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拒幫領導訂盒飯,你怎麼看?

梁辛


我覺得這個事情裡面雙方都有問題。我見過太多領導命令不到動員工的情況,這種情況往往是部門特別不和諧,領導沒有威望、員工沒有紀律性,兩敗俱傷。

1、先說90後的問題。

90後怎麼了,渴望靠自己的能力去打破不合情理的規則,那就更得需要打磨了,你必須先明白一點:你不是老闆,你是員工,你現在只是規則的適應者,而不是參與者和制定者。那你人在屋簷下,就得低著頭啊,這是顯而易見的,當你碰過幾次釘子你就明白了:職場有一項潛規則是不會寫在崗位職責裡的,你也無據可循,那就是領導交辦的臨時任務!

2、再說說部門領導。

我不知道這個90後員工以前有沒有做過同樣的事情,這次只是第一次做就拒絕,還是做過太多次,這次實在忍不了了而拒絕?但不管怎麼樣,領導的能力是受到質疑的,你連這麼點問題都搞不定,怎麼可能搞定大項目呢?身為管理人員,連員工的特別和訴求都不清楚,當什麼管理者!

不論如何,一次這樣的對話,領導一定會記住這員工,這員工以後的日子也不一定好過,還不一定能繼續工作下去,何必呢?

建議90後的同學們該內斂的時候還是內斂,定個盒飯怎麼啦?以前的文化裡,徒弟每天都得給師父把茶泡好,誰讓人家要教會你很多技能呢?“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啊。

建議這個領導,可以分散人員來做這個事情嘛,比如每人定一天,沒必要讓一個新來的員工一直做這事,這樣他也找不到歸屬感,如果實在忙,畢竟人家是工作以外的事情,就好好跟人家說唄,教東西的時候也主動點,大家雙贏多好。


職場潘多拉


年輕人被毒雞湯灌得腦子都傻了

什麼叫你若端著,我就無感?經濟上不自由,怎麼追求職場平等?

如果這位實習生的銀行卡上有2000萬餘額,能保證他財務自由,那他有100%資格Say NO。

如果這位實習生面臨畢業季,非常希望在這家公司裡面留下來,那就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多做點刷臉刷好評的事,不是挺好?



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招員工的時候,最受不了的就是那種特別軸,一板一眼跟你講道理的小年輕。為什麼?因為我的團隊維持下去的前提是能掙到錢,能幹完活。

對我來說,誰不可替代?

用我曾負責的一個3000萬的項目舉例,項目團隊在40人上下浮動,每天的人力成本超過6萬。

他的離開會導致我的損失在100萬以上,影響工期在15天以上的:

  • 十年經驗的業務專家。他熟悉客戶的一切業務,跟客戶溝通的時候能夠迅速找到問題和解決方案,點名讓他來負責給高層領導的彙報,準備彙報材料。在客戶眼裡,他比我資深和重要。

  • 十五年經驗的開發經理。20多名開發顧問的任務安排、日常檢查、方案討論、進度控制,沒有這位大哥壓陣,我連睡覺都不踏實

  • 二十年經驗的領導。他的經驗和洞察力,能夠及時給我指出有可能發生問題的地方,讓我及時規避開工作中的陷阱和麻煩;他還能幫我去拜訪客戶的高層領導,聊得非常融洽。

這幫大佬如果走了,項目上群龍無首,影響15天工期已經算是僥倖了。15*6萬=90萬


他的離開會導致我的損失在25萬以上,影響工期在2個月以上的:

  • 三到五年經驗的資深顧問。他們是團隊的中堅力量,每個人都具有獨立負責一項事務的能力,比如SAP PS模塊的方案設計,又或者移動辦公功能的實現。

  • 他們負責的3-4人小團隊至少會耽誤半個月以上,15*0.6=9萬;為了找到替代他們的人,我至少要花1個月時間,22*0.3=6.6萬;新領導進來還要培訓和磨合一段時間,10*0.8=8萬;走了一個資深員工,損失25萬。

  • 某個領導、某個客戶推薦來的人。如果他們走了,等於少了工作中的潤滑劑,以前一句話能辦完的事,就需要花一個禮拜正式上會討論才行。而時間就是成本。

如果他們走了,我很難在1個月內找到同樣適合的人,並且迅速融入團隊進入工作狀態。


誰的離開對我毫無影響?

  • 初出茅廬的實習生(幫得上忙就留下,幫不上忙就走)

  • 剛入職的新人(有潛力負責重要業務,沒潛力負責基礎業務)

  • 負責重複性事務的員工(負責基礎數據梳理和錄入的員工,培訓一週即可上崗)

  • 容易替代的僱員

就像提問中提到的這個實習生一樣,既然年輕人認為自己的工作範圍中不包含拿快餐,也不願意為同事們服務,也不願意去融入這個群體;我也沒必要把他放在團隊裡製造矛盾不是?既然也沒有彼此需要,大家各走各路不是最好?

如果這個實習生是某個領導的關係戶,到這個部門只是長長見識,那說明這個部門主任就是個傻~~嗶~~。

工作的本質是價值交換

如同婚姻的本質是種共同承擔風險的契約關係,工作的本質是交換關係。在公司付薪資的8個小時裡,你的時間就是公司的;至於被分配做分內的事,還是安排做工作範圍之外的事,這個事兒真沒必要說的太細。

只要你有個人價值,那你就有資本對打水打飯的跑腿雜活說不;就算你偶爾幫人帶飯,也是你自己願意;

如果你是職場新人,可替代性不強,沒有足夠的個人價值,那就應該認清形勢,不要盲目的得罪領導,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


我拿婚姻打個比方你就明白了:

  • 如果你長得特別漂亮,家裡有兩套房,自己還是本科畢業,一線城市戶口;那你屁股後面肯定有一堆追求者,你想要啥要啥,想發脾氣就發脾氣,都毫無壓力;因為你有「作」的資本

  • 如果你長相屬於路人,身高不高,普通工人或者農村家庭,中專以下學歷,父母在老家毫無經濟基礎,沒有出色的天賦,收入也不算高;那你能找到對象就不錯了,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因為你沒有「作」的資本

最近一批應屆生玻璃心的特別多:

  • 小米在招聘會上說不要日語專業,他們吵著說被傷害;

  • 蘇寧在招聘會上說非一本生源不要投管培生,他們吵著說被傷害;

  • 領導說你幫同事去拿一下盒飯,他們吵著說被傷害;

為了這個維權之後,能讓你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麼?

——做夢。


任易


題主要注意一個細節,主任是讓實習生幫忙給大家訂盒飯,而不是給領導自己



給大家訂盒飯,通常是為了加班。如果這位實習生不訂,那全體員工就得分別訂,或者由其他同事來為大家訂。這是部門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為領導服務。這個工作本身就應該由部門裡機會成本最小的人做,才會利益最大化——這個人如果不是實習生,而是老員工,那麼才叫有問題。



退一步說,即使幫領導訂盒飯,也要注意一個細節,是幫領導在辦公室訂盒飯,而不是幫他在家裡訂飯。領導在辦公室吃盒飯,而不能去餐廳或回家吃,大多也是因為有突發性的工作需要處理,顧不上吃飯。

這時幫他/她訂盒飯,實際也是部門工作的一部分。



這些年,前前後後帶了四屆實習生了。無一例外都是90後。我感觸比較深。90後確實更聰明,更獨立,但是並沒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樣,或者這個題目是描述的那樣,“你若端著,我就無感”。他們還是比較乖,願意做小事,做瑣事的。 而在我們帶教老師的角度,當然也要注意,不能只讓他們幹小事幹瑣事,要讓他們直接參與業務,做有挑戰的事,和有趣的事,這樣才能培養歸屬感,產生成就感

。業務難題和事務性工作的比例,應當根據實習生自己的特點來調整。



像題目中這樣的實習生,要麼我就放棄他,讓他自己去無感吧。要麼就要多敲打,讓他了解工作無貴賤,都在做貢獻;更重要的是,讓他明白自己就是工蜂工蟻,應該在分工中明確角色和定位;再和他比較一下他的每小時實習工資,和其他老師的每小時工資,誰來訂盒飯對部門而言成本收益最優



當然,真正聰明的小孩不用這樣點醒,就應該會明白道理。如果這樣點也不懂的,我們也不會考慮留下來作夥伴了。

以上意見作參考。


林海



我是一名80後,說說我曾經的經歷:

讀書時,我也曾在某單位實習,記得有一次中午開會,開會前主管說“領導中午沒吃飯,估計也趕不上了,你去幫他買份飯。”並叮囑我去“711”定份快餐就好。

我屁顛屁顛地跑出去找到樓層的711,發現711竟然是辦公室,問候才知道,主管嘴裡的“711”是seven-eleven。給領導買完飯之後,我屁顛屁顛地給主管拿了去,主管拿到了領導辦公室。

我想整個過程裡,領導肯定不知道飯是我買的,但是這又能怎麼樣。

在以後的日子裡,每次工作中有問題,我去請教主管,主管都會“知無不道”的告訴我,而且我最主要的工作技能都是從這位主管那裡學來的。

現在想來我當時的心態:



1、擺正自己的位置,我就是實習生,除了打雜,我什麼也不會啊!買飯就是打雜的一種,這屬於我的職責範圍。

2、我是學東西的,互惠才能互利。學東西就有學習的心態,而且別人憑什麼教我一個實習生啊?我儘自己努力幹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才好意思向別人請教呢。


如果這位90後是不是背景深厚,家財幾千萬,去實習只是走個過廠,否則我不建議這樣做。

我現在也帶實習生,但是我依舊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如果實習生過來請教,我會知無不言,但是如果我覺得實習生根本就不認真對待實習機會,並且自認為“才能”高過任何人,我也就由其實習了。

在此,我提醒各位家長,如果不能保證孩子一輩子衣食無憂,讓孩子在社會上快速成長的最好方式是教會他“放低自己”。


幸福媽媽的秘密


這樣的事情我也碰到過,不管怎麼樣,其實我們心裡都不喜歡幫領導帶飯。

去年還沒畢業實習進了一家公司,剛上班沒多久,有一天中午我正在吃飯,領導過來讓去樓下買飯,當時外面還下著雨。心裡有一百個不願意,但是我還是馬上下樓去買了。後來直接就說以後吃飯讓幫他帶一份,因為他確實也挺忙的,我也能理解,一般我吃啥就給買啥。不過公司還有一個領導就不會讓帶飯(直屬領導),只會偶爾讓帶一下,會說“謝謝”,儘量不麻煩我們。

我覺得如果不是很麻煩的話可以幫帶飯,雖然心裡不願意,但是出來工作了就不會有那麼隨心的事。也不是說讓做多麼困難的事,也可以磨練一下心志。



陽光燦爛的日子cy




這種情況出現在90後的身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為什麼說是正常的,因為這是深受90後從小到大生長環境的影響。與之前的70、80後相比,90後有著明顯的自身特徵,尤其體現在如下兩點上。


個性強烈


90後基本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6大1小的家庭模式是非常普遍的。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成為了被寵愛的唯一焦點,父母疼愛的程度也就有過之而無不及了。長久下去,孩子勢必形成一種優越感,極端一點就會多以自我為中心去考慮問題,不願意接受與自己意願背道而馳的建議,更不願意委曲求全地去迎合別人

,無論對方是自己的長輩還是上級。


經濟基礎


這一點也好理解。90後一代人成長的家庭環境比上一代還是有著明顯的提高。由於父母本身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在事業發展上也有一定的成績,經濟累積自然達到了一定的水平。這樣就造就了他們的子女在步入社會、踏進職場後不一味地為收入而發愁,相反他們可以把自己的興趣和志向考慮在先來尋求發展。


綜上兩點,可以看出90後不會因為領導的一個指示就立即執行的情況實屬正常。他們更多的會根據自身的需求和意願來考慮這件事是否值得去做,而不僅僅考慮的是上下級的關係問題。


不知小夥伴們是否同意此觀點呢?


蘇珊職場進化論


我挺這位90後,一群老油條在教90後做人,其實是90後在淨化職場風氣啊。

有句老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請聽好了。

一、教90後要大度的。

老油條們不是大度,是習慣了被奴役。90後不願意被當做丫鬟使喚,不是格局太狹窄,而是胸中不懼,所以才挺直腰板。人和人相處的最基本原則是相互尊重,老油條們為了這點工資可以不要尊嚴,可是90後不行。

郭德綱說:“不明任何情況就叫你一定要大度的人,這種人你得離他遠一點,雷劈他都會連累到你。”

二、教90後等價交換的。

很多老油條告誡90後,工作就是你用勞動換錢,沒有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的,給老闆打工就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挑三揀四是太幼稚了。

但是職場中的老闆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我就想問問你們這些所謂的老前輩,你們工作的時候也都是天天白給人幹活的嗎,勞動法是擺設嗎?憑什麼!就問一句憑什麼!

三、端著架子教人生經驗的。

聽好了,等00後出來了,會比90後更讓老傢伙們懷疑人生。如果仍然抱著官僚主義,抱著以前的觀念不放,不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而是擺譜擺老闆架子,早晚要完。以前人是因為生活壓力大,敢怒不敢言,00後才沒人理你。與其抱怨員工不聽話,不如把公司正規化。


傅一聲


純粹是腦子壞掉了。就算是正式入職的員工,在工作的前幾年也經常要做“打雜”或其他老員工不願意做的繁瑣事情,更何況一個實習生。

用腦子想想,訂盒飯,拿快遞,打印材料,整理資料,這些事情是一定要有人做的,如果公司沒有請專門的秘書來處理這些事物,那誰最適合做?用經濟學的角度,那自然也是單位產出最低的人來做這些“低價值”的事情。實習生不做,難道領導親自訂盒飯拿快遞嗎?那這個公司基本完蛋了。

其次,從人情世故的角度來看,你實習生是來學習的,可是公司裡沒有誰有義務來教你。你啥都不懂,想做事就要問老員工,他們都有自己的事情做,時間很寶貴,為什麼要教你?但是如果你幫他點忙,主動拿份快遞,訂個盒飯,這樣人情往來就建立了,雖然不是什麼大忙,但是在別人心裡,你們算是有交情了,這個時候你去請教他一個問題,他沒有特殊情況肯定是願意指點一二的。這是每個正常人都有的心態。

如果你不主動幫助別人,你有疑問的時候,別人憑什麼幫你?一個實習生,還真以為自己能有多大產出嗎?

如果你真的有能耐,做的事情比正式員工都很有價值,那相信我,領導也不會讓你去訂盒飯的。

所以,公司有這種雜事,我建議實習生最好主動去做,積極的去做。除非這個領導只讓你訂外賣,其他有價值的事情,可以學到知識的事情都不讓你接觸,完全沒有學習的效果,那你就直接辭職好了。只有這個情況,“我是來實習的”這句話才有道理。


尼克六六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紅紅火火恍恍惚惚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對不起啊,這種實習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不!!要!!!

我本人也是貨真價實90後一枚,但是就算是這樣,給我一個這樣的實習生讓我帶,我也是拒絕的。

我記得在歡樂頌裡,安迪有對關關說過這樣一段話:

安迪:“一個人群被圈入到兩三個字內,比如富二代、官二代、小三、撈女,取其共性,而忽略個體的差異性,這樣的話你往往提前會預設立場,判斷結果也會缺乏理性,你可以三言兩語的來概括一個人,但是不應該受流性思維的誘導,不要從眾,應該基於自己的思考,做出獨立判斷。”

對於這個問題也是一樣的,如果固執的把90後當成靶子,那麼其實什麼問題都可以來射,如果把90後的標籤換成上述其他標籤,那麼也完全沒有違和感。


其次,對於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這個做法不能說是不對的,但是確實是不明智的。我非常幸運,初入職場的公司和老大都非常nice,但就算這樣,也會有幫同事帶飯的情況發生呀,其實沒有必要把這些小問題上升到政治上的問題。

初入職場的員工常常會有拎不清的情況,覺得自己天之驕子,或者覺得自己還是小公舉。

但,不好意思,這裡是職場,職場的規則就是交換,或者說,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交換。

你是父母的孩子,作為交換,他們會盡最大可能給你一個衣食無憂的未成年期;

你是交了學費的學生,作為交換,學校會傳授給你相關的知識;

你是努力的員工,作為交換,公司會給你發放相應的薪水。

那麼,如果你是一個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做的職場新人,公司為什麼會給你發薪水?難道是看你長的可愛嗎?

作為一個實習生,公司看重的往往是你的廉價勞動力而非你的技能點,如果有技能點更好,如果沒有技能點,那你在公司能做的事情可不就剩下跑腿打雜?


想要打破規則是好事,“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打破了規則,“特區”打破了規則,第一條黑色裙子打破了規則。

但——你有沒有能力打破規則?

如果沒有,為什麼不腳踏實地的去做呢?

有時候,幻想和理想之間,只差一個行動。


空體




各有各自的觀點,90後他覺得他是公司一員,是為公司工作的,幹我份內的工作,我不是某領導的助理或保母,他覺得分工明確,而領導覺得剛來的實習生幫訂盒飯或跑個腿有什麼的,這也是應該做的事,這就形成了對立面,

90後在工作中別把個人情感帶入工作中,這樣會覺得你有點小自私,太有自我意識了,即然是實習生或工作,對工作經驗閱歷淺,那麼就好好把工作能力提高,讓自己多些增加實力和閱歷,對以後職業生涯奠定基礎,在你覺得這份實習或工作對自己的重要性同時,我先把自我的意識收斂一下,大丈夫能屈能伸,因為我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儘快的讓自己有工作業務能力,討盒飯這樣的事算不了什麼,如果你受不了訂飯這樣的事,發表不了見意,也可以重新找實習單位或工作。



當然經過一二年的時間過渡,你的努力你也有工作實力了,肯定也受到老闆或領導的賞識,也許你看事物的角度就不一樣了,我可以主動幫同事或領導訂盒飯,這也是胸懷吧!因為你有工作實力,不在乎訂盒飯上這件事了!

人一但融入了工作環境,個人的意識很難形成,因為這是一個團隊分工在工作,最主要的是自己有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