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經濟爲何敗給美國

日本的經濟為何敗給美國

橋本隆則/文

本文是頭條號《橋本看日本》的獨家文章,今日頭條享有獨家版權,未經允許轉載侵犯今日頭條版權權益,將受到法律追訴。歡迎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德國因為大量向美國出口廉價的汽車,並且把賺到的錢大量購買美國的房地產以及美國的電影公司等美國資產,美國經濟界逼迫美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日本等國家改善對美國的單方面出口的狀況,威脅如果日本等國不改善,美國將對這些國家採取懲罰性關稅,結果就是簽訂了著名的廣場協議,日元猛升,同時日本也被迫一點一點向美國的農產品開放了本國市場。

日本的經濟為何敗給美國

日本的經濟為何敗給美國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自1955年以後一直是執政黨,其主要的支持基礎就是日本保守的農民,他們要求日本農產品自給自足,保護日本農業底線,因為他們是自民黨的大票倉,所以日本歷屆政府對美國要求的全面開放農產品市場是很牴觸,美國看日本這樣消極,就大幅度貶值美元,使得日元猛升,最高值達到78日元兌換1美元,讓日本賴以生存的出口業遭到充創。這也被稱為“日美貿易戰”,結果日本完敗,美國在經濟上也沒有取得勝利,因為美國沒有趕上好時候,就算日元大漲美元大跌,美國的製造業也沒有留在美國,而是都來到中國大陸。這也為下一輪的經濟爭端埋下了伏筆。

日本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是島國,與大陸隔海相望,所以外部因素對日本經濟的影響很小。但是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日本已經不能像明治維新之前那樣的孤立自我。並且作為出口大國的日本,受全球化的影響更大。當廣場協議一簽訂,日本受到美國的金融政策影響很大,特別是日本的外匯政策。過去日本公司只要埋頭日本國內,現在不放眼世界就不能對經濟能有正確的判斷。因為,日本國內的生產產品要在世界市場上遭遇其他國家生產的價廉物美產品,日本產品當然就失去了競爭力,這時只有幾個選擇,要麼改換生產的產品,要麼把工廠搬到勞動力便宜的日本以外。

日本的經濟為何敗給美國

日本的經濟為何敗給美國

過去日本對中國大陸的印象還是停留在30年前,但大陸的發展日新月異。筆者遇到很多日本人都說:中國產品便宜但很多製造很差。確實,大陸還有很多粗製濫造的產品,但大陸有庚多新的發展,新的進步,不看到這個發展就不能解釋中國的崛起。如網絡的發展就是最好的例子,現在中國網絡商業是世界最好的國家之一,如網絡支付,把日本甩下了數年。

許多日本經濟學家說,日本簽署廣場協議,使得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筆者認為不完全是,如果當年沒有中國大陸的崛起,中國工業化的迅速發展,日本也不會到這麼慘的地步。換句話說,現在在日本被淘汰,被破產的很多企業,公司都是對中國的大變化視而不見,這樣才有大問題發生。

日本的經濟為何敗給美國

日本的經濟為何敗給美國

世界經濟中,最重要的就是促進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與交流的發展,如果否定這樣的規律的國家也有。這就引出了現在最流行的詞語“自由貿易”,如果從消費者的立場,最歡迎的就是自由貿易,但從生產者的立場,如果貿易自由了,其他國家流入的廉價產品對自己的事業就有很大的衝擊,於是就反對自由貿易。特朗普總統在競選總統時就自我標榜成“貿易保護者”,甚至動用本國知識產權遭到侵害對其他國家徵收關稅。並且之前,還對鋼鐵產品,鋁製品都追加關稅。其他國家當然要報復。這樣做就引發了“貿易戰”。

日本的經濟為何敗給美國

日本的經濟為何敗給美國

但是,筆者認為假設特朗普對全世界發動貿易戰,特朗普總統期盼的製造業迴歸美國也是非常困難。因為這樣做會使為企業的成本上升,與消費者的物價上升,最終企業與消費者負擔也會加重。結果就是使美國經濟被削弱,而對世界經濟秩序也產生了極大的混亂。

有人說特朗普是貿易保護主義,奧巴馬就是貿易自由提倡者?也不是這樣,那些不站在消費者立場,只重視生產者立場的政策,很多都是對進口貿易有限制。如TPP,FTA其實不是促進自由貿易,而是阻礙自由貿易的手段,而現在都被宣傳成自由貿易的措施。

有位日本經濟專家告訴筆者,大陸經濟如何如何,還給我說了很多經濟的指數。筆者就問他從7.2%到6.8%,日本報紙要談半個月的“崩潰論”。而日本經濟一直徘徊在0.2%到-0.2%之間,卻被稱為穩中向好。筆者告訴他,如果這個國家能夠達到6.8%的經濟增長,就會使這個國家佔有世界GDP的份額增加,日本經濟的徘徊是使日本的國際地位下降。就算日本有引以為自豪的技術開發力能力,日本的國家排位也在下降。

日本的經濟為何敗給美國

同時,還有一個觀察點,全球貿易份額中,大陸的出口額以及美國的進口額是佔有重要地位。而外貿黑字對一個國家的國力起到很大作用。日本為何一直處於消極,容易被攻擊的狀態,就是日本只想出口,對外國資本,外國移民都是給與拒絕。

筆者最感興趣的美國經濟,最近傳出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捷報。但筆者的觀點與特朗普總統正好相反,現在牽引美國向前發展的不是製造業,而是高度的服務業(美國廣場協議中逼迫日本接受美國的高級服務業進入日本),這就使現在日本的產業構造與主要企業構成與30年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朗普總統一直希望恢復的“工業鏽帶”,現在也出現了醫療產業等新興的產業,而先進的IT技術更使硅谷的發展加速。

特朗普總統的經濟政策簡單地說,就是要排除多樣性,以及特異性,這樣的政策長期持續下去,會對美國的長期經濟發展帶來不良的影響,這就是特朗普的制裁關稅,以及報復關稅的經濟效果是有疑問的。

原名:為何日本在世界經濟戰中敗下陣來

請關注橋本微信公眾號sinkanaoka 這裡有有趣 完全不一樣的大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