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款式紅木家具有收藏價值?

qzuser1931076346055


歡迎關注家居觀止。在家居領域,我待過工廠、幹過銷售、做過設計、有過終端專賣店,多年學習研究傳統傢俱。一枚極具溫情的職業家居人,分享最接地氣的家居指南。

題者的問題所涉及的內容很宏達,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我們都知道判斷一件紅木傢俱是否具有收藏價值,它的立足點都在形、材、藝及其在歷史演變過程中的文化附加值。


紅木傢俱的概念演變看似複雜,其實我們從歷史和當代的分界來看則相對簡單了很多,就是歷史傳承下來的明清硬木傢俱和當代新制的紅木傢俱。


對於經典的紅木傢俱,我們判斷它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很多都是沿用王世襄等前輩總結出來的知識體系。如明式傢俱的五美:材質美、結構美、造型美、工藝美、裝飾美。

別看今天總結紅木傢俱文化的學者、專家成千上萬之多,但是他們的研究宗旨始終繞不開前下留下的藝術成果,這是紅木傢俱文化的共性。

比如我們以談到某個名人曾經收藏過的傢俱,我們判斷它的標準始終是明式還是清式、廳堂還是臥房、單件還是成堂、存世量的多少、蘇作、廣作、京作等等。

把這些弄明白了,我們又要看它曾經被誰使用或者收藏過,它們背後的故事是什麼……

其實對古董傢俱的收藏價值,很多人都會從一些藝術品或者相關的專業術語上去套用,大抵都不會錯。但是一旦真正讓你去鑑定去收藏,很多人馬上都會抓瞎。

比如說到明式圈椅,它是怎麼發展演變的?它有幾種經典款式?一圈是三段做還是五段做?椅腿是一木連做還是分木做?其靠板常用的雕飾紋樣、亮腳等是怎樣的?

這些知識都是需要系統的文化積累的,所以要收藏一件紅木傢俱,就必須從它的材質、工藝、傳承以及地域文化等基礎知識學起,不是三五兩天或者網上的隻言片語都能弄懂的。

在把王世襄、胡德生、田家青、楊耀以及馬未都等人的經典著作看了一個梗概後,在走訪全國一些經典的紅木傢俱博物館,我想紅木傢俱的經典款式在你腦中就會有一些形象的感知。當然如果,你能得到一些行業的老師傅的指點,那你的成長就會事半功倍。

對於紅木傢俱的經典款式,從形制、種類、年代、雕花、工藝等分工很細,我強烈推薦一本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傢俱研究》,書中對紅木傢俱的一些經典款式做了詳盡的點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來好好看看。


我是家居觀止。如果你有更好更全更有趣的見解,歡迎留言討論並請指正。

家居觀止


白麵蒸饃,窩頭捅眼,紅木傢俱明清款兒。

先講一個例子,現在銷量最好的紅木傢俱就是“紅木沙發”,講究15件套,20件套。這些都沒有收藏價值,就如同用白麵做窩頭,多捅了一個眼,沒有任何意義,反而還掉了價。

其實窩頭捅眼是為了解決不發酵的玉米麵上鍋蒸時不容易熟,所以要中間捅眼,加大加熱面積。而饅頭是發麵容易熟,不用捅眼。

紅木傢俱以木材堅韌而著稱,很細的傢俱部件能承受極大的力,細弱的造型能支撐足夠的壓力,所以紅木傢俱比普通木頭顯得挺拔。光潔度高也是紅木傢俱的又一個特點,古語稱之為“幹磨硬亮”。

所以明清的貴族階層,尤其是皇宮講究用紅木製作傢俱。現在由於我國的紅木標準把傳統的紅木範圍大大擴充了,所以紅木製品氾濫,許多不符合傳統制式的傢俱只要是使用紅木材料就認為好,其實根本沒有收藏價值。

說到收藏概念一言難盡,最簡潔的方法是“讀譜”。凡是“靠譜”的東西才是值得收藏的前提。所以建議您買一本最著名的圖譜,就是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傢俱珍賞》。您就可以按圖索驥了。

總之,紅木傢俱明清款兒,白麵蒸饃不捅眼兒。


於鴻雁老於


何謂“收藏”?

“收”的是物品,“藏”的是心態。收藏,依靠的是知識,積累的是經驗,體驗的是文化,欣賞的是美感,增長的是才智,純化的是境界,收穫的是快樂,實現的是自身品位與層次的提高!


緬甸花梨,血檀這類木頭的材質屬於普通家用產品,不要對這些材料抱很多的希望有一天成為奢侈品木頭,對於這些傢俱而言只是屬於高端的傢俱產品。但是不會成為類似海南黃花梨,印度小葉紫檀,交趾黃檀之類的奢侈材料。僅此而已。因為會成為奢侈材料一定是有深厚的歷史意義,文化底蘊。或者歷代帝王喜歡的材質。普通的木頭,或者有大量的材料,或者是巨大口徑的材料都只是你自己想像中那麼完美。。實際情況:都是普通的木頭。。。

我發現好幾個人買幾個緬甸花梨,血檀傢俱就幻想當成奢侈的紅木傢俱一樣。搞的跟真的一樣。。我不能為了讓你買我的產品,而瞎開口吹無不及的話。我只能實話告訴你:這些是普通家用的產品,高端品質,高端的產品。但,不是收藏品。



就是普通的生活用品。比較高端一點,僅此而已。

想把紅木傢俱作為收藏價值還是: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印度小葉紫檀,交趾黃檀。



其他的就算了。

關羽款式的話,其實只要原材料正宗,工藝品質一流的,什麼款式倒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你喜歡!


仙遊大紅酸枝紅木傢俱


傢俱太貴,貴到收藏不起。但是我推薦收藏一些紅木小件,價值連城!

古有草船借劍千古流傳之佳話,

今有工匠與天工合造之美作,

再現那一夜煙霧縈繞,漫天烽火,諸葛借劍之景象。

但卻有所不同,此船並非茅草所搭建而成,

而採用海黃之木,雕竹之形,海黃自身之紋路,

像極了水波,火把之光映在船上搭建成樣。

壺上硝煙山水落如煙,憶千年難眠,

如今天上人間分兩邊,智慧繾綣流年,

欲生世尋覓諸葛之智,將壺擺桌案之上,

紋路不言過往人看厭,海黃之壺器物意滿。

將腦中想象,穿幾世之前,留一段思緒,感一生諸葛之智。

諸葛自幼聰穎,人情事理輕易得到。

千古佳話,不止其一。

說其人之君子,忠烈之臣不足為過,

說其宰相撐船,大致撐得是人情事理,大致撐得是萬事分辨。

這船,既是諸葛借劍的草船,也是自己心中那一葉扁舟,

這船,融的是千年之葉,融的也自是風雲流轉,百態人生,

融的還是一段歷史,融的亦是精熟時事,洞卓先機的大智大謀。

這竹,造的是諸葛亮彎而不折,折而不斷,柔中有剛的忠義氣節,

這竹,道的是諸葛亮凌雲有意,生而有節,淡泊正直的人生追求。

這靈氣是壺之上的筆筆勾勒,

這畫意是壺之上的像極了水墨似的暈染之作,

這境遇是壺之內所憶的那段歷史,

這意義是壺之外所悟的那些大智,大愚。

這一壺天宮巧作,酌幾斟杯盞,道幾載氣節,蕩幾世迴響。


物有腔調


紅木傢俱哪種寬好,很難用一段話表述,我在用品舊文中曾論及紅木傢俱的藝術性,包括造型(款式)、裝飾,可供參考。 藝術品的核心是其獨特的藝術性。傢俱的設計創意、造型式樣、製作工藝、紋飾豐富性等視覺審美要素決定著傢俱的藝術價值。簡要從式樣和雕飾裝飾兩方面概述之: (1) 從可把握角度闡述傢俱式樣上的好與壞,可以說那些造型、構件比例和尺度上符合規範的匠作法則和標準的作品,就是具有藝術價值的佳作。規範的匠作法則和標準,實際在作坊、工廠裡,是優秀大樣圖上各個構件上的一系列數據。 對於傢俱成品,長期浸淫其中的巧匠和有經驗的古傢俱行家會看出其上哪裡高了、寬了,多了什麼,知道哪裡矮了、窄了,少了什麼。這種“眼功”又並非依靠數據。他們有“訓練過的眼睛”,正像日常生活中,說一個人腦袋大不會用尺子去量,靠的是日久天長的觀察和經驗。 而這種能力對一般藏家和欣賞者,也是不斷積累的結果。正如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 知音》所云:“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練習千隻佳曲後才能欣賞美妙音樂,觀察過千柄利劍才知道如何識別寶劍。勤於動腦學習、善於領悟、而又大量過眼各種古代傢俱的人,也會成就上述的“眼功”,區別出家具的藝術水平的優劣高低。 古典傢俱審美是自成一體的,就是在其他領域卓有成就的文化人、藝術家在此也有一個艱苦的學習過程。泛泛而談藝術是相通的沒錯,只是在實踐過程中,任何人都要丁是丁、卯是卯地接觸和學習到一定程度時,才會找到相通之處。 古典傢俱的藝術是一門獨特的藝術,研討者、撰寫者泛泛套用其他學科的藝術理論概念和話語,尤其是傳統書論、畫論、詩論中空泛的套話,貌似深奧玄虛,實則無濟於事,而且往往會帶來更多的混亂。最優秀的傢俱是在規範的匠作法則和標準之外又不同凡響的製作,即隨心所欲不逾矩者,它們就更具有藝術性。如黃花梨三段式背板圈椅(略)。 (2) 什麼是出色的傢俱雕飾?繼續從可把握角度看,線條越精細且變化多而不亂者,筆觸密度越大且和諧者,雕刻形象越準確傳神者,工手越乾淨利落、雕刻越嫻熟有力道者,它們的審美含量就越大。一句話,工藝技巧難度越大者,藝術品質和價值也就越高。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清早中期黃花梨月洞式門罩架子床(略)。


張輝明清傢俱研究學者


只要具備收藏價值的紅木傢俱都可以收藏!

紅木傢俱主要是實用哦!


大紅酸枝木 皇宮椅三件套 成品1月31號完工.




大果紫檀 手工雕刻 玫瑰大床



大果紫檀 四門衣櫃

畫案


晶博紅木


如果是收藏老傢俱那就另當別論了,各個時代和款式的傢俱都有它的歷史價值和收藏價值,在拍賣會能拍出高價的首推明清傢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