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智博會演講,暗藏2B業務萬億市場的深度布局

最近,智博會在重慶開幕,來了很多科技大佬。近日露面很少的馬化騰,在8分鐘的演講中,透露出很大的信息量。

他提出,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整個行業要學會打“逆風球”,做好跑“馬拉松”的準備,不能放棄在全球科技競賽中踢出“世界波”的夢想。

馬化騰智博會演講,暗藏2B業務萬億市場的深度佈局

一直被視為行業風向標的騰訊,最近因股價下跌遭受不少議論,孰不知,只盯當期收入本身就是一葉障目,很多人忽略了騰訊全盤戰略上埋頭深耕的另一翼——2B、2G萬億級市場跑道。而這正是馬化騰此次演講最重要的主題,值得仔細關注。

在互聯網下半場,過往的紅利在消失,比如阿里剛發佈的財報,淨利潤同比下滑41%,non-GAAP多年增長為0,說明整個市場的利潤率都遇到了共同挑戰。對騰訊、阿里這樣的公司來說,新的看點在哪裡?

實際上,新紅利正在B/G端浮現。從政府到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意味著一片新藍海即將來臨,大佬們對此也心知肚明。去年數博會上,三位BAT大佬激辯AI+,討論AI對各行業的改造,阿里重數據,百度講算法,壓軸登場的騰訊將“場景”置於核心。一年過去,馬化騰如今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和方法論呢?

一、一年間的場景落地,騰訊讓傳統產業“煥新”

提到場景落地,大眾最直觀的感受莫過於小程序、應用。其實,早在今年5月的互聯網+峰會上,騰訊以數字化助手的姿態,介紹了與零售、校園、旅遊相關的便民應用,而在更為龐雜的系統——政務、醫療甚至是工業時,騰訊作為助推者也交出了三份誠意滿滿的答卷。

【答卷一】粵省事:當數字化與民生政務碰撞,一鍵即可“解放”群眾雙腿。

民生政務作為日常剛需,卻總因“手續多”、“排隊難”等痛點,拉低了政務部門行政效率與群眾辦事體驗,數字化轉型可謂迫在眉睫。

騰訊依託國民級應用微信,上線政務服務平臺“粵省事”。以高頻的小程序為入口,將社保繳納、醫保支付、結婚登記等156項服務集於一處。目前,“粵省事”註冊用戶數達338萬,日均訪問數179萬,累計查詢辦理量約2202.5萬次。

騰訊打通各部門IT系統,串聯城市數據孤島,將多年累積的產品與運營經驗運用於民生服務。例如市民通過“實人+實名”身份認證後無需重複註冊,即可通辦所有上線民生服務。

馬化騰智博會演講,暗藏2B業務萬億市場的深度佈局

【答卷二】覓影:AI影像識別+輔助醫生診斷,醫療AI不再是資本噱頭。

據統計,我國癌症患者的死亡率超60%,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就在於國內醫療影像的早篩不完善,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醫師水平低下造成診斷誤差。

鑑於此,騰訊醫療AI+“覓影“的落地場景選擇從“治未病”開始,從患者眾多的食道癌切入,提供醫學影像識別技術。通過深度學習、歸納海量中國患者的多類樣片、病歷、文獻等,以NLP技術構建體系龐大的“醫學知識圖譜”,AI輔助醫生快速識別可疑病灶,防患於未然。目前,覓影已與國內100多家頂級三甲醫院合作,輔助醫生判斷食管癌、腸癌、宮頸癌、乳腺癌、肺結節等多種疾病,目前已經讀取了超過1億張醫學影像,早篩準確率達到90%以上。

馬化騰智博會演講,暗藏2B業務萬億市場的深度佈局

【答卷三】木星雲:集成雲計算、企業微信與小程序,真正實現製造業智能化。

馬化騰說,用雲量成為了衡量城市信息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皓哥認為這句話同樣適用當下的工業企業。

騰訊雲聯手國家工信安全中心、華龍迅達,打造了木星雲,在中國工業互聯網的探索方面,走出了關鍵一步。藉助企業微信與小程序開放生態,木星雲打通了企業從生產、銷售到售後的全套流程,構建從設備數據採集互聯到用戶、開發者合作共享的完整體系,對生產流程、設備生命週期管理進行智能優化配置,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此外通過大數據指導決策和管理,打造出更開放的企業服務生態。

馬化騰智博會演講,暗藏2B業務萬億市場的深度佈局

二、初心與基因,騰訊何以成為2B、2G的市場寵兒?

為了更好的切入2B、2G市場,騰訊做的努力遠比大眾想象的多,不管是戰略定位、生態鏈亦或產品矩陣,都展現其勢必要拿下市場的決心。

“數字化助手”定位,實現中國新舊動能轉變。

有人說騰訊沒有夢想,但騰訊的夢想之一,其實是幫助傳統企業完成轉型的夢想。

今年馬化騰在演講中多次提到,騰訊將以“數字化助手”身份,推動各行各業的轉型升級。騰訊將扮演連接器、工具箱與數字生態共建者的角色,激勵企業完成數字創新。

馬化騰智博會演講,暗藏2B業務萬億市場的深度佈局

在此過程中,騰訊整合了公眾號、小程序、移動支付、社交廣告、企業微信、ABC(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安全能力這“七大工具”,助推政府企業攻克數字堡壘。

在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時代,擁有百億級日均曝光產品矩陣的騰訊社交廣告,不但能為廣告主提供豐富的流量和線上線下的觸達場景,同時也在不斷開放自身數據、平臺廣告產品、技術和服務等能力,幫助企業實現商業增長。

“助手”騰訊,以謙遜的姿態、在尊重行業規律的基礎上,推動各行業轉型升級。

在AT互聯網+競速中,阿里主張賦能行業,要做產業鏈有絕對話語權的領導者,這與馬雲的風格、阿里的做事方法有關。

而騰訊則樂於融合各行業,以助手的低姿態進場,用開放的態度尊重行業規律,希望切合產業特點幫助企業度過轉型升級的難關。畢竟面對的很多都是政府、涉及民生的重要行業的大國企,穩中求進的方式符合騰訊對場景落地的規劃,讓AI創造用戶價值。騰訊在產業轉型初期就加入構建基礎設施,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助力深化升級改造。

馬化騰智博會演講,暗藏2B業務萬億市場的深度佈局

智博會上馬化騰也提及將發揚“數字工匠精神”,面對數字化變革的馬拉松,騰訊會幫助更多的人跨過數字鴻溝,把數字產品和服務做好“向下兼容”,帶動弱勢群體、老少邊窮分享數字紅利。

產品基因使然,騰訊在新市場更吃香。

業內素有“騰訊的產品,阿里的運營,百度的技術”的標籤,可見以產品起家的騰訊被刻上了善於洞察人性的產品基因,過去它被充分挖掘於消費級2C市場,發揮了巨大的商業價值,如今它被賦予社會價值的更高期望,該適時反哺傳統產業了。產品基因的優勢使其瞭解如何靈活變通,在面對不同產業時拒絕“一套方法解萬難”,而是將累積的產品經驗融入到政務、醫療、工業製造等領域,讓互聯網+真正惠及實體經濟。

三、拋開短期漲跌,騰訊埋頭深耕2G/2B才是未來

最近騰訊在輿論上壓力頗大,新遊戲未商業化,股價下跌。若僅因短期收入表現就唱衰,真的是too young too simple!資本市場還是低估了騰訊的增量業務潛力。

其他業務發展勢頭迅猛,萬億級跑道正佈局。

大眾總是喜歡盯著短板看,而選擇性忽略掉騰訊在其他業務收入的迅猛增長。據騰訊Q2財報顯示,支付及雲服務收入首次超過了社交網絡,排在收入佔比的第二位,僅次於網絡遊戲。其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1%,環比增長10%。六月末,騰訊支付業務的月活賬戶已逾8億,日均成交同比上升逾40%。

馬化騰智博會演講,暗藏2B業務萬億市場的深度佈局

以支付為核心的“智慧生活解決方案”至今已覆蓋數百萬門店、30多個行業,微信支付早已成為大眾生活剛需。而騰訊雲也持續加大智慧零售等關鍵領域的滲透力度,以去中心化策略將零售商作為主導,用數據、技術助力合作伙伴連接所有場景。以目前與騰訊合作的超級物種為例,其堅持自我孵化,持續進行內部創業迭代,以全球供應鏈為抓手將門店模式推廣至核心城市,推進戰略縱深,完成“智慧生態”。

隨著2C市場紅利不再,互聯網下半場將轉移至2B、2G萬億級跑道,早已佈局從純2C向2B、2G的轉型的騰訊穩紮穩打,與亟需互聯網巨頭技術賦能的傳統企業完美銜接。藉助騰訊生態內微信、小程序、雲服務、支付等工具優勢,加速推動2B、2G業務的落地。

騰訊生態與2B、2G增量業務共生共榮。

“去中心化”的騰訊,將七大工具開放給B端、G端市場,幫助建立數字化運營,讓企業自建數據資產,打破數據孤島,提升業務的連接、支付等效率。

馬化騰智博會演講,暗藏2B業務萬億市場的深度佈局

對於騰訊來說,一旦幫助B端和G端客戶完成轉型,商業變現只是時間問題。以“數字廣東”為例,騰訊聯手三大運營商,藉助生態中微信、小程序、支付等工具,將服務數十億用戶的技術積累與運營經驗應用於實際場景,讓政務的數字化轉型事半功倍。隨著合作方式深入,又將所得信息沉澱雲端,形成一套完整閉環,其各項工具反向繁榮自身支付等業務,使生態中的C端、B端、G端共生共榮,建立良性發展的正循環。

定義未來市場法則,紅利竟在手中。

雖然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還處於早期階段,但“連接者”的身份讓騰訊搶佔先機。擅長連接人與人的騰訊,將逐漸蛻變為連接人與產業,甚至是產業互通。

當業務模式得到持續的合作與驗證,規模化市場隨即誕生。這次智博會上騰訊就宣佈,繼“數字廣東”後,又與重慶市聯合打造了“數字重慶——大數據交互管理系統”。將政務數據、行業數據彙集打通,協助城市管理者優化管理,科學決策。

這恰好體現了政務市場對騰訊模式的認可——真正做到了共建數字生態。當多個行業和多個案例都得到驗證時,騰訊的2B、2G業務將出現標杆效應,吸引越來越多的第三方與之合作,形成自生長的良性系統。業務線的擴大將推升其營收邁上新臺階,成為2C業務之外另一大增長引擎。屆時獨佔鰲頭的騰訊,作為行業規則定義者其價值也將得到資本市場認可,市值也將節節攀升。

馬化騰智博會演講,暗藏2B業務萬億市場的深度佈局

四、結語

不要輕易定義我,不要試圖桎梏我,你總質疑我沒有夢想,懷疑我陷入兩難。

我早已不是原來那個我,初心不變,名字不變,願景不變。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或許,騰訊在用新佈局向世人宣告著自己的雄心壯志。未來,助力產業升級和提升社會化服務價值才是騰訊的真正夢想。

撰文 | 錢皓,燕珊珊亦有貢獻

排版 | 千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