未來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徵。要在國家開放大學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網絡教育資源平臺,集納中國和世界最好的學習資源,免費為所有學習者提供,同時也提供基本的考試和評價等基本公共服務。各個學習中心可以研發自己獨立的課程,作為國家課程資源的重要補充。

未來將形成一批各具特點的網絡學習中心,通過網絡來指導學生。我曾經考察過位於硅谷的斯坦福網絡高中。這個學校600名學生,學生通過註冊在網絡上的學習,一個星期兩天在網上上課。我問他們的教務長,學生完全在網上,怎麼管理?怎麼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教務長介紹,學校主要負責課程的研發與教學,學生的社會性主要通過學生社團的自組織來完成。

6.未來學習中心的師資隊伍

未來的教育將進入一個“能者為師”的新時代。

未來的教師一定是更加多元化,未來學習中心可以擁有部分自聘教師,他們往往有自己的優勢課程,也可以外聘教師,採取購買課程的方式,更可以跨學習中心進行學習。部分教師將成為“獨立教師”或“自由教師”,各種培訓機構也將轉型為新的學習中心或者課程公司。未來可能會誕生很多新型的課程公司,所以未來的學習中心將打通學校與社會教育機構之間的壁壘。未來也會出現許多“自由教師”,以個人授業的方式提供課程。

不管怎樣,教師這個職業不會消失,只是角色從過去處於中心地位,變成一個陪伴者、指導者、學習夥伴。世界教育創新峰會的調查顯示,教師講授知識的時間只佔19%左右,檢查學生的在線作業等佔8%,其餘73%的時間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

未來的課程公司與自由教師,可能成為教育的常態。當然,如果需要承認學分,仍然需要專業機構的認證。

7.未來學習中心的付費方式

未來學習中心將採取政府學習券與個人付費相結合的方式。

未來學習中心可以由政府開辦,也可以由民間開辦。政府為基本學習內容買單,個人為個性化選擇學習內容付費。世界教育創新峰會做過一次調查,發現未來私人為教育買單的經費會大大增長。

現在的學生重複性學習較多。許多學生在學校裡學英語,放學也會再去補習英語。未來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學習中心和課程,政府用教育券的方式鼓勵學生的選擇。在哪裡學、跟誰學,由學生及其父母自主決定。

未來誰會為教育買單?未來將會是政府買單和個人付費相結合的方式,政府毫無疑問會繼續提供教育的基本公共服務,而且應該努力為學校、為每個公民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務。世界教育創新峰會近期的調查發現,在教育經費投入中,家庭佔43%,政府佔30%,企業佔27%,承擔教育費用最多的是家庭。這個投入結構和互聯網時代的教育個性化方向是一致的。也就是說,隨著人們閒暇時間的增加和教育與學習時間的增加,教育總經費會有很大增量,未來的政府可能提供基本的教育公共服務,家庭為孩子的個性化發展付費。當然,政府會建立補助機制,幫助社會的弱勢人群及其子女支付其個性化學習費用,保證教育的公平性與均衡性。

8.未來學習中心的考試評價

未來學習中心的考試評價將走向描述、診斷、諮詢。

在未來的學習中心,大數據將跟蹤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幫助學生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修正學習方法,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現在的考試評價以選拔人才為主要目的。未來的學習評價,將會由現在的重視結果走向重視過程,大數據將會跟蹤記錄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及時提出改進學習的建議。未來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將被記錄在學分銀行。未來的學分銀行能夠記錄、查詢學生的所有學習記錄,一個人讀了什麼書、學了什麼知識、掌握了什麼技能,等等,都可以儲存在學分銀行,並得到有效認證。

9.未來學習中心的參與機構

未來學習中心將打破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壁壘,整合網絡學習、傳統學習、技能學習、社會學習等各種途徑,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提供服務。

不同時代的人們總是用各類文憑來衡量一個人學習程度,這是粗放式的評價方法。同一所學校、甚至同一個專業文憑的含金量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的學習過程、學習經歷、學習效果是不一樣的,這些無法用文憑來衡量。

未來社會中,每個人都可以精確地在學分銀行中體現所有學習歷程,教育機構也可以把每個人的學習情況原生態地記錄下來。學分銀行制度能跨越各教育階段之間、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之間、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之間、國內教育與國外教育之間、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之間等的一系列鴻溝。

未來提供教育資源的主體將發生很大變化。世界教育創新峰會在調查“未來誰來提供知識”時,教育家們回答,第一是網絡,第二是傳統學校,第三是社交和個人環境,第四是職場。

10.未來學習中心的教育理想

未來學習中心的理想和宗旨是“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讓每個人快樂自主地學習,享受教育的生活;讓每個人發現自己的潛能與天賦,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是新教育實驗孜孜以求的目標。儘管這是一個可能無法真正實現的目標,但是我們一直在路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種教育哲學,也是一種行動指南。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教育也是當下的力量。有學者曾經說過,未來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而是我們正在創造的地方。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認清未來教育的方向,認清未來學校的方向,我們才能創造更好的教育。

(作者 朱永新 系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互聯網時代的未來學習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