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賈珠如果沒死,李紈有沒有可能當家?

微影窺人生


賈珠如果沒死,李紈一定當家,如果賈府不倒的話。因為賈珠不死,一切都需重新翻牌。



首先,王熙鳳不可能到榮國府管家,王熙鳳之所以幫王夫人管家,不僅僅是因為她是王夫人的侄女,更重要的是賈珠死了,李紈作為寡婦是不方便出頭露面的。如果賈珠不死,協助王夫人管家的只能是李紈。



不要說李紈是個菩薩心腸,尚德不尚才,逞縱了下人。那是因為她不願意做別人的棋子,為別人做嫁衣裳,如果賈珠不死,榮國府的一切將來都會是她的,或者說是她兒子的,她怎麼還會不上心?

看一看她的稻香村吧,在賈探春去賴嬤嬤家取經之前,稻香村的地已經分包給下人了,她對各個園子裡的出息,人事安排都瞭如指掌,可見她是多麼精明的一個人。想一想,一個獨自把兒子培養成才的女人,能軟弱到哪裡去?



其次,賈寶玉不會那麼受寵,至少王夫人不會那麼寵他。賈寶玉捱打時,王夫人曾經想賈正哭訴,說如果賈珠活著,就是打死寶玉也不在意。可見王夫人多麼重視賈珠。

賈珠是嫡長子,不但愛學習,而且有功名,正是大家族裡需要的人才,寄予著榮國府厚望,他若不死,王夫人可能會把他做為自己生活的重心,愛屋及烏,李紈母子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



我們知道在《紅樓夢》中,王夫人一直握著掌家大權,王熙鳳只是王夫人身前一個拿鑰匙的。也就是說,王夫人一直在提防著王熙鳳,因為王熙鳳早晚會回到她的親婆婆那裡。



如果賈珠不死,榮國府的當家人早晚都是賈珠的。親兒子,親兒媳和親孫子的能量絕對能贏得王夫人的信任,那樣李紈當家還不是順理成章,手到擒來的事。


萍風竹雨123


賈珠不死,李紈身份上沒有不同,但職責卻會大不一樣。首先,賈珠是賈政的嫡長子,榮國府的土地家產大半由賈政這一房掌控,賈珠就是責無旁貸的管家爺們,相應的,榮國府的內務管理理所應當就是李紈了。

建封社會最重要的統治基礎就是階級的固化和身份的差別,處在不同階級、位置上的人要安守本分,國家如此,家族也一樣,一個家族的長子,尤其是嫡長子,從一出生,身上就已經肩負了責任,是家族振興的希望,繼承家族財產,承擔家族責任,對於嫡長子無論是教育、前途考慮長輩們都會更加耗費心血,在擇偶方面也會更加慎重,因為這就是在選擇未來的家族女主人,不但要為家族繁育子嗣、侍奉長輩,還要承擔家族子弟的教養、管理家事、女眷們的社交工作,對一個家族來說,女主人有時甚至比主外的男主人更加重要。

賈珠做為嫡長子,他的課業是繁重的,小說裡說他十五歲進學,算得是青年才俊,賈政這一脈是沒有爵位可以繼承的,要想入仕,則必須走科舉一條路,雖說也可以拿錢捐官,但與科舉入仕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語,賈府裡賈璉、賈蓉都是捐的官,那只是名譽上的,既沒有實職實權,也沒有俸祿。所以,科舉入仕就是賈政子孫們出人頭地的唯一出路。

為賈珠選擇李紈正是榮國府和賈政的最佳選擇,李紈的父親李守忠是國子監祭酒,相當於現在中央黨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校長,李家表面上看可能沒有國公府光鮮,但李家是清貴,也是書香門第,是十分受人尊敬的,李守忠對李紈的教育十分符合封建淑女規範,武蔭出身的賈家缺少的就是這份書卷氣的家族文化,而襲爵三世後,子孫們又必得走上科舉之路,所以,賈珠有這麼一個老丈人,有李紈這樣的夫人,算是補齊了先天缺陷。賈政這一步棋還真走得好,只是賈珠有運無命,進了學,娶了妻生了子,不到二十歲就一命嗚呼了,我們可以想象,賈珠的死對賈政夫婦、對榮國府所造成的打擊。李紈也就成了孀居的寡婦, 不宜交往過多人事,除非是到萬不得已,否則李紈是不適合管理家事的。

小說裡也的確出現過管家乏人的情況,第五十五回,過完年事,鳳姐便累到流產了,但鳳姐掌控欲很強,仍然逞強操心理事,不過一月又添了新病,終於病倒,王夫人沒有辦法,讓李紈、探春、寶釵三人共管家事,探春、寶釵都是未出閣的小姐,許多事其實是不方便的,況且寶釵是客人,畢竟名不正言不順,以寶釵的性格自己也不會多事出頭,可是府裡也挑不出合適的人選了,李紈雖然說是寡婦,但這種情形下,理應挑起擔子來,可是我們讀原著,會發現李紈是幾乎什麼也不管的,是李紈的能力差嗎?當然不是,在探春要對大觀園實行承包責任制時,李紈發表了意見:

“好主意……省錢事小,第一有人打掃,專司其職……使之以權,動之以利,再無不盡職的了。”

可見李紈水平。工作上幾乎都是探春在主導,李紈敲敲邊鼓而己。六十二回寶玉過生日期間,管家媳婦林之孝家的領著一群女人帶了一個媳婦,報告探春說:這是跟四姑娘的丫頭彩兒的娘,嘴很不好,恰好給我聽見,他的話也不敢回姑娘,這樣的人必須得攆出去才是。這時探春就問:“怎麼不回大奶奶?”林之孝家的就說回了大奶奶了,大奶奶讓回姑娘,探春又問:“怎麼不回二奶奶?”剛好平兒在旁邊就說不用回,我回去說一聲就行了。這時探春也不細問,依了林之孝家的處理方案。

這一段透出了幾個信息,一是彩兒的娘估計說的不是汙言穢語就是背後嚼主子的舌根子,所以林之孝家的都認為沒法和一個姑娘彙報,二是李紈的刻意迴避,李紈雖然是寡婦,畢竟是已婚婦女,可是李紈迴避了,讓回三姑娘,她怎麼不想想,難道探春可以聽、可以處理嗎?三是正應了鳳姐所說有些事不方便探春來管,再有就是主子們沒有能細聽與定奪之人,保不住奴才會公報私仇,濫用權力。

第六十四回,寶玉來看鳳姐,寫了眾執事媳婦婆子向鳳姐回事畢退出來散了,鳳姐就對寶玉說:

“……雖說有三姑娘幫著辦理,他又是個沒出閣的姑娘,也有叫他知道得的,也有往他說不得的事,(我)也只好強扎掙著罷了。總不得心靜一會兒。”

所以,鳳姐說是養病,這個病也不過就這麼馬馬虎虎的養罷了。

當然,王夫人已經將管家之權責一部分交給李紈,李紈也完全可以大少奶奶的身份理事,但就是這個期間,全書無一件李紈主導處理事務的描寫,當然,這裡面有諸多的矛盾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李紈以孀居之身份為由不想管事,甚至主動迴避,今後既便王熙鳳回到了大房,寶玉遲早要娶妻的,李紈明白,榮國府的管理權是屬於寶二奶奶的,她只有一個心思就是管好自已的事:一是抓緊賈蘭的課業,二是儘可能多爭取母子二人的經濟利益。至於其它,李紈一概是不放在心上的。

(我是屏山,歡迎點評、關注,為您探究紅樓一夢。)


屏山語紅樓


賈珠如果沒死,日後李紈必然當家,因為賈珠是賈家未來的希望,而賈家如果想繼續興旺發達,也必須依靠李紈孃家的力量。

當時的賈家,別看富貴至極,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但已經走到了衰敗的邊緣。因為賈家屬於勳貴,他們的先祖在開國戰爭中立下大功,掙來了封爵與官位。但是對於現在的皇帝來說,賈家對他沒什麼貢獻,因此最多給個榮譽頭銜養起來。

此時的賈家,並沒有什麼實權人物,如榮國府賈赦襲了將軍爵位,但不過是個虛職,賈政入朝為官,也只是五品官工部員外郎。

賈家如想振興,永享榮華富貴,就必須走科舉路線,憑自己本事掙到的官,才有實權。

其實賈政本就想走科舉路線,不料賈代善死時,皇帝開恩,賜了賈政主事職銜。但是皇帝賜的官註定做不大,所以賈政只做到五品。

在下一代中,賈珠最為優秀,被父祖寄以厚望。他的婚姻也是千挑萬選:李紈的父親是國子監祭酒,相當於現在的中央黨校校長,雖然沒有實權,但是品級高,屬於清貴的官。而且國子監祭酒必然門生遍天下,可以成為賈珠日後科舉做官的有力奧援。

因此可以說,賈珠是賈家振興的希望,他的妻子李紈也必然成為賈府的實權人物。

可惜的是,賈珠早死,李紈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兒子賈蘭身上。縱容如此,賈家依然很重視李紈的孃家。

而且從此以後,賈政開始逼著賈寶玉讀書應舉,因為他不得不擔負起重振家族的重任。


夢露居士


賈珠死了,李紈都沒能當家,更不用說活著了,李紈屬於封建社會的傳統女性,守本分,相夫教子,在家的時候只讀列女傳,教園裡的姑娘們針織女紅,不可能像鳳姐那樣當家的


皇家貓得理


看了諸位的說法,笑死了。

賈珠活著,又怎麼樣?

首先需要明白,賈珠是誰?

其次需要明白,榮國府是誰的?

搞清楚了這兩個問題,一切迎刃而解。

賈珠,是賈政的嫡長子。

榮國府,現在已經不是國公府,而是一等將軍賈赦府。

目前,管家的也是一等將軍賈赦的嫡長子賈璉的妻子王熙鳳。

最後,榮國府目前分三個部分:賈赦部分,賈政部分,賈母+公共部分。

賈赦部分,已經單獨開了黑油大門進出。這部分是邢夫人在管。賈政部分,這部分是王夫人在管。賈母+公共部分,這才是王熙鳳目前管理的事務。

大家要記住,明清法律明確規定,分家時,剔除官爵及附屬的府邸、爵田之外的公共財產才是兄弟平分。此外,榮國府名下族田,族學等族產部分也歸宗祧繼承者代理。

正因為賈母活著,賈政才能繼續住在一等將軍府。也因為賈母的偏愛,賈政王夫人才能利用手上的權力盜竊(周瑞女婿開古董店,可別說冷子興是願意娶奴隸女兒的富豪)貪汙(周瑞管的租佃收入一年比一年少)。

但是,賈母依舊得做出平衡,所以管家被交給鳳姐,而鳳姐作為榮國府法定繼承人賈璉的妻子管理公共部分,是名正言順的。

那麼,李紈憑什麼身份管理公共部分?


四川達州


如果賈珠沒死,李紈在榮國府的地位和被重視程度,將會是玉字輩的賈家媳婦第一人。

從書中描述來看,賈珠應是賈母的嫡長孫,比長房賈赦的兒子年齡稍大一點。那麼作為一個王公貴族家的長房長孫媳婦,孃家又有顯赫的背景——李紈父親李守中是國子監祭酒,相當於現在教育副部長級別的人物。李紈又識文斷字,知書達禮,是個上孝敬得了公婆,下照顧得了小叔姑子,裡操持得了家事,外能出得了廳堂的完美孫媳婦人設。

這樣一個完美的孫媳婦,應該不僅僅是賈母的驕傲,應該也是賈政夫妻之間的自豪吧!豪門貴族之家重視嫡長子長孫,正如皇家重視嫡長子太子一樣,作為榮國府的嫡長孫媳婦,一定會是賈母等人重點培養的對象。那麼,賈珠如果沒死,管理整個榮國府上上下下幾百口子的大管家,一定是非李紈莫屬,這樣就不會有王熙鳳什麼事兒了。而李紈的管家水平也不亞於王熙鳳,而且王熙鳳管理榮國府,其實名並不正,言並不順,僅僅因為她是王夫人的內侄女兒,又嫁給了賈璉,所以王夫人才越權暫時交由她代管。

而且李紈在賈珠沒死之前,應該有參與過管理榮國府事務的。賈珠死後,李紈萬念俱灰,一來有賈蘭這個失去父親的獨苗要養,二來因賈珠之死的原因,李紈與王夫人之間出現某種裂痕,導致李紈直接退出了管理榮國府的相關事務。






春江水月傾落星河


沒有人瞭解李紈。

李紈是絕頂聰明的人,有能力,沒靠山。因為她聰明,她看得清楚,看得準,所以她選擇了隱藏,把自己混跡於一幫小丫頭片子之間,舞舞文,弄弄墨,吟詩賞月,不做出頭之鳥,不染指權力的鬥爭。

所以,她相安無事,平安地度過餘生。

李紈屬於大智若愚之人,我的根據只有一點:榮、國兩府,外來的兒媳、孫媳都是人中之鳳,其處世之能力,自身之修為遠遠高於林、薛、史等本家的那些女兒。

我甚至認為,後八十回裡,賈府衰敗,王熙鳳消亡,李紈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帶領一眾老老少少走出困境,度過難關。

哎……看似平庸,卻又讓人捉摸不透的李紈.


小靈通26129067450


賈珠沒有死,李紈也不太可能當家。賈珠十四歲進學,必走書生之路,不會持家。而李紈從平日看也是不習慣出頭露面之人,奉守傳統的女子之道。不是烈性之人,像探春,王熙鳳一樣講心機,求爭榮,有手段之人。也是平淡隨性,雖然為人機敏,但不是治家之才,尤其幾百人的園子。不善與人威嚴,與人相處隨和。不會為當家與人生嫌隙,與人為難。

李紈從其愛與小姑們小叔一起開詩社,評詩論畫,也是文藝青年一枚。是不善理家務俗務者。為人喜清靜,避事。從王夫人不喜歡李紈看,王夫人持家兒媳一點力借不上。寶釵不讀書只做針線與王夫人去薛家嘮家常有關。王夫人不喜歡的寶釵不去做。王夫人不喜女人拿不起持家本事。李紈螃蟹宴與平兒說心理話,說王熙鳳平兒理家與她自身心情有關。沒當家不是自己不行沒幫手,有幫手李紈也不是操那心的料,她是有其能而不願多管事的主。發發不快罷了。


圃香


沒可能,當家的一直是王夫人,鳳姐是協管,還是要時時向王夫人彙報!而賈珠在,當家的也是王夫人,她瞧不上李紈事事裝佛爺,這樣王夫人就裝不了佛爺了!當家得有鳳姐這樣的搭檔,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而李紈的性格會把王夫人逼得自個兒唱紅臉,不符合王夫人對外所示吃齋唸佛的形象,而王夫人卻暗地裡卻陰森辣手!所以只好安排賈珠先死啦,才好安排鳳姐兒當家!賈珠不死也可以把鳳姐兒的性格安在李紈身上,直接刪除賈璉和鳳姐兒,但又沒法竄上刑夫人和賈赦,顯得沒長房什麼事,也顯不出王家對賈家外戚亂"政"的意思!王莽時就是外戚亂政!比喻王亂政(賈政)!賈家是被王家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